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輔導孩子是家長要掌握的基本功

作為父母, 我們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但是光有希望是不夠的, 我們還需要付之於行動, 這樣才能更好的實現自己的願望。 當孩子入學以後, 可能孩子還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所以學習效果並不理想, 這個時候父母一味的責備對孩子的成長教育是沒有用的。 母嬰專家指出, 學會輔導孩子是家長需要掌握的一門基本功。

Advertisiment

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如果孩子總是面對嚴厲的、呵斥他的父母, 他也不會感受到你那發自內心的愛, 他對你所說的和所要求的都會感到厭倦。 大部分人, 不僅僅是孩子, 面對呵斥自己的人總會有一種天生的反感。 他的反感情緒也許會因為害怕而有所克制, 但這種情緒卻不利於他接受任何知識。 當孩子被訓斥之後, 緊張沮喪, 頭腦可能一片空白, 反而更加不靈光了。

相反, 如果孩子能處於一種友好、親昵、鼓勵的氣氛中去學習,

Advertisiment
他不但會對父母有很強的信任感, 學習的效果也會好得多。

另外, 監工輔導方式, 也是很多家長需要注意的。 輔導不是給孩子施壓, 不是一直盯著、監督他, 而是適時地來幫助孩子, 和孩子一起來體驗做題的樂趣, 並用輕鬆愉快的心情影響孩子, 有了好心情, 孩子做作業, 會更好。

講解題目不是“講”而是探討

很多家長給孩子講題, 真的是在“講”, 能讓孩子聽得瞌睡了。 這是因為缺乏孩子的參與互動, 不是啟發式的輔導, 只是那麼講下來, 孩子自然聽得乏味。 我輔導上初中的小趙分析一道題目的時候, 會把題目分成很多步驟, 每一步驟先引導他去想怎麼做, 他不會做的時候, 我就引導提醒一下, 最好由他自己想到這一步驟如何解決。

Advertisiment
遇到理解不清晰的知識點, 我們再回頭看書、探討, 力爭把它搞清楚、透徹。 最終解題步驟, 如果孩子自己不能做出來, 也要引導到只剩一層窗戶紙, 而且一定要由孩子親自捅破, 這樣他會有成就感, 增加興趣和信心。 其實每一道步驟, 最好都是由孩子親自捅破這層窗戶紙。

傳說中的循循善誘,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這樣的互動, 孩子會覺得有趣味;這樣的方式, 會讓孩子有成就感。 興趣, 通過每一道題的講解, 會逐漸激發出來。

錯了也要鼓勵

輔導孩子, 最忌諱的是面對孩子做錯了的題目火冒三丈, 怒其不爭。 輔導題目的時候, 善於發現孩子好的方面經常鼓勵他, 而不是發現孩子的問題時刻批評、打擊他。 兩種不同的方式對孩子的信心和興趣的影響大不相同啊。

Advertisiment
當孩子做得好的時候, 毫不客氣地表揚、鼓勵更是需要的。 信心, 有的時候通過父母善於發現孩子的進步、優點, 並真誠鼓勵來逐步增強的。

知道了學會輔導孩子是家長需要掌握的一門基本功, 如果您發現自己的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和信心, 基礎不好, 那麼作為父母一定要在一段時間之內下功夫輔導孩子是很有必要的。 即使孩子基礎不錯, 初步形成了習慣, 興趣和信心還好, 如果父母善於輔導, 那麼適時地幫助也可以錦上添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