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些壞習慣,必須讓BB改!

想要把寶寶人見人愛, 就要讓他有良好的習慣, 而習慣需要從小養成, 所以家長應該在平時注意糾正寶寶不良的行為舉止。 特別是以下幾種習慣, 家長看到以後更應該即使制止, 不然會影響到孩子以後人格與性格的發展。

1.夾菜的時候亂翻

養成好的餐桌禮儀是很重要的, 因為一個人在餐桌上的禮儀可以體現這個人的素質。 孩子在餐桌上亂翻食物是不禮貌的行為, 這種習慣不僅會無形地養成孩子挑食的毛病, 並且在家庭聚會的時候也不是很雅觀, 容易給他人形成一種不文明的印象。

2.耍脾氣

Advertisiment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 性格也逐漸隨之發展起來。 孩子在年幼的時候, 由於語言尚未發展成熟, 他們不能直接通過語言表達心中的想法。 於是孩子就會將心中的不滿、憤怒都轉變為壞脾氣向家長發洩出來。 具體的表現為尖叫、在地上打滾、亂扔東西、朝家長亂發脾氣。 當孩子向父母鬧脾氣的時候, 家長應該選擇的態度是轉移話題、無視孩子任性的行為, 將孩子冷置在一邊......久而久之, 孩子就會知道他們的這種行為沒有意義, 在家長那是不奏效的。

3.為想要的東西動手

當家長看到孩子從小夥伴手裡搶東西, 甚至為此大打出手的時候, 一定要及時制止他的這種行為。 因為當孩子產生這種行為的時候就代表他們有很強的佔有欲與侵略感,

Advertisiment
這兩種情感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慢慢占於主導地位, 就會導致孩子內心的物權意識逐漸變得模糊, 那麼孩子以後極有可能染上偷竊的習慣。 所以當孩子搶東西, 打人拿東西是, 家長就應該馬上做出懲罰。

4.有愛插話的習慣

當孩子在大人講話的時候, 特別喜歡插嘴, 這代表孩子的性格在慢慢朝自私的方向發展。 由於孩子的性格比較急躁, 所以心中有事情就會馬上和其他人分享, 直接打斷大人的講話, 全然不會理會其他人的感受。 在孩子有插嘴的習慣時, 家長首先要馬上阻止孩子的這一行為, 並嚴肅地告訴他這是不禮貌的行為, 在自己又想說的話時一定要先等其他人講完。

從小看到大,

Advertisiment
這句話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孩子小的時候, 性格和習慣還沒有固定下來的時候, 家長就需要即使制止他們的不良行為, 將孩子逐漸培養成一個有優秀品格德行的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