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到了一定的年齡段時, 家長們就要開始有意識的去訓練孩子排便, 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 父母可以給孩子買個他們喜歡的便盆, 引起他們的興趣, 然後才好開始下一步, 看看這個訓練過程都有哪些?
第一步、準備好合適的便盆
在訓練前, 要準備好一個孩子使用的便盆, 以孩子的喜好來選擇, 適於他們使用, 在使用時要告訴孩子這個物品是用來做什麼的, 不要讓孩子把它當成了玩具來玩, 推著到處走, 把它固定在一個位置上, 方便孩子排便時找尋。
特別提醒:不要給孩子使用成人的馬桶, 孩子的身高和體型都不太適合成人使用的馬桶,
Advertisiment
第二步、建立良性的條件反射
每天鼓勵孩子主動說出“拉臭臭”“拉尿尿”等詞語, 並且強調寶寶可以坐在他自己的小馬桶上進行排便, 孩子都比較喜歡自己擁有東西, 所以可以特別強調一下, 這個便盆是他一個人的專屬用品, 同時也讓他都坐坐他的小馬桶, 增加熟悉度。 慢慢的形成條件反射。
特別提醒:不要在孩子的面前說便便髒啊臭啊這些詞, 這樣會讓寶寶覺得在你面前排便是很丟人的事。
第三步、瞭解孩子排便的生理信號
一般來說, 孩子在排便前都會一些特殊的行為,
Advertisiment
特別提醒:如果孩子能及時、主動發出了排便信號給父母, 並排出大便後, 父母一定要及時的表揚孩子, 可以親親他們說“你真棒”, 或者可以給他一塊巧克力吃, 這樣孩子就會知道, 坐便盆會從媽媽那裡得到表揚, 並得到獎賞。 這樣就會慢慢形成排便前給大人信號, 或直接告訴大人他要排便。
第四步、訓練孩子定時排便
排便可以定時間的, 一般早飯後,
Advertisiment
特別提醒:如果孩子實在不想大便, 不要強迫他長時間坐在便盆上不起來。
第五步、給孩子做個示範
在你自己上廁所時, 告訴孩子你要排便了, 讓他看看你是如何做的(這種觀察限於同性之間)。 孩子是模仿的能手, 大人良好的習慣一定會給孩子以積極的影響。
特別提醒:孩子好動, 坐便盆時也不安分, 有時甚至會把便盆弄翻。 當發生“事故”時, 你不要生氣, 更不能打罵。 相反, 要溫和地對待孩子, 告誡他下次當心。
Advertisiment
孩子的排便是通過後天的訓練達到成效的, 不要因為訓練後, 孩子不能及時的坐在馬桶上排便而打罵孩子, 父母要給孩子足夠的耐心, 並及時引導他們去便盆上去排便, 並且父母也可以仔細觀察孩子一天可以排多少次便, 這樣快到時間的時候也可以提醒孩子去便盆上進行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