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的寶貝今年3歲了, 送到幼稚園不過才2個月多的時間, 幼稚園老師就很焦急地請珍妮帶孩子去看醫生, 理由竟然是“小傢伙非常不合群”。 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一個寶貝, 難道有點個性就是“有問題”嗎?懷著疑問等待出來的檢查結果, 更加令珍妮大吃一驚, 自家寶貝居然是“自閉症”寶寶!
關於自閉症的8個疑問與真相
疑問1:自閉症究竟是什麼“意思”啊?
真相:自閉症就是一類疾病的名字, 奧斯卡獲獎影片《雨人》中的“哥哥”就患有自閉症。
自閉症是疾病的名稱, 屬於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亞型, 以男性多見,
Advertisiment
疑問2:家裡祖祖輩輩都沒有這樣的病人, 寶寶為什麼會得這種病呢?
真相:自閉症的確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 但的確與遺傳因素有一定的關係。
醫學研究顯示, 某些染色體異常可能會導致自閉症的發生, 而且每年均有新的關於自閉症候選基因的報導。 繁多的候選基因提示了自閉症是一種多基因遺傳病, 即自閉症可能是在一定的遺傳傾向性下, 由環境致病因數誘發的疾病。
疑問3:如果覺得寶寶有問題, 該去醫院看哪科呢?
Advertisiment
真相:自閉症寶寶應當到兒童專科醫院的心理科或成人醫院所設的兒童心理科就診。
自閉症在最初普遍被認為是由於父母養育方式不當造成了自閉症的發生, 後來逐漸被看作為是一種軀體性的、與父母撫育方式無任何關聯的發育障礙, 如今則傾向於一定遺傳因素作用下, 受多種環境因數刺激導致的彌漫性中樞神經系統發育障礙性疾病, 更適合到心理科就診。
疑問4:不喜歡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就是自閉症麼?
真相:自閉症不能隨意下結論, 需要經過綜合病史、軀體和神經系統檢查、精神檢查、輔助檢查後予以診斷。
每一個寶寶, 從出生起, 就有自己獨特的氣質, 有的大膽活潑, 有的羞澀靦腆, 不能一概論之。
Advertisiment
疑問5:倘若真的得了自閉症, 寶寶還有救麼?
真相:對自閉症寶寶而言, 上策是早發現、早治療, 治療年齡越早, 改善程度越明顯。
的確, 20世紀80年代以前, 自閉症普遍被認為屬於不治之症, 但在1987年有學者報導採用應用行為分析療法成功“治癒”9例孤獨症兒童以後, 世界各國相繼建立和發展起來的許多孤獨症教育訓練療法或課程方興未艾, 多數療法或課程的確存在一定的療效。
疑問6:有人說治療自閉症有特效藥, 是真的嗎?
真相:非常遺憾, 目前尚未發現可以治癒自閉症的特效藥。
Advertisiment
現在的藥物治療尚無法改變自閉症的病程, 也缺乏治療自閉症核心症狀的特異性藥物, 不過有些藥物可以改善寶寶的一些情緒和行為症狀, 如情緒不穩、注意缺陷和多動、衝動行為、攻擊行為、自傷和自殺行為、抽動和強迫症狀以及精神病性症狀等, 這亦有利於維護患者自身或他人安全、順利實施教育訓練及心理治療。
疑問7:自閉症寶寶的未來會怎樣?
真相:作為慢性病程的廣泛性發育障礙, 自閉症的預後取決於是否能夠堅持綜合治療。
如果是確診的自閉症寶寶, 大約有2/3的寶寶在成年後較難獨立生活, 需要被終生照顧和養護。 而影響自閉症預後的主要因素包括:智商、5歲時有無交流性語言、教育訓練情況等,
Advertisiment
疑問8:有沒有預防寶寶罹患自閉症的方法?
