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辣媽分享安全快速順產技巧

很多頭胎的孕媽咪都想知道怎樣能順產, 小編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過來人的順產經歷, 為即將生產的孕媽咪打氣加油, 不要走開哦, 好好看看這些順產經歷。

一、自然分娩之體重:管住嘴邁開腿

想要順利的自然分娩, 准媽咪可不能對自己的體重放任自流。 有的准媽咪在孕期認為大補特補才是最好, 各種吃各種補, 當要生寶寶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不止胖了一圈了, 還把寶寶養成了巨大兒, 想要順產都艱難。

必須瞭解:孕期准媽咪多少體重最佳?

實際上, 理想的懷孕體重在孕早期懷孕3個月以內增加2千克,

Advertisiment
中期懷孕3~6個月和末期懷孕7~9個月各增加5千克, 前後共12千克左右為宜。 如果整個孕期增加20千克以上, 就有可能使寶寶長得過大。 寶寶的體重超過4000克(醫學上稱為巨大兒), 母體的難產率會大大增加。

哪些鍛煉有利於分娩?

散步

對於不太喜歡孕媽咪來說, 散步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散步是可以幫助孕媽咪快速消化的。 同時, 還能夠促進血液迴圈, 增加孕媽咪的耐力。 在孕晚期, 經常散步還可幫助胎兒下降入盆, 骨盆韌帶也會鬆弛, 對分娩是非常有利的。

游泳

游泳也是孕媽咪運動的最好方式之一, 游泳可持續到孕晚期, 孕期進行游泳鍛煉, 不僅能增強心肺功能, 同時, 水裡的浮力還可以減輕關節的負荷, 對於浮腫、靜脈曲張都會起到很好作用和效果,

Advertisiment
而且還不容易受傷。

孕婦體操

孕婦體操是專門為准媽媽設計的有氧運動, 因此, 這樣的體操做起來更具有針對性, 其效果也更好。 適當的做孕婦體操, 還有利於孕媽咪分娩和產後的恢復, 在分娩的時候, 還能夠鎮定自若地應對分娩陣痛, 孕媽咪可嘗試著做一下。

二、自然分娩之技巧:學習順產小技巧

1、接受扎實的產前教育

准媽咪可以選擇講述關於如何生產以及自然分娩時疼痛的控制比如如何呼吸、自我催眠、自我放鬆以及其他的處理技巧的課程。 醫院可能會在晚間或是週末提供相關課程的教育學習, 但是這可能還不夠。 你可以搜尋一些其他的獨立教育機構。 可以同時嘗試幾種不同的課程或是不同的風格,

Advertisiment
以便於發現最適合自己的。

2、有效的呼吸方法

淺呼吸:用口吸氣和呼氣, 吸氣時只吸到肺的上半部;約10次之後需要作一次深呼吸了, 之後你再做10次。 當子宮收縮達到高點時可採用。

腹式深呼吸:兩腿張開, 膝蓋稍微彎曲;兩手拇指張開, 其餘四指併攏, 輕放在下腹部上, 圍成三角形。 兩手拇指約位於肚臍的正下方。 有鎮靜效果, 在宮縮開始和結束時可採用。

拉瑪澤呼吸:坐著或躺著, 眼睛注視一個焦點, 在訓練呼吸的同時輔以手的按摩。 用不同的呼吸方法作用於不同生產階段。 最好從懷孕7個月開始練習。

拉梅茲呼吸法:分為胸部呼吸法、嘻嘻輕淺呼吸法、喘息呼吸法、哈氣運動、用力推五個階段幫助准媽媽在情緒上、理智上、心理上及生理上都有所準備。

Advertisiment

3、做好分娩心理準備

接近分娩, 此時准媽咪可能會心情緊張, 產生許多疑惑和擔憂。 其實准媽咪只要有良好的心理準備, 學會控制調整自己的精神狀態, 大都能平安度過分娩這一關。

首先, 要信任醫院和醫生, 相信現代醫學的進步已經能夠應付可能出現的意外, 保證母子的安全;其次, 事先對分娩的過程有詳細的瞭解, 對出現各種不正常的因素都想好了如何配合助產人員;最後, 讓自己保持不急不躁、泰然處之的心態, 良好的心理狀態能很好地説明准媽咪克服產前的種種不適、產中的疼痛, 並能促進產後的儘快恢復。

