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性格, 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明白, 是沒有好壞之分, 但大家骨子裡都是隱隱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外向一點。 我自己本身就是內向的, 我最舒服的狀態就是一個人待著, 自己做點事情, 和人說話是會消耗我精力的。 但這不影響我曾經在公司幾千人面前演講, 也不影響我現在和大家做直播交流, 因為我掌握了一系列社交能力。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在孩子身上, 而且更加重要。 學齡前的孩子性格還沒定型, 但常常因為我們成人的“無知”而給了標籤, 因為我們的焦慮而去強迫孩子, 殊不知這些不但對孩子性格成長無益,
Advertisiment
性格不需要改變, 但是能力是可以後天習得的。 今天就想把每個階段的關鍵點分享給大家, 希望大家不要掉進一些坑裡而不知, 而是更好地去幫助孩子。
0~18個月:建立牢固的“我的”概念
1歲半之前的寶寶幾乎都只願意和自己玩, 和家庭成員互動, 對其他寶寶似乎是視而不見。 這是非常正常的, 這給予了孩子足夠多的機會進行自我確認, 這是“我的”腳, 這是“我的”聲音, 這是“我的”媽媽, 這是“我的”玩具, 這些都是我的, 我的, 我的!
這個階段, 我常常會見到不少父母帶著寶寶出門, 就開始要求孩子“有禮貌”, 這裡的“有禮貌”就包括了, 見人揮手打招呼、要對別人笑、要和其他寶寶分享玩具等等。
Advertisiment
孩子只有形成非常安全的“我的”概念, 才能有勇氣去探索“你的”、“他的”、“我們的”這些區域。 過早地去強迫, 不是在幫助寶寶, 而是在摧毀寶寶剛剛建立起來的關於“我的”安全感。 這個階段是孩子第一次的社交體驗, 這些負面經歷就會直接導致孩子對於和人打交道感到壓力。
這也是為什麼, 有些父母會抱怨, 孩子越大越小氣, 越大越不願意叫人很大程度上的根源就是, 小時候的社交能力根基沒有建立牢固。 沒有體驗過牢固的“我的”概念, 自然就抓的更牢。
第一階段, 父母自己一定要多具備一些社交能力, 不要因為自己社交能力弱、面子過不去,
Advertisiment
孩子需要先看到自己, 才能看到他人, 最終融入社會。
10個月~3歲:每一個社交衝突都是學習機會
大概從10個月到1歲左右開始, 寶寶慢慢開始樂意和她差不多大的孩子呆在一起了, 但他們之間幾乎不會有什麼交流和互動, 各玩各的, 但會聽和觀察其他孩子。 他們之間唯一的互動好像都是衝突:打人、咬人、搶玩具等。
每個父母都看不得自己孩子受欺負, 這是人之常情, 所以常常會替孩子出頭。 但常常這樣的“討公道”就走偏了, 我們會關注於當下我們的孩子有沒有吃虧佔便宜, 有的甚至“恨鐵不成鋼”, 直接就貼標籤, “你怎麼這麼膽小, 打回去啊, 搶回來啊”。
當人只關注當下時,
Advertisiment
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社交能力不成熟, 發生衝突的確需要成人的干預, 但干預不該成為雙方父母們之間的爭吵, 也不該是簡單粗暴的對孩子進行懲罰或者表揚, 而是應該給孩子們(雙方)演示正確的社交方式是怎樣的, 身教大於言傳。
咬人的孩子也許只是因為他的玩具被搶了, 這時父母的確要教育孩子不能咬人, 但更關鍵的是教會他, 下次遇到這樣的情況, 他可以怎麼說怎麼做。 當孩子可以自己說出, “這是我的玩具, 不要碰!”這樣的話時, 他咬人的機率就會小了很多。 不要以為孩子蠻橫就不會吃虧,
Advertisiment
被咬的孩子的確很委屈, 但當我們可以教會孩子義正嚴辭地回擊, “不要咬人”時, 在這個孩子的內心公道已經被討回。 而且更關鍵的是, 她學會了下次可以如何自衛, 而不是在父母替他理論的陰影下感到自己的無能。 學會在社交衝突裡如何給自己解圍, 如何保護自己, 這份底氣才是孩子願意繼續在社交道路上探索前進的關鍵。
第二個階段, 父母的心要大一點, 就像學走路一定會摔倒, 但那只是暫時的, 開始社交就一定有“吃虧佔便宜”。 把任何問題都放到一輩子這個時間軸去看, 不以一時論英雄。
我們真的保護不了他們一輩子。 趁著他們還在我們身邊時, 多教會他們這些能力吧。
2~4歲:建立穩定社交圈並不斷擴大
大概在2~3歲之間,大部分孩子明顯對其他孩子更感興趣了,也許還是各玩各的,但會開始模仿其他孩子做一樣的事,開始會互動、交流甚至交換玩具了。
這個階段又是一個轉捩點,特別是如果前兩個階段度過的並不順利的孩子,父母也許嘴上不說,自己的內心基本開始給孩子定性了,然後就會有一種擔心,害怕孩子被欺負,害怕孩子不合群。
自覺不自覺地,就會在這個階段對孩子開始各種干涉保護,自然孩子就越來越變成我們所“害怕”的樣子,而這又進一步強化了我們的擔心,從而形成了一個怪圈。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應該已經完全適應周圍有同齡孩子的存在,那她需要有機會形成一個穩定持續的社交圈,讓他們在安全的環境下不斷去練習還稚嫩的社交能力。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育兒書會建議在這個期間送孩子去上幼稚園。話雖如此,但幼稚園也不是唯一絕對的選擇,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我們要創造更多的條件讓孩子開始接觸同齡人,接觸的時間更長,接觸的人更多。
這個階段的父母一定不要因為自己的擔心而束縛了孩子,而更加應該反思孩子之前兩階段哪裡沒做好,創造相對安全的環境幫助孩子拾遺補缺,而不是一味地和同齡孩子比。
真正的愛,就是忍住內心的擔心和害怕,巧妙地將擔心轉換成讓孩子感受不到壓力的行動計畫。
4歲+:學會放手
一般從4歲開始,孩子有了“好朋友”的概念,也開始有了“團隊合作”精神。這個階段我們可以明確地向孩子提出對於社交禮儀的期望,比如像一開始說的“講禮貌”。父母也要慢慢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和解決很多朋友間的爭端了。
放手不意味著不管,而是多提供聆聽者的角色,不急於給孩子提供解決方案,更加不要替孩子解決。聽完以後可以多把球拋回給孩子,“這個問題還真的很麻煩呢,你是怎麼想的?”