真相:加強孕前檢查, 在懷孕過程中做好全程防護和隨訪, 這樣對預防自閉症會有所幫助。
做好預防工作的確是降低自閉症出生風險的重要措施。 在女性懷孕早期, 即胚胎神經管形成和發育期, 應避免濫用藥, 特別是抗癲癇類藥物;避免病毒性☆禁☆感染;避開冷熱溫差變化較大的環境;避免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創傷等, 這樣將有助於寶寶遠離自閉症。
那些讓寶寶遭遇自閉症困擾的相關因素
最“隱蔽”因素——遺傳因素
對孿生寶寶的調查顯示, 自閉症在單卵雙生子中的共患病率高達61%到90%, 而異卵雙生子則未見明顯的共患病情況。
對於普通的兄弟姊妹來說,共患自閉症的患病率則為4.5%左右,這些現象提示自閉症的確存在遺傳傾向性。
實驗室研究顯示,某些染色體與自閉症發病相關,染色體異常也可能會出現自閉症的表現,而且每年均有新的關於孤獨症候選基因的報導。
較常見的表現出自閉症症狀的染色體病有4種,即脆性X染色體綜合征、結節性硬化症、15q雙倍體和苯丙酮尿症。
最“遺憾”因素——圍產期損傷
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就有研究發現,孕婦一旦患病毒感染後,其子代患自閉症的幾率將會增加。
目前已知的自閉症相關病原體有: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單純皰疹病毒、梅毒螺旋體和弓形蟲等。
據推測,這些病原體產生的抗體,由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與胎兒正在發育的神經系統發生交叉免疫反應,會干擾到寶寶神經系統的正常發育,從而導致自閉症的發生。
妊娠早期,倘若孕婦有丙戊酸鹽類抗癲癇類藥物的用藥史,或者存在酗酒等陋習,可導致子代患自閉症的幾率加大。
最“專業”因素——免疫異常
有學者發現人體內具有免疫功能的細胞,如T淋巴細胞、輔助T細胞和B細胞數量減少,抑制-誘導T細胞缺乏,自然殺傷細胞活性減低等都與自閉症發病相關。
自閉症寶寶腦部組織包括額葉皮質區、扣帶回和小腦在內的三個區域內,神經小膠質細胞和星形膠質細胞的免疫反應比正常人更加活躍,其中反應最為激烈的區域是小腦。
研究表明,自閉症寶寶確實存在免疫系統異常,其腦脊液內的細胞激素水準( 這是免疫反應的標誌) 同樣比正常人要高。
自閉症寶寶與正常寶寶相比,其大腦和小腦都存在著炎症,這種炎症可能是自閉症的起因,也可能是自閉症導致的症狀。
最“可見”因素——神經發育畸形
現代的大腦成像以及影像技術可以輕易地發現自閉症寶寶存在的神經生物學功能異常,CT和MRI技術成功地發現了不少自閉症寶寶的大腦存在異常之處。
2到3 歲自閉症寶寶可能會有多個腦區灰白質局限性異常肥厚,比正常肥大20%, 以額葉肥大最重;2至11 歲寶寶隨年齡增大,其腦部額、顳、頂葉生長較正常寶寶偏慢。
自閉症寶寶有顳葉內側面異常,雙側杏仁核增大,左顳葉語言區體積較正常人為小,提示腦杏仁核發育畸形是自閉症寶寶社會認知損害的基礎。
此外,自閉症寶寶小腦細胞存在部分性受損且有體積萎縮現象,大腦部位血流灌注減低,以左側半球更為多見,可見其功能障礙可能與腦神經結構或生理異常存在直接聯繫。
最“親密”因素——家庭失衡
有實驗研究表明,父母的文化程度、職業,家庭類型和主要撫養人,教育方式,父母與子女間的遊戲方式等都與自閉症有關。