三、自然分娩之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1、選擇有經驗的助產師

Advertisiment

有些助產士是負責自然分娩的, 而有的助產士則不是。 因此, 如果照顧你的助產士是負責自然分娩的, 那麼就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2、生產時減少干預

如果孕媽咪沒有一些特殊的健康問題, 建議懷孕期間不要做太多的測試、治療以及干預等。 很明顯, 有些測試對每位孕媽咪來說都是很重要的, 但是很多測試是可以選擇做或是不做的。 不管什麼時候, 當要進行測試或是進行某些操作時, 諮詢醫生為什麼要這樣做, 這樣做是否可以改變或是改善身體狀況或是身體依然可以很健康即使不進行這些測試。

3、選擇對你來說最適宜的環境

環境對分娩的影響非常大, 只有放鬆才能讓分娩順利進行。 一旦決定了要去醫院分娩,就要在懷孕期間走訪幾家醫院,和醫生談談,瞭解一下那裡的環境,選擇一家你喜歡的,自己認為最安全和最細心呵護的醫院來生小寶寶。

4、選擇合適的分娩陪伴

分娩時,如果一位准媽媽有一位元有經驗和她認識的看護陪伴,她會覺得放鬆和安全。因此一些想要陪產的准爸爸可以積極參加分娩培訓班,閱讀一些相關文章,以便在分娩過程中給予支持和幫助。還有很多准媽咪選擇父母和姐妹或分娩導樂陪伴,一般地說,陪伴的人應該對分娩有比較豐富的知識。

第一產程(第一期): 從子宮出現規律性的收縮開始,直到子宮口完全開大為止。子宮開始收縮時,產婦會感到子宮發硬,小腹或腰部有疼痛感並伴有下墜感。產程開始最初每隔10分鐘左右子宮收縮1次,持續的時間很短;逐漸地子宮收縮越來越頻繁,大約每隔2~3分鐘1次,每次持續1分鐘左右,宮縮力量也明顯加強;宮縮越緊、間隔越短、宮口開得越快,產婦腹痛越劇烈。

正常情況下,當每次子宮收縮持續60-90秒,間隔只有30-90秒時,就到了第一階段的後期了,再堅持一下,就要進入第二產程。子宮口隨之逐漸開大,直到擴張到10釐米寬,我們稱“子宮口開全”。這時第一產程結束。 在子宮口完全開大或接近開全時,胎膜會自然破裂,俗稱“破水”,隨之有清亮透明的羊水流出。

第一產程的時間較長,初產婦常需要12~16小時才能完成這一過程。此時,產婦的情緒容易發生波動,往往會因為疼痛、精神緊張,而不能很好地進食和休息,易發生疲勞、脫水,甚至嘔吐、腸管脹氣、排尿困難等。這不但會影響子宮的規律性收縮,也會影響子宮口的開大,使產程延長。而產程的延長,容易造成子宮內胎兒缺氧或受到損害,使本來順利的分娩,變成難產。 

所以產婦在第一產程中應該: 

1.思想放鬆,精神愉快。緊張情緒可以直接影響子宮收縮,而且會使食欲減退,引起疲勞、乏力,影響產程進展。做深慢、均勻的腹式呼吸大有好處,即每次宮縮時深吸氣,同時逐漸鼓高腹部,呼氣時緩緩下降,可以減少痛苦。或者深呼吸,用兩手輕輕揉下腹;腰骶部脹痛較重時可用手或拳頭壓迫脹痛處,直到疼痛減輕為止。這樣做常能緩解不適和疼痛感。上述這些動作也可以由家屬或護理人員協助進行。

