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有時候也會隨著環境表現出自己的情緒, 那麼, 這麼小的寶寶到底能想些什麼呢?
據瞭解, 嬰兒的小腦袋裡有1億個神經細胞, 又叫神經元。 每一個神經元可有一條神經纖維, 通過這些纖維, 信號在不同的神經元之間傳輸。 例如, 當一個2個月的嬰兒學會用眼睛追著一個玩具時, 說明寶寶大腦皮層的某個區域已經和視覺聯繫起來了。 環境中的每一個資訊, 寶寶的每一個經驗都在強化著某個特定的神經聯繫。 在出生的頭兩個月, 這種神經聯繫從50萬億劇増到1000萬億。
和其他動物比起來, 人類腦神經元的數目是巨大的。
Advertisiment
嬰兒在出生之前就學習聲音和感覺, 因此人類學習是從聲音和感覺開始的。 出生時, 聽覺比視覺要發達。 明尼蘇達大學兒童支展研究所兒童心理學、神經科學和兒科學教授尼爾森博士對出生24小時以內的新生兒進行了觀察研究, 發現當新生兒聽到媽媽的聲音時, 他們的腦活動和聽到陌生人的聲音是不同的。
Advertisiment
可以看到嬰兒會調整他們的吮吸動作去適應媽媽的乳☆禁☆房、奶瓶或是橡皮乳☆禁☆頭。 這是嬰兒大腦工作的證據。 3周的寶寶有時會在吃奶時停一下, 看看媽媽的眼睛。 新生兒的視覺還比較低, 因此色彩反差強烈(例如黑與白)的東西對他們更有吸引力。 到2~4個月, 他們視覺皮層的神經元聯繫迅速發展, 寶寶就看得更清楚了。 加上寶寶深度知覺的發展, 他們就可注意到圖片或玩具的細節。 2~3個月的寶寶會看著在房間裡夾回走動的人, 6個月的寶寶, 視覺發展已相當好了, 接近成人的水準。
寶寶這時可認出誰是照料他的人, 而這是對因果關係的最初步的理解:每當我餓了,
Advertisiment
當一把小勺或是一個玩具遞到寶寶手中時, 4~5個月的寶寶會用眼晴追著它看。 專家解釋, 這會鞏固寶寶對客體存在的理解, 即便客體在運動, 它還是存在。 簡單的藏貓貓遊戲也可以強化關於客體的概念:看不見媽媽時, 媽媽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