文化程度、職業層次較高的父母,大多能夠早期發現子女發育過程中的異常情況,就診幾率相對較高,並且能堅持為自閉症寶寶提供康復訓練。
單親或重組家庭中的寶寶可能會因為父母婚姻狀況不良而缺乏關愛,或對重組家庭環境的不適應等使寶寶缺乏安全感,從而影響其心理行為的發育。
撫養人年事已高、責任心不強或採取溺愛、粗暴的教養方式,導致其行為問題的高發,同時家長忽視或不予理睬寶寶,也是寶寶自閉症的危險因素。
自閉症寶寶的典型快照
A 社會交往障礙
出境寶寶:涵涵
年齡:34月齡
性別:男
表現:涵涵從小就特別安靜,不喜歡哭鬧,也不會大聲喧囂。被送到幼稚園後從不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喜歡獨處,甚至在別的小朋友表演節目時還是一個人自顧自地坐著。
正常寶寶特點
2月齡寶寶會有意識地關注接近自己的面孔,4月齡的寶寶喜歡聽悅耳的聲音,6月齡寶寶已經能夠辨別媽媽的聲音,1歲以內的寶寶就能尋找媽媽藏匿的東西且樂於互動。
24月齡是一個交界區,之前寶寶屬於感覺運動期,通過與周圍事物的感覺運動接觸來認識世界;之後則是運籌前期,在此階段寶寶開始應用符號,掌握語言,並利用記憶儲存。
自閉寶寶特點
自閉寶寶不能與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際關係,甚至會回避和爸爸媽媽的目光接觸,對家人的聲音缺乏興趣和反應,表情貧乏,沒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勢,或抱起時身體僵硬、不願與人貼近,甚至拒絕爸爸媽媽的擁抱、愛☆禁☆撫。
寶寶分不清親疏關係,對待親人與對待其他人都是同樣的態度。與父母缺乏正常的依戀關係,與同齡寶寶之間也難以建立正常的夥伴關係。
B 言語交流障礙
出境寶寶:嘉嘉
年齡:29月齡
性別:女
表現:常言道貴人話語遲,所以嘉嘉一直不喜歡開口說話,但檢查聽力正常,因此全家人也都沒有特別在意,直到有一天鄰居阿姨一句話令爸爸媽媽嚇了一跳。阿姨說:“哎呦,我家寶寶才1歲半就已經能和我一起講故事了,你們嘉嘉怎麼還不會呀?”
正常寶寶特點
語言的能力包括發音和學語兩部分。滿1月齡以後,寶寶能用哭聲表達自己意思,2月齡的寶寶會發出“a、i、u”的聲音自娛自樂,4月齡後可以笑出聲音。
7月齡寶寶逐漸開始咿呀學語,9月齡寶寶開始有意識地說“mama”、“dada”之類的疊字詞彙,24月齡的寶寶會說3個字組成的簡單句子,知道四個方位,還會使用 “你”和“我”!
自閉寶寶特點
多數自閉症寶寶有語言發育延遲或障礙,常常習慣以哭聲或尖叫表示他們的不舒適、表達他們的需要,這一特點並不會隨著月齡的增長而改變。
通常在兩三歲時,自閉症寶寶仍然不會說話,或者在正常語言發育後出現語言倒退,隨著年齡增長語言逐漸減少,甚至完全喪失,嚴重者乃至終身沉默不語或在極少數情況下使用有限的語言。
C 興趣狹窄 &行為刻板
出境寶寶:糖糖
年齡:24月齡
性別:女
表現:小小班的糖糖長得非常乖巧,像個可愛的娃娃,但是她的一些舉動令學前班老師頭疼不已。她似乎只喜歡自己一個人玩,反復地拍手、轉圈、跺腳,有時候會用舌頭舔牆壁,重複一些刻板動作,如果老師不讓她這樣做,她就會突然失控,拼命反抗。
正常寶寶特點
新生寶寶的小手握拳很緊,到了2月齡逐漸放鬆,3月齡抬頭,4月齡看到好玩的東西會伸手抓取,5月齡喜歡將物品放入口中,6月齡能依靠雙手撐坐,7月齡能自己獨坐,8月齡會左右轉身,9月齡爬行以及會扔、撕東西,10月齡蹣跚學步,11月齡喜歡嘗試著獨自站立,12月齡願意自己亂塗亂畫、翻看圖畫書,2歲上下的寶寶善於模仿、看畫報、聽故事、學兒歌、玩遊戲……