2.打消顧慮,要保持安靜,不要吵鬧及過早屏氣用力,以便保存體力。在此階段,宮口未開全,產婦用力是徒勞的,過早用力反而會使宮口腫脹、發緊,不易張開。

3.宮縮間隙抓緊時間休息、放鬆。注意吃好、喝好、睡好、按時排便,並和醫護人員密切配合。在陣痛不劇烈時,和家人說說話,睡得著的話就睡一覺,養精蓄銳才是最重要的。 

4.由於膀胱充盈對胎頭下降及子宮收縮都有不利影響,產婦要隨時排空膀胱,應每2小時排尿1次,以免影響胎頭下降。 

5.此時如胎膜尚未破裂,產婦可以在室內活動、行走;如胎膜已破,應立即臥床待產,以防嬰兒臍帶脫出。 

6. 第一產程時,由於不需要產婦用力,因此產婦可盡可能多吃些東西,以備在第二產程時有力氣分娩。所吃的食物一般以碳水化合物性的食物為主,因為它們在胃中停留時間比蛋白質和脂肪短,不會在宮縮緊張時引起產婦的不適感或噁心、嘔吐;其次,這類食物在體內的供能速度快。食物應為稀軟、易消化、清淡,如蛋糕、掛麵、稀粥、餛飩、荷包蛋、糖粥等。

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以保證充沛的精力和體力。臨產時出汗多,不好好進食、更容易引起脫水的情況的發生,產婦可選擇橙汁、葡萄汁等含糖飲料,一方面解渴,另一方面其中的糖份可直接供應能量。為了孩子及產婦自己的健康,臨產時注意飲食是很必要的。 採取最佳體位:除非是醫生認為有必要,不要採取特定的體位。只要能使你感覺減輕陣痛,就是最佳體位。

 第二產程: 宮口已開全,宮縮痛有所減輕,胎兒隨著強而頻的宮縮逐漸下降,當胎兒的先露部分下降到產婦骨盆底部並壓迫直腸時,產婦會不由自主地隨著宮縮向下使勁,似解大便狀。此後約經1~2小時,胎兒就會順著產道,從完全開大的子宮口娩出,從而結束了第二產程。 進入第二產程時,產婦開始會有排便似的憋脹感。第二產程能否順利進展,要看產婦能否密切配合,因為這時,除強有力的宮縮外,還要有腹部肌肉收縮的壓力,二者必須互相配合,力量才會強大,才能順利地娩出胎兒。

因此,產婦必須學會正確運用腹壓。 腹壓的運用方法是產婦平臥在產床上,兩腿分開,兩手扶緊床邊的扶手,在宮縮剛一開始時,產婦兩手緊握床旁把手,先鼻子深深地吸足一口氣憋住,然後隨著子宮收縮的節奏用嘴巴輕輕慢慢吐氣,向下用力屏氣,直到宮縮完了為止。宮縮間歇時不要用力,休息放鬆,喝點水,準備下次用力。這樣反復的子宮收縮和腹肌壓力相配合,能加速胎兒的娩出,並能縮短第二產程。 宮縮間歇時此時要注意,當陣痛襲來的時候,把意念放在努力增加腹壓上,向排便一樣用力向下使勁。產婦不必太擔心,更不要亂蹬大叫,以免消耗體力,應順其自然,注意兩腳伸直,不要去碰自己身上消毒過的部位。 當胎頭即將娩出時,為了避免胎兒娩出太快,使產道準備不足而發生撕裂,醫生會囑產婦不要再用力,即宮縮來臨時不要再向下用力,而改為緩慢張口哈氣,產婦要密切配合接生人員,不要再用力下屏,免得一味用勁,避免造成會陰嚴重裂傷。必要時醫生會採用會陰側切手術,以縮短產程,幫助胎兒順利娩出,避免會陰不整齊的撕裂及引起更大的痛苦。 

