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些年 我們誤讀過的睡前習慣

你是否常有已經睡了很久但還是很疲倦的感覺, 又或是深夜裡獨自在黑暗中糾結到天明?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話, 那你很有可能誤用了某些號稱可以幫助睡眠的睡前習慣。

Advertisiment

1. 睡前洗澡

睡前洗澡是大部分人的生活習慣, 這個習慣也一直被認為可以消除疲倦、幫助入眠。 為了用科學的方法檢驗睡前洗澡是否有助於睡眠, 相關人士把睡前3小時洗澡和睡前洗澡的兩種人, 分別進行腦波的實驗。 實驗發現, 睡前 3小時洗澡的人比睡前洗澡的人有更深的睡眠狀態。 其實, 睡眠深淺就關乎於體溫, 洗澡後3小時才睡能騰出放鬆的時間, 體溫下降, 身體能才能調整進入熟睡狀態。 但睡前洗澡的人體體溫不跌反升, 當然不能進入深層睡眠。

2. 不困也先進被窩

現代人習慣晚睡, 一旦第二天要早起床就試圖早點睡, 一早便鑽進被窩。 最後, 卻經常落得只有靠數綿羊入睡的下場。

Advertisiment
在被窩中數綿羊或者強迫自己入睡, 反而會焦躁, 帶來反效果。 不困的話就不要硬進被窩, 可以聽一些放鬆的音樂、比較枯燥的電視劇, 等身體逐漸感到疲憊再自然入睡。

3. 喝熱牛奶

看電視、各種助眠小貼士, 經常傳遞出熱牛奶有助於睡眠的資訊,

Advertisiment
但實際上, 熱牛奶是沒有效果的。 這種說法其實是來自牛奶含有的成份色氨酸, 色氨酸與具有安眠作用的腦白金合成可以幫助睡眠。 但是這種合成需要很長的時間, 入睡前喝已經來不及, 而且一杯熱牛奶的色氨酸遠遠不夠安眠。

你是不是對這些“助眠”習慣深信不疑呢?趕快“醒醒”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