自閉寶寶特點
自閉症寶寶不喜歡同齡寶寶玩的遊戲,對玩具也毫無興趣,但卻會對非玩具性的物品產生興趣,甚至會盯著轉動的電風扇,連續看上持續數十分鐘乃至幾個小時都不會厭倦。
這類寶寶還會固執地要求保持日常活動程式不變,在固定的時間上床睡覺,只蓋以前蓋過的被子,外出必須走相同的路線,一旦這些活動被制止或行為模式被要求改變,寶寶就會表示出明顯的不愉快和焦慮。
自閉症寶寶的全方位呵護
原則1:加強孕前檢查和圍產期保健,做到優生優育優養。
自閉症的預防要從妊娠期開始,凡是能造成大腦損傷的因素,均可能與寶寶自閉症的發病相關,先兆流產、難產、出生時窒息等也都會對寶寶產生不良影響。
妊娠期病毒感染,尤其是孕期前3個月病毒感染(如風疹、單純皰疹、流感、巨細胞病毒等)可能會導致胎兒大腦發育異常,進而造成兒童自閉症。
如無禁忌,最好能保證母乳餵養,按時添加輔食,較大的寶寶應少吃糖,多吃蔬菜、水果、雜糧等“鹼性食物”,保持膳食的“酸堿平衡”,使各種代謝功能協調。
原則2:越早發現,越早治療,效果就會越好。
讓寶寶多參加各種鍛煉,多參與集體活動,一旦寶寶有可疑自閉症的傾向,爸爸媽媽越早發現,越早請教醫生,及時妥善地對其進行干預和治療,治療的效果就會越好。
切勿讓寶寶長期過“封閉式”的生活,倘若自閉症寶寶沒有及時診斷,並系統地接受特殊教育和訓練,他們將極可能成為終身殘障。
如果他們能得到合理的教育和訓練,絕大部分寶寶的狀態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一部分寶寶甚至可能基本具備自主生活、學習和工作的能力。
原則3:自閉症沒有特效藥物治療,應堅持以非藥物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兩者相互促進的綜合化治療培訓方案。
TEACCH是由美國北卡羅來那大學建立的一套主要針對孤獨症兒童的綜合教育方法,其核心意義是增進自閉症兒童對環境、教育和訓練內容的理解和服從。
ABA叫作應用行為分析療法,主張以行為主義原理和運用行為塑造原理,以正性強化為主促進孤獨症兒童各項能力發展,訓練強調高強度、個體化。
“提高患兒對他人心理理解能力”的RDI和“根據患兒的活動和興趣決定人際關係以及社會交往等訓練內容”的地板時光訓練體系則屬於人際關係訓練法。
原則4:治療方案應個體化、結構化和系統化。
應根據自閉症寶寶的病情特點,因人而異地設計治療方案予以綜合治療,並要依據治療反應隨時調整治療方案,治療、訓練的同時要注意寶寶的身體健康、預防其他疾病。
面對自閉症寶寶,應促進家庭成員的參與度,讓爸爸媽媽也成為治療的合作者或參與者,由寶寶本人、兒童保健醫生、寶寶的父母及老師、心理醫生和社會形成綜合治療團隊,共同參與自閉症寶寶的治療過程,要做到堅持治療,持之以恆。
感覺統合訓練療法、聽覺統合訓練、音樂治療、捏脊治療、擠壓療法、擁抱治療、觸摸治療等均在嘗試範疇,抗精神病、抗抑鬱、中樞興奮、改善和促進腦細胞功能等藥物可以改善該症的部分症狀。
原則5:盡力説明寶寶克服語言障礙,以提高他的社會適應能力。
自閉症寶寶不喜歡用言語來表達要求,而是習慣用尖叫和發脾氣來表達情緒,為避免強化這種錯誤的交流方式,請不要在寶寶尖叫或發脾氣時滿足他的要求。