在產床上,產婦一定要牢記古人對分娩的提示:“睡、忍痛、慢臨盆”。就是說,在宮縮間隔時要好好休息,暗示自己忍耐疼痛,也不要過於著急,一步一步來,千萬不要抱著早結束分娩早沒事的態度,而不聽勸告白白浪費體力;而等要求產婦用力時,由於此前體力消耗太大,身體沒有足夠的力量將胎兒娩出,結果胎兒在產道中呆得時間過長,會發生窒息等不良情況,嚴重的會引起“腦癱”;也不要用力過度、生得太快,而導致產道的損傷。 

第二產程中,多數產婦不願進食,此時可適當喝點果汁或菜湯,以補充因出汗而喪失的水分。由於第二產程需要產婦不斷用力,產婦應進食高能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糖粥、巧克力。如果實在因宮縮太緊,很不舒服不能進食時,也可通過輸入葡萄糖、維生素來補充能量。

 第三產程: 從胎兒娩出到胎盤娩出的一段時間。第三產程一般不超過30分鐘。 產婦可以休息一下,由接生人員處理新生兒。在5~15分鐘後,產婦又會感到宮縮,這是胎盤即將娩出的信號,沒有劇烈的疼痛,只需要輕輕用力,就可順利地在助產士和醫生的幫助下娩出胎盤。醫生會邊觀察邊施行會陰修補術。 

分娩結束後2小時內,產婦應臥床休息,進食半流質飲食補充消耗的能量。一般產後不會馬上排便,如果產婦感覺肛門墜脹,有排大便之感,要及時告訴醫生,醫生要排除軟產道血腫的可能。如有頭暈、眼花或胸悶等症狀,也要及時告訴醫生,以及早發現異常並給予處理。 生產要消耗大量的體力,所以產後不久產婦應該立即睡眠,不要因興奮不眠或被家人的談話打擾,經過6~8個小時的睡眠之後,乳☆禁☆房會脹痛,乳汁開始分泌,此時就可以給寶寶哺乳了。

孕媽咪瞭解這三個產程變化,可以更加有利於順利分娩。應該注意的是,真的臨產是有規律的宮縮開始,不是一有宮縮就算臨產。臨產時因為陣痛,孕媽咪無法保持冷靜,更不想吃東西,甚至連水也不想喝。事實上這些“拒絕”是對分娩不利的。生產是十分消耗體力的,產婦必須有足夠的體力,才能更快更安全的分娩。臨產前不進食、飲水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因此生產時大量的汗水帶走你體內的水分,造成胎兒缺氧等不利因素。

一旦決定了要去醫院分娩,就要在懷孕期間走訪幾家醫院,和醫生談談,瞭解一下那裡的環境,選擇一家你喜歡的,自己認為最安全和最細心呵護的醫院來生小寶寶。

4、選擇合適的分娩陪伴

分娩時,如果一位准媽媽有一位元有經驗和她認識的看護陪伴,她會覺得放鬆和安全。因此一些想要陪產的准爸爸可以積極參加分娩培訓班,閱讀一些相關文章,以便在分娩過程中給予支持和幫助。還有很多准媽咪選擇父母和姐妹或分娩導樂陪伴,一般地說,陪伴的人應該對分娩有比較豐富的知識。

第一產程(第一期): 從子宮出現規律性的收縮開始,直到子宮口完全開大為止。子宮開始收縮時,產婦會感到子宮發硬,小腹或腰部有疼痛感並伴有下墜感。產程開始最初每隔10分鐘左右子宮收縮1次,持續的時間很短;逐漸地子宮收縮越來越頻繁,大約每隔2~3分鐘1次,每次持續1分鐘左右,宮縮力量也明顯加強;宮縮越緊、間隔越短、宮口開得越快,產婦腹痛越劇烈。

