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透視法國的神童現象

揭開神童的面紗

安冬尼11歲了, 他三歲能背詩, 喜歡做複雜的拼圖遊戲。 五歲開始要求學習認字(法國的孩子一般從小學開始識字), 並學習了小學一二年級的語文和數學課程。 七歲時兩天就能看完一部小說, 九歲時晚上躲在被子裡用電筒照亮, 兩個星期看了當時所有的《哈利·波特》, 現在每週都讀兩三本小說。

在家裡,

Advertisiment
他接受知識的能力強, 但一到學校問題接踵而至。 儘管學校允許他跳了級, 但他根本沒有紀律的概念, 上課未經允許隨便起立, 把腳放在課桌上, 法語的書寫一塌糊塗, 總犯同樣的拼寫和語法錯誤, 甚至有時連自己的姓都寫錯……父母完全不知問題出在哪兒, 孩子似乎很聰明, 卻為何又連最基本的東西都掌握不了, 他們甚至開始質疑安東尼是否根本就很笨, 無法理解別人的話。

終於在一個老師的建議下他們帶孩子去諮詢兒童心理學家,

Advertisiment
孩子接受了智力測驗, 結果是智商為150。 一切疑問都有了答案, 而父母卻面臨新的問題:下一步怎麼辦?

安東尼這樣的例子其實並不少見。

根據法國對在校學生的調查統計, 5%的孩子智商超過125, 可以被列入高智商的行列(國際標準為130), 平均每個班都有一兩個所謂小神童, 但往往他們就是平時問題最多的學生, 要麼不起眼, 默默無聞受人欺負, 要麼鬧得令老師頭疼, 家長歎息, 束手無策。

根據1999年2月22日法國醫學日報上公佈的對145個高智商的人近15至20年的追蹤調查結果:

其中40%的人達到大學專科和專科以上學歷, 9%高中畢業後沒有繼續深造, 而高達43%的人僅讀了一般的技術專科學校。 也就是說大部分高智商的人並未達到一般意義上的成功,

Advertisiment
他們的職業和學業水準都只能算是很一般。

此調查還發現只有1/4的高智商的人能適應普通的學校生活, 其中又有少數能取得令人滿意的學習成績, 不給老師家長造成壓力。 而剩下的高智商孩子從小就是令家庭和學校頭疼的問題孩子。

很奇怪嗎?神童一向被認為是佼佼者, 怎麼會和問題孩子連在一起?這正是越來越引起西方教育界和心理學界高度關注的一個問題。 也是許多父母所面臨的問題。

神童的特徵

心理學家也經過多年的觀察和研究列出以下突出的特徵以便初步辨認高智商的孩子。

* 他們很難將自己歸入同齡人的行列, 所以常有自閉的現象。

* 喜歡複雜的題(做簡單的題常出錯或乾脆拒絕做),

Advertisiment
對失敗異常敏感, 所以如果感覺不到理解和支持就有心理障礙。

* 他們理解力強, 不喜歡重複。 學校教學大綱進度對他們而言太慢, 感覺受年齡限制, 常有書寫的障礙。

* 不能忍受不公平合理的現象, 有幽默感。

* 對於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他們的好奇心、記憶力超群, 精力集中的程度也令人吃驚。

* 如果高智商沒有被發現, 孩子會感到與眾不同卻不明其理, 這也是造成困難的原因, 一旦得不到理解, 孩子的自我評估和行為表現就開始出現問題。

* 小學的學習沒有任何困難, 而中學或以後的學習中會出現問題, 因為一直是不付出太大的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績, 這時候就感到力不從心, 很被動, 青春期出現憂鬱, 沮喪的表現。

Advertisiment

專家特別提示:

在高智商的孩子身上除了智力以外, 其它各方面的發展都與他人無大差異, 有時甚至會表現出些許遲緩, 正是因為身體的成長階段的不平衡給高智商的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帶來困難, 也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學校成績好的學生並不一定智商高, 而智商高的往往不是好學生, 所以專家發現高智商的孩子本身就有許多因人們對其不正確的認識帶來的困難, 而且智商越高, 情況就越複雜, 孩子的前途就越渺茫。

比起女孩來, 高智商的男孩子在學校裡的問題就更多。

正確面對神童現象

對大多數高智商的孩子們來說, 上學都不是令他們愉快的事情, 但許多調查研究都得出一個相同的結論:只有他們的與眾不同得到周圍社會的認可和關注, 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表現能被理解和接受,其潛在智慧才能得到正常發揮,所以可以說智商是天賦,猶如一棵先天挺拔的小樹,如果沒有後天的栽培和愛護,就會枯萎,甚至消失,具體到人的身上看,他們少年時在學校裡不快樂,成人後也將有各種社會問題,即使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也常會產生挫折感,不能盡情享受生活的樂趣。對社會來說,就是人才的浪費。

