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謊言不辭而別
“今天不去幼稚園, 快點穿好衣服, 媽媽帶你去看魚!”、“你去跟小朋友玩, 媽媽上廁所, 媽媽不走。 ”很多家長都是用這種方式把孩子騙到幼稚園, 為了不直接面對孩子的眼淚和糾纏, 就不辭而別, 當孩子發現家長不見的時候, 會哭得更凶, 而且會讓孩子失去了對親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悲悲切切難捨難分
“再見”說了一遍又一遍, 總不忍心離去, 再抱一抱, 再親一親, 家長總是想多陪伴一會兒, 希望孩子能多一些安慰, 但這樣的做法反而會加重孩子的分離焦慮,
Advertisiment
過度擔憂加倍補償
家長總擔心孩子在幼稚園受苦受罪了, 接回去以後, 百般寵愛、處處遷就, 有的給孩子買很多玩具和食品。 這種做法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嬌氣、任性, 有的孩子還會把上幼稚園當作條件進行要脅, 大人必須答應孩子所提的要求才去幼稚園。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有的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好, 對孩子比較溺愛, 孩子一哭就不去幼稚園了, 反反復複, 送送停停。 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很難融入集體, 不堅持入園的孩子會錯過很多課, 對遊戲規則和學習都不熟悉, 往往會成為尷尬的“局外人”。
消極暗示威脅恐嚇
Advertisiment
“聽老師話, 要不我就不來接你了。 ”威脅加嚇唬是很多成人“對付”小孩兒的絕招, 但這樣的孩子一般膽子會比較小, 特別是到了不熟悉的環境當中, 認為處處都存在著不安全的因素。
疑神疑鬼中途放棄
擔心孩子在幼稚園尿濕褲子、吃不飽飯、生病沒人照顧, 因此果斷退園, 這也是某些家長的做法。 他們的擔心有時候確實是客觀事實, 新生入園階段, 老師很難做到對每個幼兒都面面俱到。 作為家長應該學會換位思考, 並儘量調整心態, 不要輕易打退堂鼓。
二、送孩子輕鬆入園的六種做法
未雨綢繆———提前做好充分準備
家長要給孩子多帶幾套衣褲和襪子, 以備尿濕褲子時更換, 書包裡準備一個袋子, 用來裝換下的髒衣服。 女孩子的頭髮要便於打理,
Advertisiment
積極暗示———用正能量影響你的孩子
“我們的孩子長大了, 終於可以去幼稚園了!”、“老師說今天我們家孩子表現可棒了, 不用老師喂, 自己吃了一大碗飯呢!”除了語言暗示以外, 情緒、表情、行為的暗示更為重要, 家長的態度孩子都能讀懂, 並且深受影響。
情感援助———給孩子帶上安慰物
一個毛絨玩具在成人眼裡不算什麼, 但是在離開親人的陌生環境中, 這個玩具承載的是孩子情感的依託。 現在很多幼稚園也會在入園須知上建議剛入園的孩子帶上自己喜歡的玩具。
信任園方———既來之, 則安之
有的家長會躲在幼稚園的某個角落當偵察員, 看老師有沒有“修理”孩子, 這樣會讓孩子心神不寧,
Advertisiment
避重就輕———不要跟孩子講大道理
對於3歲的孩子, 只講大道理是沒用的, 要運用一些適合孩子心理特點的方法, 比如把起床穿衣服當成一種遊戲, 跟小孩子不能較真, 要懂得迂回和轉彎。
持之以恆———不要讓眼淚動搖了決心
孩子入園的第一個月是最關鍵的, 這個月如果能順利堅持下來, 基本上就大功告成了, 這個關鍵時期, 家長可以採取“晚來早走”的方式入園, 減少在幼稚園的時間, 讓孩子感覺一天不是那麼漫長、難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