帶寶寶到醫院,由專業訓練師實施呼吸訓練、口型和發音訓練、單詞訓練、說句子訓練、複述和對答能力的訓練、朗讀文章及表達能力訓練、語言理解能力訓練、文字訓練……
與自閉症寶寶談話時,應儘量使用簡單明確的言語,自閉症的教育訓練並不完全是一個醫學問題,家庭的社會經濟狀況、父母心態、環境或社會的支援和資源均對寶寶的預後產生影響。
對於普通的兄弟姊妹來說,共患自閉症的患病率則為4.5%左右,這些現象提示自閉症的確存在遺傳傾向性。
實驗室研究顯示,某些染色體與自閉症發病相關,染色體異常也可能會出現自閉症的表現,而且每年均有新的關於孤獨症候選基因的報導。
較常見的表現出自閉症症狀的染色體病有4種,即脆性X染色體綜合征、結節性硬化症、15q雙倍體和苯丙酮尿症。
最“遺憾”因素——圍產期損傷
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就有研究發現,孕婦一旦患病毒感染後,其子代患自閉症的幾率將會增加。
目前已知的自閉症相關病原體有: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單純皰疹病毒、梅毒螺旋體和弓形蟲等。
據推測,這些病原體產生的抗體,由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與胎兒正在發育的神經系統發生交叉免疫反應,會干擾到寶寶神經系統的正常發育,從而導致自閉症的發生。
妊娠早期,倘若孕婦有丙戊酸鹽類抗癲癇類藥物的用藥史,或者存在酗酒等陋習,可導致子代患自閉症的幾率加大。
最“專業”因素——免疫異常
有學者發現人體內具有免疫功能的細胞,如T淋巴細胞、輔助T細胞和B細胞數量減少,抑制-誘導T細胞缺乏,自然殺傷細胞活性減低等都與自閉症發病相關。
自閉症寶寶腦部組織包括額葉皮質區、扣帶回和小腦在內的三個區域內,神經小膠質細胞和星形膠質細胞的免疫反應比正常人更加活躍,其中反應最為激烈的區域是小腦。
研究表明,自閉症寶寶確實存在免疫系統異常,其腦脊液內的細胞激素水準( 這是免疫反應的標誌) 同樣比正常人要高。
自閉症寶寶與正常寶寶相比,其大腦和小腦都存在著炎症,這種炎症可能是自閉症的起因,也可能是自閉症導致的症狀。
最“可見”因素——神經發育畸形
現代的大腦成像以及影像技術可以輕易地發現自閉症寶寶存在的神經生物學功能異常,CT和MRI技術成功地發現了不少自閉症寶寶的大腦存在異常之處。
2到3 歲自閉症寶寶可能會有多個腦區灰白質局限性異常肥厚,比正常肥大20%, 以額葉肥大最重;2至11 歲寶寶隨年齡增大,其腦部額、顳、頂葉生長較正常寶寶偏慢。
自閉症寶寶有顳葉內側面異常,雙側杏仁核增大,左顳葉語言區體積較正常人為小,提示腦杏仁核發育畸形是自閉症寶寶社會認知損害的基礎。
此外,自閉症寶寶小腦細胞存在部分性受損且有體積萎縮現象,大腦部位血流灌注減低,以左側半球更為多見,可見其功能障礙可能與腦神經結構或生理異常存在直接聯繫。
最“親密”因素——家庭失衡
有實驗研究表明,父母的文化程度、職業,家庭類型和主要撫養人,教育方式,父母與子女間的遊戲方式等都與自閉症有關。
文化程度、職業層次較高的父母,大多能夠早期發現子女發育過程中的異常情況,就診幾率相對較高,並且能堅持為自閉症寶寶提供康復訓練。
單親或重組家庭中的寶寶可能會因為父母婚姻狀況不良而缺乏關愛,或對重組家庭環境的不適應等使寶寶缺乏安全感,從而影響其心理行為的發育。
撫養人年事已高、責任心不強或採取溺愛、粗暴的教養方式,導致其行為問題的高發,同時家長忽視或不予理睬寶寶,也是寶寶自閉症的危險因素。
