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三個育兒誤區,可能會推遲孩子學會說話的時間

這天陪朋友去醫院給孩子做體檢, 在溝通中醫生表示, 現在體檢兩歲以下的孩子, 主要就是看孩子的語言發育狀況, 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身體素質都還可以, 就是語言發育較慢。 很多人都以為孩子是貴人語遲, 而事實並非如此, 這責任主要是在家長, 因為家長在孩子語言培養方面存在很多誤區, 這才讓孩子說話越來越晚。 後來醫生詳細給我說了一下誤區的存在方面, 我總結了一下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希望家長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首先給家長普及一個醫生判斷的依據:周歲不會說一個字,

Advertisiment
一歲半會說的詞彙量不超過50個, 兩周歲還不會說一些簡單的句子。 占其中一個就說明你家孩子語言發育滯後了, 需要特別注意了, 看看你是不是也陷入了這三個誤區。

一、孩子哭就是餓了

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哭是餓了, 趕緊去給孩子餵食物, 其實不然, 孩子語言的發育是有一個過程的, 從發簡單音到發音節, 再到字, 然後說句, 而哭就是最初的發音。 當孩子哭的時候, 家長除了餵食物, 還要觀察孩子的表現, 試著去引導孩子說話。

二、輔食太過精細

之前看一個報導孩子三歲語言能力只有一歲水準, 檢查生理機能正常, 後來醫生發現是飲食出了問題。 原來為了孩子能更好的消化, 寶媽把食物做得很精細, 導致孩子咀嚼能力退化,

Advertisiment
繼而影響到孩子的語言發育。 其實孩子到九個月之後就應該適當添加半固體食物, 增加口腔的運動。

三、語言環境太複雜

孩子正處於語言發育階段, 家中要避免多種語言, 因為過於複雜的語言環境會讓孩子產生壓力、困惑, 不知道如何開口, 嚴重的還可能會造成失語症。 家中最好是堅持用一種語言和孩子說話, 建議選擇普通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