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些“嚇唬名言”你對孩子說過幾句

這些嚇唬名言你說過幾個

你再不聽話, 我就帶你去打針!

你再哭員警叔叔就會把你抓走!

天黑了, 外面有妖怪, 不能出去!

你不好好吃飯, 我明天就去告訴老師!

你再調皮, 我就把你帶給老虎吃掉!

@樂媽小T:樂樂大中午的鬧著想到外面玩, 我左哄右勸都不見效, 就脫口而出“閻王的小鬼專門抓不乖的小孩!”樂樂一聽立馬哭了出來, 緊緊的抱著我不鬆開, 再也不嚷著要出去了。

@甜心卓瑪:妞妞每次不肯吃飯, 我就指著餐廳的攝像頭跟她說“你不吃飯, 攝像頭裡有員警叔叔在看著你”, 百試百靈。

@小豆豆媽:我家豆豆不肯睡午覺,

Advertisiment
我會跟他說“趕快睡覺, 你再不睡大灰狼就會來咬你的!”他馬上蓋好被子閉上眼睛。

這些“嚇唬名言”我們並不陌生, 媽媽們也各有各的“經典語錄”。

上週末帶Happy到社區玩, 和其他媽媽聊起這個話題, 她們也都表示, 自己也常用這種方式讓孩子聽話。 然而, 這種找一個目標, 打扮成“止啼”的物件來教育孩子的方式, 雖是屢試不爽, 但其實, 是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的。

一、嚇唬惹的禍遠比你想的厲害

1、孩子會惶恐不安, 缺乏安全感

三歲的侄子一直吵鬧, 姐姐便對她的朋友說, “請你把這個孩子帶走好嗎?我不要這樣的孩子。 ”那個朋友很出色地扮演了這個角色, 他裝樣要把侄子帶出屋子。 這時侄子開始哭喊, 向媽媽求救。

Advertisiment

姐姐自認為哄逗已達到效果, 能讓侄子乖一點, 卻不知這樣侄子很可能真的認為, 那個人隨時會來把他帶走, 晚上都不敢安睡;也會因為害怕爸爸媽媽不要自己而感到不安……

當被恐懼、不安包圍的時候, 孩子會做噩夢、驚醒、啼哭, 而且更是容易依賴父母尋求保護和安全感。

2、給孩子埋下“自卑”的種子

鄰居家的孩子冬冬不肯去上學, 鄰居便對冬冬說:“我喜歡你弟弟超過喜歡你, 弟弟是一個懂事的孩子, 是一個愛上學的孩子。 ”最終效果是達到了, 可是, 這貌似玩笑的話在孩子聽來卻句句真心。

總是給孩子說這樣的話, 孩子慢慢會認為自己不乖、不懂事……在他們思維、認知等能力不成熟的情況下, 我們就已經給孩子埋下“自卑”的種子。

Advertisiment

3、使孩子形成錯誤的認知觀

帶Happy到社區遊樂園玩, 孩子們爭著玩滑梯, 其中一個孩子哭了, 他的媽媽見輕聲細語的安慰沒效, 隨口一句“你再哭員警叔叔就會把你抓走!”孩子立馬止住哭泣, 拉著媽媽的衣角默默的站在旁邊。

很多媽媽都常用“員警叔叔”來嚇唬孩子, 對於孩子而言, 一開始並不懂“員警”意味著什麼。

但慢慢的, “員警”在他們眼裡就是抓小孩的壞人, 會對員警形成了一種錯誤的認知。 當真的遇到危險需要求助時, 孩子就很可能不敢主動求助。

4、失去自我, 形成討好型人格

Happy爸讓Happy把收拾好玩具, Happy遲遲不動手, 這時, Happy爸說“你再不收拾, 爸爸以後就不陪你完了”;Happy不肯吃飯, 他也會說“你再不吃飯, 爸爸以後就不陪你玩了”……

每次他一說這種話,

Advertisiment
馬上就會被我制止, 因為我擔心這樣下去, 漸漸的, Happy會為了爸爸陪他玩而去討好爸爸, 去做自己不喜歡而別人期待他做的事, 慢慢的失去自我。