自閉症寶寶的典型快照
A 社會交往障礙
出境寶寶:涵涵
年齡:34月齡
性別:男
表現:涵涵從小就特別安靜,不喜歡哭鬧,也不會大聲喧囂。被送到幼稚園後從不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喜歡獨處,甚至在別的小朋友表演節目時還是一個人自顧自地坐著。
正常寶寶特點
2月齡寶寶會有意識地關注接近自己的面孔,4月齡的寶寶喜歡聽悅耳的聲音,6月齡寶寶已經能夠辨別媽媽的聲音,1歲以內的寶寶就能尋找媽媽藏匿的東西且樂於互動。
24月齡是一個交界區,之前寶寶屬於感覺運動期,通過與周圍事物的感覺運動接觸來認識世界;之後則是運籌前期,在此階段寶寶開始應用符號,掌握語言,並利用記憶儲存。
自閉寶寶特點
自閉寶寶不能與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際關係,甚至會回避和爸爸媽媽的目光接觸,對家人的聲音缺乏興趣和反應,表情貧乏,沒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勢,或抱起時身體僵硬、不願與人貼近,甚至拒絕爸爸媽媽的擁抱、愛☆禁☆撫。
寶寶分不清親疏關係,對待親人與對待其他人都是同樣的態度。與父母缺乏正常的依戀關係,與同齡寶寶之間也難以建立正常的夥伴關係。
B 言語交流障礙
出境寶寶:嘉嘉
年齡:29月齡
性別:女
表現:常言道貴人話語遲,所以嘉嘉一直不喜歡開口說話,但檢查聽力正常,因此全家人也都沒有特別在意,直到有一天鄰居阿姨一句話令爸爸媽媽嚇了一跳。阿姨說:“哎呦,我家寶寶才1歲半就已經能和我一起講故事了,你們嘉嘉怎麼還不會呀?”
正常寶寶特點
語言的能力包括發音和學語兩部分。滿1月齡以後,寶寶能用哭聲表達自己意思,2月齡的寶寶會發出“a、i、u”的聲音自娛自樂,4月齡後可以笑出聲音。
7月齡寶寶逐漸開始咿呀學語,9月齡寶寶開始有意識地說“mama”、“dada”之類的疊字詞彙,24月齡的寶寶會說3個字組成的簡單句子,知道四個方位,還會使用 “你”和“我”!
自閉寶寶特點
多數自閉症寶寶有語言發育延遲或障礙,常常習慣以哭聲或尖叫表示他們的不舒適、表達他們的需要,這一特點並不會隨著月齡的增長而改變。
通常在兩三歲時,自閉症寶寶仍然不會說話,或者在正常語言發育後出現語言倒退,隨著年齡增長語言逐漸減少,甚至完全喪失,嚴重者乃至終身沉默不語或在極少數情況下使用有限的語言。
C 興趣狹窄 &行為刻板
出境寶寶:糖糖
年齡:24月齡
性別:女
表現:小小班的糖糖長得非常乖巧,像個可愛的娃娃,但是她的一些舉動令學前班老師頭疼不已。她似乎只喜歡自己一個人玩,反復地拍手、轉圈、跺腳,有時候會用舌頭舔牆壁,重複一些刻板動作,如果老師不讓她這樣做,她就會突然失控,拼命反抗。
正常寶寶特點
新生寶寶的小手握拳很緊,到了2月齡逐漸放鬆,3月齡抬頭,4月齡看到好玩的東西會伸手抓取,5月齡喜歡將物品放入口中,6月齡能依靠雙手撐坐,7月齡能自己獨坐,8月齡會左右轉身,9月齡爬行以及會扔、撕東西,10月齡蹣跚學步,11月齡喜歡嘗試著獨自站立,12月齡願意自己亂塗亂畫、翻看圖畫書,2歲上下的寶寶善於模仿、看畫報、聽故事、學兒歌、玩遊戲……
自閉寶寶特點
自閉症寶寶不喜歡同齡寶寶玩的遊戲,對玩具也毫無興趣,但卻會對非玩具性的物品產生興趣,甚至會盯著轉動的電風扇,連續看上持續數十分鐘乃至幾個小時都不會厭倦。
