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期的孩子也很可愛

孩子處於逆反期的時候, 就變的不再聽爸爸媽媽的話了。 其實準確的來說, 孩子不是處於逆反期, 而是處於獨立的時期, 這個時候爸爸媽媽的安排往往不順應孩子自己的想法, 所以才會反抗。 對於這類的寶寶, 媽媽們只要用對方法就能巧妙應對孩子的逆反心理。

很長時間以來, “聽話”都被當成好孩子的必要條件, 守規矩、順從的孩子總是得到父母和老師的稱讚, 而頂嘴、執拗的孩子往往被批評和懲罰。 其實, 魯迅先生早在幾十年前就批評過這種過於強調“順從”的評價標準——“一切事無不馴良, 卻決不是美德,

Advertisiment
也許簡直倒是沒出息。 ”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順從的孩子雖然成長過程會比較順利, 爸媽們關心的是小孩逆反怎麼辦?但容易流於平庸, 而那些能跟父母頂頂嘴(特別是在逆反期)的孩子有自己的可愛之處, 這些可愛往往也是走向卓越和成功需要具備的品質。

1.更有主見, 不盲從。 不聽話的孩子往往能意識到“父母的話不一定都是對的”, 小孩逆反期, 爸媽們不要認為是很嚴重的。 知道事情有一種以上的選擇, 這說明他們具備一定的思考能力和洞察力。 這種孩子長大了也不會成為牆頭草, 而往往能成為意見領袖。

2.更獨立, 不依賴。 不聽話的孩子往往有“自己是不同于父母的獨立個體”的意識。 他們不喜歡被包辦,

Advertisiment
而喜歡自己動手, 行動力、獨立處理問題能力因而不斷增強。

3.更抗壓, 不做“玻璃娃娃”。 對孩子來說, 父母老師的權威性不言而喻, 能夠在師長面前敢於表達自我的孩子往往更有勇氣、更抗壓、更能經受挑戰。

4.更有創造力, 不做複製品。 多聽話便少用腦, 相反, 不聽話的孩子往往更喜歡動腦子, 因此更具備創新能力。

5.更會表達, 不做悶罐子。 小孩逆反怎麼辦, 應該是爸媽們最想瞭解的事。 有些爸媽抱怨孩子頂起嘴來“歪理一套一套的”, 其實這些“歪理”正是孩子在努力表達自己的思想、闡明自己的理由。 用語言與外界世界多次溝通、回饋後, 他們往往能語出驚人。

當然, 面對很多原則性問題時, 還是要教孩子聽話的, 特別是在逆反期的時候。

Advertisiment
例如在基本的行為準則上, 如不拿別人的東西、禮貌待人等。 或是在偶發緊急情況下, 沒有時間詳細說明, 爸媽必須要求孩子絕對的信任和服從。 看完以上的方法, 小孩逆反怎麼辦應該不再是難題。 另外, 放手孩子的“不聽話”也應該是逐步的, 比如從孩子0歲到20歲, 每年減少5%的“聽話”, 到了20歲真正獨立成人。 在這個過程中, 對孩子過分不聽話的行為, 可以採取“引導+嘗試”, 一方面耐心闡明道理, 另一方面鼓勵孩子去驗證自己的錯誤看法, 通過挫折自己糾正方向。

這個時期的寶寶只想著自己獨立, 卻考慮不到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確, 因此這個時期的孩子往往也會分不清黑白。 只需要父母加強引導, 孩子的獨立性就能體現出來,

Advertisiment
如果沒有經過正確的引導, 孩子就有可能誤入歧途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