二、不以收回對孩子的愛為手段

“嚇唬教育”不能成為主要的教育方式,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我們應該試著去理解孩子, 用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去引導孩子, 不要讓我們孩子的心靈過早的裝上恐懼, 憂慮和自卑。

1、溫柔的引導遠勝於虛無的嚇唬

Happy想要某個玩具賴著不走, 我不會採用:“你走不走, 你再不走媽媽就不要你了”然後大步離開的方式嚇唬他。

而換一種解決方法, “等你生日的時候, 媽媽就把這個玩具送給你當生日禮物, 媽媽和你拉鉤, 但是, 你現在不可以哭鬧, 這樣一點都不“男子漢”。

Advertisiment

通過溫柔的引導, 讓Happy安靜下來聽我講話, 理解之後乖乖的收起眼淚跟我回家, 並且即便Happy過後忘了這件事, 我之後也會兌現承諾。

2、一起商量定規則, 一起遵循做榜樣

小孩看動畫片, 總是欲罷不能, 所以每次在陪Happy看動畫片之前, 我會跟他商量好:就看兩集, 一結束我們就得關掉, 等下次再看。 並且在他答應之後才開始看。

那兩集結束後他鬧著要接著看, 妥不妥協呢?我從來都不妥協, 因為規則是一起商量的, 不應該輕易破壞, 而且一旦破壞了, 孩子以後就會覺得規則並沒有那麼重要。

3、巧用小技巧, 適當懲罰和獎勵

Happy爸製作了一個小印章, 作為Happy控制自己行為的實際獎勵, 累積可以兌換小禮物。 例如他今天主動收拾玩具、自己吃飯等等, 我們就會給他蓋個小印章。

通過這種方式,引導Happy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慢慢意識到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哪些事是可以做的,並逐步養成習慣。

4、愛的溝通“三部曲”

每次帶Happy到遊樂場玩,我們都會事先約定好回家的時間,並且,我提前20分鐘告知Happy:你還可以玩最後10分鐘,10分鐘後我們就得走了!

那遇到玩嗨了不肯走的情況怎麼辦呢?這就需要愛的溝通:

第一步

你現在玩得很開心,想繼續玩,所以不想走,是嗎?

第二步

媽媽明白,我知道你的感受

第三步

但是,我們之前已經約定好了,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得回去了,下次媽媽再帶你來玩,好嗎?

結語

其實,我們做父母的怎麼會忍心不要自己的孩子,只不過是“玩笑的威脅”罷了,可實際上很多孩子都會當真。因此,在教育孩子時,要善於從孩子表像的行為發現背後的意圖,正面的引導,耐心的溝通,多鼓勵,少否定。

育兒的路上,Happy媽和你們,一起,繼續修煉,共勉!關於“嚇唬教育”,寶媽們還說過什麼嚇唬孩子話,歡迎留言交流哦。

關注盛成微信可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盛成or即可。

我們就會給他蓋個小印章。

通過這種方式,引導Happy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慢慢意識到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哪些事是可以做的,並逐步養成習慣。

4、愛的溝通“三部曲”

每次帶Happy到遊樂場玩,我們都會事先約定好回家的時間,並且,我提前20分鐘告知Happy:你還可以玩最後10分鐘,10分鐘後我們就得走了!

那遇到玩嗨了不肯走的情況怎麼辦呢?這就需要愛的溝通:

第一步

你現在玩得很開心,想繼續玩,所以不想走,是嗎?

第二步

媽媽明白,我知道你的感受

第三步

但是,我們之前已經約定好了,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得回去了,下次媽媽再帶你來玩,好嗎?

結語

其實,我們做父母的怎麼會忍心不要自己的孩子,只不過是“玩笑的威脅”罷了,可實際上很多孩子都會當真。因此,在教育孩子時,要善於從孩子表像的行為發現背後的意圖,正面的引導,耐心的溝通,多鼓勵,少否定。

育兒的路上,Happy媽和你們,一起,繼續修煉,共勉!關於“嚇唬教育”,寶媽們還說過什麼嚇唬孩子話,歡迎留言交流哦。

關注盛成微信可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盛成or即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