正常情況下,當每次子宮收縮持續60-90秒,間隔只有30-90秒時,就到了第一階段的後期了,再堅持一下,就要進入第二產程。子宮口隨之逐漸開大,直到擴張到10釐米寬,我們稱“子宮口開全”。這時第一產程結束。 在子宮口完全開大或接近開全時,胎膜會自然破裂,俗稱“破水”,隨之有清亮透明的羊水流出。

第一產程的時間較長,初產婦常需要12~16小時才能完成這一過程。此時,產婦的情緒容易發生波動,往往會因為疼痛、精神緊張,而不能很好地進食和休息,易發生疲勞、脫水,甚至嘔吐、腸管脹氣、排尿困難等。這不但會影響子宮的規律性收縮,也會影響子宮口的開大,使產程延長。而產程的延長,容易造成子宮內胎兒缺氧或受到損害,使本來順利的分娩,變成難產。 

所以產婦在第一產程中應該: 

1.思想放鬆,精神愉快。緊張情緒可以直接影響子宮收縮,而且會使食欲減退,引起疲勞、乏力,影響產程進展。做深慢、均勻的腹式呼吸大有好處,即每次宮縮時深吸氣,同時逐漸鼓高腹部,呼氣時緩緩下降,可以減少痛苦。或者深呼吸,用兩手輕輕揉下腹;腰骶部脹痛較重時可用手或拳頭壓迫脹痛處,直到疼痛減輕為止。這樣做常能緩解不適和疼痛感。上述這些動作也可以由家屬或護理人員協助進行。

2.打消顧慮,要保持安靜,不要吵鬧及過早屏氣用力,以便保存體力。在此階段,宮口未開全,產婦用力是徒勞的,過早用力反而會使宮口腫脹、發緊,不易張開。

3.宮縮間隙抓緊時間休息、放鬆。注意吃好、喝好、睡好、按時排便,並和醫護人員密切配合。在陣痛不劇烈時,和家人說說話,睡得著的話就睡一覺,養精蓄銳才是最重要的。 

4.由於膀胱充盈對胎頭下降及子宮收縮都有不利影響,產婦要隨時排空膀胱,應每2小時排尿1次,以免影響胎頭下降。 

5.此時如胎膜尚未破裂,產婦可以在室內活動、行走;如胎膜已破,應立即臥床待產,以防嬰兒臍帶脫出。 

6. 第一產程時,由於不需要產婦用力,因此產婦可盡可能多吃些東西,以備在第二產程時有力氣分娩。所吃的食物一般以碳水化合物性的食物為主,因為它們在胃中停留時間比蛋白質和脂肪短,不會在宮縮緊張時引起產婦的不適感或噁心、嘔吐;其次,這類食物在體內的供能速度快。食物應為稀軟、易消化、清淡,如蛋糕、掛麵、稀粥、餛飩、荷包蛋、糖粥等。

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以保證充沛的精力和體力。臨產時出汗多,不好好進食、更容易引起脫水的情況的發生,產婦可選擇橙汁、葡萄汁等含糖飲料,一方面解渴,另一方面其中的糖份可直接供應能量。為了孩子及產婦自己的健康,臨產時注意飲食是很必要的。 採取最佳體位:除非是醫生認為有必要,不要採取特定的體位。只要能使你感覺減輕陣痛,就是最佳體位。

 第二產程: 宮口已開全,宮縮痛有所減輕,胎兒隨著強而頻的宮縮逐漸下降,當胎兒的先露部分下降到產婦骨盆底部並壓迫直腸時,產婦會不由自主地隨著宮縮向下使勁,似解大便狀。此後約經1~2小時,胎兒就會順著產道,從完全開大的子宮口娩出,從而結束了第二產程。 進入第二產程時,產婦開始會有排便似的憋脹感。第二產程能否順利進展,要看產婦能否密切配合,因為這時,除強有力的宮縮外,還要有腹部肌肉收縮的壓力,二者必須互相配合,力量才會強大,才能順利地娩出胎兒。

