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逐一擊破寶寶厭奶症狀

厭奶分為兩類:生理性厭奶和病理性厭奶。 大多數寶寶屬於生理性厭奶, 醫生們普遍認為生理性厭奶無需治療, 過一段時間會自愈。 可是眼見著寶寶每日奶量攝取不足, 爸媽的心情焦急萬分, 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

難題:注意力分散

到吃奶的時間了, 可小傢伙還賴著玩那一堆玩具;吃著吃著, 聽見點動靜, 小腦袋就開始左右晃動, 眼睛也開始東張西望, 再也不肯繼續吃奶;吃奶的時候, 吃吃停停, 跑起“馬拉松”;有的時候, 寶寶吃奶還會做些難度很高的“體操動作”……

應對一:掃除來自外界環境的干擾

1、有條件的情況下,

Advertisiment
餵奶時房間裡最好只有媽媽和寶寶, 平時有很多人陪著寶寶玩耍的家庭, 在寶寶吃奶的時候, 其他的人可以暫時回避一下(奶瓶寶寶也是如此);

2、餵奶的小環境光線可以暗一點, 最好沒有嘈雜聲音的干擾;

3、對於個別超級敏感的寶寶, 吃奶的時候可以暫時拔去電話線, 關掉手機。

應對二:把寶寶的注意力控制在一定範圍

1、適時調整寶寶的吃奶情緒:在餵奶前一段時間, 不要讓寶寶做劇烈的運動。 對於按照時間表餵養的寶寶, 最好在每次吃奶前的半個小時, 讓瘋玩的寶寶慢慢地安靜下來, 這樣寶寶到了吃奶時, 比較能進入狀態。

2、玩一些有助於集中注意力的小花招:如用歌聲吸引他, 久而久之就會摸索出規律——哪些歌對哄吃奶有效果,

Advertisiment
哪些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或者利用些小道具——一塊小方巾、一個舊奶嘴或者一個舊奶瓶!仿佛是進行一個儀式般, 發現幾個能讓寶寶握著就能安心吃奶的道具, 到吃奶時就拿出來, 讓寶寶安心進食。

3、選擇讓寶寶舒適但手足受到一定限制的餵奶姿勢:舒適而受限制的姿勢能讓寶寶具有安全感。

4、媽媽的情緒要放鬆, 如果媽媽緊張、焦慮, 寶寶會有所感應, 從而也感到緊張, 影響吃奶!如果在吃奶的時候, 母子能保持平靜溫和的眼神交流, 寶寶會更專注!

難題:不喜歡奶味

寶寶添加輔食以後, 會發現原來世界上有那麼多好吃的, 奶的吸引力就大不如前了。

應對一:藏奶於無形

1、通常1歲以上的寶寶, 可以適當吃些優酪乳,

Advertisiment
既能和平時吃的奶錯開口味, 也能起到調整腸胃菌群的作用, 對於常有便秘情況的寶寶就更好了!

2、用奶和其他材料搭配出好吃的食物:比如做奶水果(蔬菜)羹、奶麵包粥、奶蒸蛋羹等等。 主材料都是奶, 味道和食用的形式都能讓寶寶覺得有新鮮感。

3、選擇一些營養成分和奶比較接近的食物:通常能作為代奶品的有豆製品、優酪乳、乳酪, 用這些材料做一些寶寶愛吃的美食, 等寶寶胃口打開了, 慢慢地也會重新找回對奶的興趣!

應對二:做個好廚師, 多花點心思調劑寶寶的胃口(主要針對6個月以上, 輔食添加比較順利的寶寶)

寶寶吃的種類多了, 攝取營養的來源也就增加了。 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 用在寶寶身上也一樣!奶量不足就更要用其他食物來彌補。

Advertisiment

1、平時多熬制一些口味好的鮮湯, 比如排骨湯、雞湯、魚湯等等, 不要加鹽, 分成小份凍在冰箱裡, 用來做蛋羹、麵條、面片、米粥都很好。

2、注意食材的搭配, 組合出營養均衡、口味俱佳的美食。

難題:食欲不振

多數寶寶都曾經有過這樣的狀況:吃什麼都沒太大興趣;似乎永遠不餓。 這種情況, 首先要排除掉積食這個問題, 如果腸胃上也沒什麼狀況, 那就另想招數了。

應對:拉長兩頓飲食之間的時間

1、可以根據月齡的不同安排吃奶和吃輔食的時間, 餵養不要過於頻繁, 在吃奶前至少1個小時不要給寶寶吃東西, 水也不要喝得太多;

2、不要簡單粗暴地採取饑餓療法, 最好還是按照一定的時間表來喂。

Advertisiment
如果寶寶不肯吃, 注意補充水分, 喝一些開胃健脾的水, 如山楂水、番茄汁等;如果寶寶吃了一點, 吃多吃少不要太過介意。 如果寶寶表現出餓了, 做媽媽的切不可欣喜過度, 還是儘量保持一定的規律, 不可一下子又給寶寶塞很多奶和別的食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