父母要鼓勵孩子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和不足,重新建立自信心,應該因自己的與眾不同感到驕傲和充實,以期最終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兒童心理學家普遍認為要想使高智商得到充分調動和發展,就一定要培養同樣好的情商,兩者並行,才會有好效果。

法國的神童教育

法國目前有少數接受高智商學生的小學和中學,其特點是因人施教,老師將每個學生,而不是整個班看做一個獨立完整的教學對象,瞭解學生的長處和不足,用靈活的方式教學,孩子在這樣相對自由的學習環境裡能感到被理解和尊重,學習的效果自然就相應會改善。可這類學校數目極有限且多為私立,價格不菲。

許多與此有關的協會應運而生,協會有網站,提供諮詢和資訊,定期舉辦有家長、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專家參加的討論會,是對許多面對自己的孩子們束手無策的父母進行諮詢,得到建議的地方,也正是這些機構做出的努力使得高智商的學生遇到的困難也得到教育部的承認和關注,並開始採取相應的措施,如教師培訓,設立適合高智商孩子的教學大綱和教學法,但是現實和理想的距離還很遠。

相關連結

美國

美國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注意到神童的問題,1972年成立專門管理機構,80年代末期即出臺一整套特別的計畫,各洲也都在財政上給予支持,提供有關的研究經費,也設立助學金。

現在美國有專為高智商的孩子設立的學校,學生均通過嚴格的考試篩選,校內針對有困難的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特別的教學方案。也有假期開課的高智商班,可以說美國和加拿大是最重視神童問題的國家。

以色列

以色列的孩子從七歲開始就要進行智商測試,學校配合給高智商的學生課內、課外補充教學內容,也設有特殊的學校。

西班牙

西班牙的高智商學生可在小學和中學分別跳一級。

英國、南非和澳大利亞

英國、南非和澳大利亞等英語國家都重視神童的現象,卻沒有特別的教學方案

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表現能被理解和接受,其潛在智慧才能得到正常發揮,所以可以說智商是天賦,猶如一棵先天挺拔的小樹,如果沒有後天的栽培和愛護,就會枯萎,甚至消失,具體到人的身上看,他們少年時在學校裡不快樂,成人後也將有各種社會問題,即使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也常會產生挫折感,不能盡情享受生活的樂趣。對社會來說,就是人才的浪費。

父母要鼓勵孩子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和不足,重新建立自信心,應該因自己的與眾不同感到驕傲和充實,以期最終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兒童心理學家普遍認為要想使高智商得到充分調動和發展,就一定要培養同樣好的情商,兩者並行,才會有好效果。

法國的神童教育

法國目前有少數接受高智商學生的小學和中學,其特點是因人施教,老師將每個學生,而不是整個班看做一個獨立完整的教學對象,瞭解學生的長處和不足,用靈活的方式教學,孩子在這樣相對自由的學習環境裡能感到被理解和尊重,學習的效果自然就相應會改善。可這類學校數目極有限且多為私立,價格不菲。

許多與此有關的協會應運而生,協會有網站,提供諮詢和資訊,定期舉辦有家長、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專家參加的討論會,是對許多面對自己的孩子們束手無策的父母進行諮詢,得到建議的地方,也正是這些機構做出的努力使得高智商的學生遇到的困難也得到教育部的承認和關注,並開始採取相應的措施,如教師培訓,設立適合高智商孩子的教學大綱和教學法,但是現實和理想的距離還很遠。

相關連結

美國

美國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注意到神童的問題,1972年成立專門管理機構,80年代末期即出臺一整套特別的計畫,各洲也都在財政上給予支持,提供有關的研究經費,也設立助學金。

現在美國有專為高智商的孩子設立的學校,學生均通過嚴格的考試篩選,校內針對有困難的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特別的教學方案。也有假期開課的高智商班,可以說美國和加拿大是最重視神童問題的國家。

以色列

以色列的孩子從七歲開始就要進行智商測試,學校配合給高智商的學生課內、課外補充教學內容,也設有特殊的學校。

西班牙

西班牙的高智商學生可在小學和中學分別跳一級。

英國、南非和澳大利亞

英國、南非和澳大利亞等英語國家都重視神童的現象,卻沒有特別的教學方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