因此,產婦必須學會正確運用腹壓。 腹壓的運用方法是產婦平臥在產床上,兩腿分開,兩手扶緊床邊的扶手,在宮縮剛一開始時,產婦兩手緊握床旁把手,先鼻子深深地吸足一口氣憋住,然後隨著子宮收縮的節奏用嘴巴輕輕慢慢吐氣,向下用力屏氣,直到宮縮完了為止。宮縮間歇時不要用力,休息放鬆,喝點水,準備下次用力。這樣反復的子宮收縮和腹肌壓力相配合,能加速胎兒的娩出,並能縮短第二產程。 宮縮間歇時此時要注意,當陣痛襲來的時候,把意念放在努力增加腹壓上,向排便一樣用力向下使勁。產婦不必太擔心,更不要亂蹬大叫,以免消耗體力,應順其自然,注意兩腳伸直,不要去碰自己身上消毒過的部位。 當胎頭即將娩出時,為了避免胎兒娩出太快,使產道準備不足而發生撕裂,醫生會囑產婦不要再用力,即宮縮來臨時不要再向下用力,而改為緩慢張口哈氣,產婦要密切配合接生人員,不要再用力下屏,免得一味用勁,避免造成會陰嚴重裂傷。必要時醫生會採用會陰側切手術,以縮短產程,幫助胎兒順利娩出,避免會陰不整齊的撕裂及引起更大的痛苦。 

在產床上,產婦一定要牢記古人對分娩的提示:“睡、忍痛、慢臨盆”。就是說,在宮縮間隔時要好好休息,暗示自己忍耐疼痛,也不要過於著急,一步一步來,千萬不要抱著早結束分娩早沒事的態度,而不聽勸告白白浪費體力;而等要求產婦用力時,由於此前體力消耗太大,身體沒有足夠的力量將胎兒娩出,結果胎兒在產道中呆得時間過長,會發生窒息等不良情況,嚴重的會引起“腦癱”;也不要用力過度、生得太快,而導致產道的損傷。 

第二產程中,多數產婦不願進食,此時可適當喝點果汁或菜湯,以補充因出汗而喪失的水分。由於第二產程需要產婦不斷用力,產婦應進食高能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糖粥、巧克力。如果實在因宮縮太緊,很不舒服不能進食時,也可通過輸入葡萄糖、維生素來補充能量。

 第三產程: 從胎兒娩出到胎盤娩出的一段時間。第三產程一般不超過30分鐘。 產婦可以休息一下,由接生人員處理新生兒。在5~15分鐘後,產婦又會感到宮縮,這是胎盤即將娩出的信號,沒有劇烈的疼痛,只需要輕輕用力,就可順利地在助產士和醫生的幫助下娩出胎盤。醫生會邊觀察邊施行會陰修補術。 

分娩結束後2小時內,產婦應臥床休息,進食半流質飲食補充消耗的能量。一般產後不會馬上排便,如果產婦感覺肛門墜脹,有排大便之感,要及時告訴醫生,醫生要排除軟產道血腫的可能。如有頭暈、眼花或胸悶等症狀,也要及時告訴醫生,以及早發現異常並給予處理。 生產要消耗大量的體力,所以產後不久產婦應該立即睡眠,不要因興奮不眠或被家人的談話打擾,經過6~8個小時的睡眠之後,乳☆禁☆房會脹痛,乳汁開始分泌,此時就可以給寶寶哺乳了。

孕媽咪瞭解這三個產程變化,可以更加有利於順利分娩。應該注意的是,真的臨產是有規律的宮縮開始,不是一有宮縮就算臨產。臨產時因為陣痛,孕媽咪無法保持冷靜,更不想吃東西,甚至連水也不想喝。事實上這些“拒絕”是對分娩不利的。生產是十分消耗體力的,產婦必須有足夠的體力,才能更快更安全的分娩。臨產前不進食、飲水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因此生產時大量的汗水帶走你體內的水分,造成胎兒缺氧等不利因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