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辨清鵝口瘡病程及其併發症

病程發展

感染鵝口瘡一開始會在口腔內形成不規則的白色膜狀分佈, 這是由於白色念珠菌的大量繁殖所造成的口腔黏膜受損, 形成一塊一塊的區域, 孩子會因此而覺得疼痛。 如果將白色黏膜刮除並不會對整個病程有所幫助, 反而會造成輕微的出血或發炎狀況, 使情形更加惡化。

通常經過治療, 白色塊狀的病灶就會慢慢縮小, 大約在1~2天內病況就會改善許多。

是鵝口瘡還是火氣大?

如何區辨鵝口瘡以及一般因火氣大所造成的口腔潰瘍?潘俊伸醫師解釋, 火氣大造成的口腔黏膜潰瘍、或是皰疹性齒齦炎、腸病毒所引起的潰瘍,

Advertisiment
通常剛開始都是以紅疹的形態出現, 接著會起白色的圓形點狀膿皰;而鵝口瘡則是一開始便出現不規則形狀的、大範圍的白色薄膜。

除非當鵝口瘡的病況較為嚴重、不舒服的感覺較為強烈時, 有些已長牙的孩子可能會用牙齒去咬病灶, 才會另外形成類似火氣大所引起的圓形點狀潰瘍。

鵝口瘡的治療與照顧

感染鵝口瘡會自行痊癒嗎?可能產生哪些併發症?用什麼方式治療?爸爸媽媽又該如何照顧感染鵝口瘡的寶寶呢?

需治療才會痊癒

許多爸爸媽媽可能會誤會, 以為鵝口瘡如同尋常的口腔黏膜潰瘍一般, 久了就會自行痊癒。 潘俊伸醫師澄清, 對於好發的嬰幼兒族群來說,

Advertisiment
鵝口瘡通常必需經過治療才會好轉, 並不像抵抗力正常的大孩子或成人一般, 或許一段時間後可能有所改善, 如果拖延治療的時間, 甚至可能引起更嚴重的併發症!

可能的併發症

1.腹瀉+肛門周圍感染

最常見的, 如果鵝口瘡持續太久沒有治療, 可能經由食道進入腸道, 引起腹瀉, 甚至從肛門排出的糞便也帶有白色念珠菌, 引起肛門周圍皮膚的念珠菌感染, 出現一些點狀、周圍發紅的白色小膿皰。

2.合併尿布疹感染

如果因腸道感染念珠菌而長期腹瀉, 有可能使皮膚受損, 導致尿布疹的發生, 而尿布疹若沒有好好處理, 則會因為接觸到帶有白色念珠菌的糞便而在尿布疹的位置又併發念珠菌感染, 使兩側臀大肌的部位長出白色膿皰。

Advertisiment

3.念珠菌蔓延至肺部

潘俊伸醫師提醒, 鵝口瘡嚴重時, 白色念珠菌也有可能往下蔓延至肺部, 引起氣管發炎甚至肺炎, 加深治療上的困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