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一波流感異常洶湧,媽媽們接招了

最近各大媒體的頭版都是關於流感的報導。 的確, 這次的流感來得有點兇猛, 但也都還在控制範圍以內。 其實, 每年的冬季1-2月份都是流感的高發期。 一降溫就生病, 讓我們覺得是因為天冷才導致的感冒。 事實真的如此嗎?

 

一、導致感冒的真凶是什麼?
溫度低的確不是導致感冒發燒的真凶, 引起感冒的真凶是病毒/細菌。 大部分導致感冒的病毒都是通過空氣傳播的, 也就是說, 在寶寶的周圍, 如果有生病的人, 那寶寶感冒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
而且, 很多感冒病毒在潛伏期其實是更容易傳染, 即使當事人沒有出現像鼻塞、咳嗽、打噴嚏等這些症狀,
Advertisiment
但如果寶寶接觸了這些人, 也會更加容易出現相同症狀。
然而, 我們確實看到孩子一降溫就感冒, 難道真的和氣溫有關嗎?如果非要說有那也是因為隨著氣溫降低, 引起的其他因素的變化所致。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因素。
1、空氣濕度

溫度降低後, 空氣濕度也會隨之降低。 濕度一低, 通過打噴嚏、咳嗽等飛沫傳播的感冒病毒就會更加容易存活和繁殖。 同時, 因為空氣乾燥, 我們自身的呼吸道也會相應比較乾燥, 當這些病毒進入我們呼吸道後, 就更加容易依附在呼吸道上, 安家落戶。 這是冬季感冒高發最主要的原因。
改進策略:建議買個濕度儀, 時刻監控室內空氣濕度。 冬季室內濕度水準在30%~60%之間,
Advertisiment
最理想是保持在45%左右。 當濕度低於這個標準後, 加濕器要用起來。
2、不通風

另外一個間接罪魁禍首就是不通風。 天氣一冷, 大家習慣窗戶緊閉, 萬一你還有這個誤區“冷了容易感冒”, 就更加不會想到開窗通風。 自然, 密閉的室內, 乾燥的空氣, 就變成了整個病毒繁殖的大溫床。
改進策略:在空氣品質好的前提下, 保證一定時間的開窗通風, 一般建議上午10點到下午2點這個時間段進行, 這時的空氣品質會相對更好。 通風時間不用特別長, 30分鐘到1小時即可。
3、不重視洗手
由於冬季氣候條件導致病毒細菌更容易存活, 一旦如果家庭個人衛生習慣不夠好的, 那自然就更有機可乘。

改進策略:不管大人小孩, 回家後都需要及時洗手,
Advertisiment
用最普通的肥皂、洗手液和溫水是最好的, 如果實在萬不得已無法立即洗手, 在進門前記得使用一下免洗消毒液, 但沒必要長期使用。
尤其需要提醒的是, 大人打噴嚏要注意避人, 打完噴嚏一定要記得洗手再接觸寶寶, 擦過孩子鼻涕後也要記得及時洗手。
二、理性看待生病這件事
經常孩子一生病, 我們第一反應就是抵抗力差。 那麼如何提高孩子的提抗力呢?能食補的就不要用藥。 我們是可以通過一些自然安全的方式提高孩子的抵抗力的。
1、母乳餵養
母乳中含有豐富的抗體, 可以提高寶寶的免疫力。 建議母乳餵養至少一年, 如果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實現, 那至少保證六個月, 以保證寶寶可以從母親那得到足夠的抗體。
Advertisiment

2、均衡飲食, 多吃水果蔬菜

均衡飲食是增強寶寶抵抗力很關鍵的因素。 在冬季疾病高發季, 尤其要注意額外補充胡蘿蔔、青豆、草莓、橘子等這些富含VC的水果蔬菜。 對於1歲以後的寶寶一天需要有5份顏色不同的水果蔬菜, “一份”相當於成人女性一個巴掌大小。 學齡前的兒童一天需要保證一杯左右的蔬菜水果(大概半斤)。
3、睡飽睡好
長期睡眠缺乏的寶寶容易造成抵抗力差。 一般而言, 新生兒需要18小時左右的睡眠, 1歲左右的寶寶總共需要12~13小時睡眠, 學齡前兒童需要10小時睡眠。
但這裡也需要提醒大家, 睡眠時長只是一個參考, 每個孩子對於睡眠時間需求還是有很大個體差異的, 最關鍵的還是需要看孩子清醒時的精神狀態和入睡後的睡眠品質,
Advertisiment
不要因為對照了這些數字而又憑添焦慮。
4、多鍛煉

對於1歲以內的寶寶, 其實所謂的“鍛煉”也就是出生後醒著多趴, 平時創造條件讓寶寶多動, 少抱。 1歲後的孩子每天至少保證1小時的運動時間, 最理想是2小時。
不要因為冬天就不敢帶孩子出門, 空氣品質和天氣好的情況下, 每天帶孩子出門去公園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曬曬太陽, 都是提高免疫力的好途徑。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 在秋冬季流行病高發期, 不要去人多密閉空間。
生病本身就是寶寶提高免疫力的必經道路。 作為父母的我們, 與其怕寶寶生病而過度保護或者東補西補, 不如從源頭抓起, 做好以上幾點, 真正提高孩子的免疫系統。
這波流感終將過去,隨著寒假的來臨,流感會變得不那麼活躍,但希望你和孩子都能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做到防病于未然。祝大家安然度過這個冬天。
這波流感終將過去,隨著寒假的來臨,流感會變得不那麼活躍,但希望你和孩子都能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做到防病于未然。祝大家安然度過這個冬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