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輔食添加:寶寶輔食你添加的對嗎?

寶寶開始吃輔食了, 這是他的一大進步, 也是父母的關注熱點。 圍繞寶寶的食物, 我們的做法、想法是否都是正確的?

1.煲湯可提供嬰兒最好的營養

錯!湯和肉相比營養價值大不相同, 用湯替代肉的做法是不對的。 煮湯時, 魚、雞、肉都是整個的或切成塊的浸泡在水中, 隨著水溫升高, 食物中的蛋白質成凝固狀態留在肉裡而非溶于水中。 據檢測湯中蛋白質含量僅為肉中的3~7%;脂肪僅為37%;無機鹽僅為25%。 僅喝湯不吃肉豈不是極大的浪費?再說孩子胃容量小, 喝湯喝入大量水分佔據了大部分胃容量必然影響其他食物的攝入量,

Advertisiment
長此餵養必然影響孩子生長。 所以在換乳初期我們建議第一個月可以使這用肉湯調蛋黃泥;第二個月可以用肉湯蒸蛋羹, 或直接喂肝泥、魚泥、肉泥。

2.用瓶裝泥狀食品當“菜”吃

錯!瓶裝泥狀食品是經科研人員合理配方後制出的嬰幼兒正餐食品。 它既有科學的搭配又有熱量和營養素的量的保證, 因此每日吃多少是有嚴格的計算的。 如果為了省事拿它當菜配以家庭製作的粥或麵條, 就極有可能減少了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等重要營養素的攝入量而造成營養的不均衡。 另一方面, 每瓶打開的瓶裝食品的保鮮期僅為48~72小時, 不可能在更長的期限內食用。 瓶裝食品適用于外出時食用或工作繁忙時給寶寶食用,

Advertisiment
如果有空, 你也可以自己用新鮮食材給寶寶做輔食。

3.菜泥太淡了, 沒有什麼味道, 寶寶不會喜歡吃

錯!1-3歲的寶寶對鹽的需要量很低。 一般菜泥的含鹽量要比我們在家做菜的含鹽量低5倍左右。 我們不能以成人的口味來要求嬰兒食品, 低鹽配方的菜泥雖然在你看來太不好吃了, 但符合寶寶的需要。 對他來說, 這種口味正合適。

4.把幾種蔬菜混合在一起做成菜泥讓寶寶吃營養更全面

錯!最初添加時把幾種蔬菜混合在一起, 菜泥的成分會變得比較複雜, 味道也會變樣, 不利於讓寶寶發現每種食物的特有味道。 比較理想的是, 讓寶寶每次只吃一種食物, 讓他去發現這種食物的口味。 而且, 一次只吃一種口味的食物,

Advertisiment
一旦寶寶出現過敏, 能很容易地找到致敏食物。 如果讓他吃混合菜泥, 找到食物過敏原就要費勁得多。

推薦閱讀:如何正確的給寶寶輔食添加的五項原則 輔食添加 斷乳第一步

5.小寶寶也可以吃生蔬菜和水果

對!寶寶的牙長出來後, 他就喜歡啃一些硬的東西。 吃生蔬菜和水果對身體比較好, 因為它們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都高於煮熟後的食物。 6個月後的寶寶就可以吃水果泥和蔬菜泥, 或者用勺子刮水果給他吃。 等寶寶再大一點, 可以將水果和蔬菜切成條, 讓他拿著咬。 嚼這些東西會發出清脆的聲音, 寶寶剛開始可能會對這種聲音感到吃驚, 但他很快就會喜歡上這種咀嚼的感覺。

越早讓寶寶熟悉水果、蔬菜的質地,

Advertisiment
以後他吃這些東西的困難就越小。 但一定要好好清洗、削皮, 一方面能清除寄生蟲卵, 另一方面也能清除一部分殘存的農藥。

6.蒸的食物比微波爐加工的食物營養好

對!用蒸的方法加工食物, 食物是慢慢地變熟, 這樣能保存食物大部分的營養價值。 而用微波爐做菜雖然食物很快就熟了, 但這種“快速”加工會損壞食物中的營養價值。 同樣的, 用水煮熟的食物也會損失50%左右的可溶性維生素, 主要是維生素C和維生素B。 比較理想的做法是將食物放在厚底鍋裡, 密封好, 用小火(能保持食物的水分)慢慢將食物燜熟。 這種方法能比較多地保持食物的口味和品質。

7.成人食品罐頭也可以給嬰兒食用

錯!因為這種罐頭的含鹽量比較高,

Advertisiment
所以孩子3歲以前, 不要給他吃這種罐頭, 應該購買專門為嬰兒設計製作的罐裝食品。 尤其是不要給孩子吃現成的熟食或半熟食, 因為我們不能保證所有這些成品、半成品的加工者都會選用品質好的原料。 一些不負責任的加工者為節省成本, 會購買不太新鮮的肉類, 然後多放鹽和糖等調料來掩蓋這些不好的味道。

8.嬰兒用舌頭頂出食物表示他不愛吃

錯!當孩子第一次嘗到一種新的口味時, 一種自我保護的意識提醒他“小心”, 這會不會有危險?人類生存的本能讓他拒絕新的口味。 而當他看到媽媽面帶微笑地吃給他看, 多次反復地讓他品嘗之後, 這種恐懼會漸漸減弱、消失, 最終會愛上這一新的食物。

一般重複5-15次就可以達到添加新食物的目的。 所以媽媽要耐心餵養,不要一看到孩子用舌頭將食物頂出口外,就斷定孩子不愛吃這種食物,這樣做的結果是你剝奪了自己孩子愛吃這種食物的權利。在實驗中,第一次吃桃泥時用舌頭頂出來的孩子,經過5次左右的反復嘗試後都能很好地接受桃泥就是極好的例證,希望對媽媽有所啟示。

反復嘗試並不是在孩子不吃或用舌頭頂出來後仍一口接一口地喂,這是強迫餵食,會讓孩子產生反感。正確的做法是這次不吃就及時撤掉,過一兩天再試著喂,直至孩子能接受為止。

推薦閱讀:輔食添加不及時 寶寶發育慢 精細動作和輔食添加大課堂

所以媽媽要耐心餵養,不要一看到孩子用舌頭將食物頂出口外,就斷定孩子不愛吃這種食物,這樣做的結果是你剝奪了自己孩子愛吃這種食物的權利。在實驗中,第一次吃桃泥時用舌頭頂出來的孩子,經過5次左右的反復嘗試後都能很好地接受桃泥就是極好的例證,希望對媽媽有所啟示。

反復嘗試並不是在孩子不吃或用舌頭頂出來後仍一口接一口地喂,這是強迫餵食,會讓孩子產生反感。正確的做法是這次不吃就及時撤掉,過一兩天再試著喂,直至孩子能接受為止。

推薦閱讀:輔食添加不及時 寶寶發育慢 精細動作和輔食添加大課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