這樣的提問,不僅鼓勵了孩子的溝通交流能力,也在提供機會讓孩子自己運用社交能力解決問題。而且最關鍵的是,父母不加評判的聆聽本身,也讓孩子學會了聆聽和同理心。那今後,他們的好朋友來找她傾訴煩惱時,她也會是個很好的聆聽者,這本身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社交能力。
父母之愛,指向分離,而這個階段,父母就是要開始學會一點點的“絕情”:孩子,那是你的朋友,你的世界,你要開始學習獨立面對,父母不該再隨意踏入了。
孩子從出生開始,他們每一次和這個世界的互動就會形成一次回饋,這個回饋就會成為孩子下一次互動的誘因,這樣一環套一環,不斷疊加。
這點在於社交發展上更是如此,有很多孩子不是真的“內向”,只不過過早地被貼上了標籤,只不過過早地經歷了太多有壓力的社交,只不過父母提前比他們放棄了,不再給他們創造良性的社交體驗了。
父母是天氣,孩子是種子。天氣很重要嗎?也沒那麼重要;但天氣不重要嗎?其實也很重要。
種子的基因無法逆轉了,那至少保證天氣環境不要再拖後腿了。
多教會他們這些能力吧。
2~4歲:建立穩定社交圈並不斷擴大
大概在2~3歲之間,大部分孩子明顯對其他孩子更感興趣了,也許還是各玩各的,但會開始模仿其他孩子做一樣的事,開始會互動、交流甚至交換玩具了。
這個階段又是一個轉捩點,特別是如果前兩個階段度過的並不順利的孩子,父母也許嘴上不說,自己的內心基本開始給孩子定性了,然後就會有一種擔心,害怕孩子被欺負,害怕孩子不合群。
自覺不自覺地,就會在這個階段對孩子開始各種干涉保護,自然孩子就越來越變成我們所“害怕”的樣子,而這又進一步強化了我們的擔心,從而形成了一個怪圈。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應該已經完全適應周圍有同齡孩子的存在,那她需要有機會形成一個穩定持續的社交圈,讓他們在安全的環境下不斷去練習還稚嫩的社交能力。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育兒書會建議在這個期間送孩子去上幼稚園。話雖如此,但幼稚園也不是唯一絕對的選擇,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我們要創造更多的條件讓孩子開始接觸同齡人,接觸的時間更長,接觸的人更多。
這個階段的父母一定不要因為自己的擔心而束縛了孩子,而更加應該反思孩子之前兩階段哪裡沒做好,創造相對安全的環境幫助孩子拾遺補缺,而不是一味地和同齡孩子比。
真正的愛,就是忍住內心的擔心和害怕,巧妙地將擔心轉換成讓孩子感受不到壓力的行動計畫。
4歲+:學會放手
一般從4歲開始,孩子有了“好朋友”的概念,也開始有了“團隊合作”精神。這個階段我們可以明確地向孩子提出對於社交禮儀的期望,比如像一開始說的“講禮貌”。父母也要慢慢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和解決很多朋友間的爭端了。
放手不意味著不管,而是多提供聆聽者的角色,不急於給孩子提供解決方案,更加不要替孩子解決。聽完以後可以多把球拋回給孩子,“這個問題還真的很麻煩呢,你是怎麼想的?”
這樣的提問,不僅鼓勵了孩子的溝通交流能力,也在提供機會讓孩子自己運用社交能力解決問題。而且最關鍵的是,父母不加評判的聆聽本身,也讓孩子學會了聆聽和同理心。那今後,他們的好朋友來找她傾訴煩惱時,她也會是個很好的聆聽者,這本身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社交能力。
父母之愛,指向分離,而這個階段,父母就是要開始學會一點點的“絕情”:孩子,那是你的朋友,你的世界,你要開始學習獨立面對,父母不該再隨意踏入了。
孩子從出生開始,他們每一次和這個世界的互動就會形成一次回饋,這個回饋就會成為孩子下一次互動的誘因,這樣一環套一環,不斷疊加。
這點在於社交發展上更是如此,有很多孩子不是真的“內向”,只不過過早地被貼上了標籤,只不過過早地經歷了太多有壓力的社交,只不過父母提前比他們放棄了,不再給他們創造良性的社交體驗了。
父母是天氣,孩子是種子。天氣很重要嗎?也沒那麼重要;但天氣不重要嗎?其實也很重要。
種子的基因無法逆轉了,那至少保證天氣環境不要再拖後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