這類寶寶還會固執地要求保持日常活動程式不變,在固定的時間上床睡覺,只蓋以前蓋過的被子,外出必須走相同的路線,一旦這些活動被制止或行為模式被要求改變,寶寶就會表示出明顯的不愉快和焦慮。
自閉症寶寶的全方位呵護
原則1:加強孕前檢查和圍產期保健,做到優生優育優養。
自閉症的預防要從妊娠期開始,凡是能造成大腦損傷的因素,均可能與寶寶自閉症的發病相關,先兆流產、難產、出生時窒息等也都會對寶寶產生不良影響。
妊娠期病毒感染,尤其是孕期前3個月病毒感染(如風疹、單純皰疹、流感、巨細胞病毒等)可能會導致胎兒大腦發育異常,進而造成兒童自閉症。
如無禁忌,最好能保證母乳餵養,按時添加輔食,較大的寶寶應少吃糖,多吃蔬菜、水果、雜糧等“鹼性食物”,保持膳食的“酸堿平衡”,使各種代謝功能協調。
原則2:越早發現,越早治療,效果就會越好。
讓寶寶多參加各種鍛煉,多參與集體活動,一旦寶寶有可疑自閉症的傾向,爸爸媽媽越早發現,越早請教醫生,及時妥善地對其進行干預和治療,治療的效果就會越好。
切勿讓寶寶長期過“封閉式”的生活,倘若自閉症寶寶沒有及時診斷,並系統地接受特殊教育和訓練,他們將極可能成為終身殘障。
如果他們能得到合理的教育和訓練,絕大部分寶寶的狀態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一部分寶寶甚至可能基本具備自主生活、學習和工作的能力。
原則3:自閉症沒有特效藥物治療,應堅持以非藥物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兩者相互促進的綜合化治療培訓方案。
TEACCH是由美國北卡羅來那大學建立的一套主要針對孤獨症兒童的綜合教育方法,其核心意義是增進自閉症兒童對環境、教育和訓練內容的理解和服從。
ABA叫作應用行為分析療法,主張以行為主義原理和運用行為塑造原理,以正性強化為主促進孤獨症兒童各項能力發展,訓練強調高強度、個體化。
“提高患兒對他人心理理解能力”的RDI和“根據患兒的活動和興趣決定人際關係以及社會交往等訓練內容”的地板時光訓練體系則屬於人際關係訓練法。
原則4:治療方案應個體化、結構化和系統化。
應根據自閉症寶寶的病情特點,因人而異地設計治療方案予以綜合治療,並要依據治療反應隨時調整治療方案,治療、訓練的同時要注意寶寶的身體健康、預防其他疾病。
面對自閉症寶寶,應促進家庭成員的參與度,讓爸爸媽媽也成為治療的合作者或參與者,由寶寶本人、兒童保健醫生、寶寶的父母及老師、心理醫生和社會形成綜合治療團隊,共同參與自閉症寶寶的治療過程,要做到堅持治療,持之以恆。
感覺統合訓練療法、聽覺統合訓練、音樂治療、捏脊治療、擠壓療法、擁抱治療、觸摸治療等均在嘗試範疇,抗精神病、抗抑鬱、中樞興奮、改善和促進腦細胞功能等藥物可以改善該症的部分症狀。
原則5:盡力説明寶寶克服語言障礙,以提高他的社會適應能力。
自閉症寶寶不喜歡用言語來表達要求,而是習慣用尖叫和發脾氣來表達情緒,為避免強化這種錯誤的交流方式,請不要在寶寶尖叫或發脾氣時滿足他的要求。
帶寶寶到醫院,由專業訓練師實施呼吸訓練、口型和發音訓練、單詞訓練、說句子訓練、複述和對答能力的訓練、朗讀文章及表達能力訓練、語言理解能力訓練、文字訓練……
與自閉症寶寶談話時,應儘量使用簡單明確的言語,自閉症的教育訓練並不完全是一個醫學問題,家庭的社會經濟狀況、父母心態、環境或社會的支援和資源均對寶寶的預後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