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件事會毀掉孩子的安全感!可大多數家長都在做

1.吃手是寶寶智力發展的信號

和身邊的媽媽交流後, 你會發現, 大多數寶寶都是在3個月左右愛上“吃手”的, 但這並非巧合哦。

寶寶的大腦是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發育的, 剛出生的寶寶意識不到小手的存在, 等長大一點後, 他才會發現自己居然有小手這個“玩具”。 不過由於此時大腦還不能完全控制手的活動, 所以寶寶也只是將小手亂揮一氣。

等到了3個月左右時, 隨著神經系統發育的發育, 手眼活動更協調了, 寶寶就能把小手伸進嘴巴裡了。 他會慢慢發現, 原來“手”和媽媽的乳☆禁☆頭是不一樣的, 吃手和吸吮媽媽的乳☆禁☆頭獲得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

Advertisiment
他們便會百啃不厭。

有研究表明, 外界豐富的感受和刺激, 可有效促進寶寶大腦皮層的生長。 而且刺激越多, 大腦皮層就會生長得越厚、越大, 而溝回越深, 寶寶也就會越聰明。

所以,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 吃手是寶寶智力發展的一次飛躍, 我們也把這個時期稱為寶寶的“口欲期”。

此外, 心理研究也證實:吃手對於2歲以下的寶寶有很好的心理作用, 能給小寶寶帶來安全感、歸屬感, 還能減輕寶寶的緊張情緒, 對抗孤獨心理。 如果家長在這期間強行阻止孩子吃手, 很可能會讓寶寶出現情緒上的暴躁、焦慮, 導致一些兒童甚至到了2歲後, 吃手、啃咬指甲等的行為反而更加嚴重, 難以戒除。

還有一點需要知道的是,

Advertisiment
長牙會使寶寶吃手更加頻繁。 因為牙齒萌出時會對牙齦神經造成刺激, 寶寶會有牙齦癢、牙齦疼痛等不適感, 從而會通過啃咬自己的小手來緩解。

2.寶寶吃手時, 家長要注意的幾點

雖然吃手是寶寶成長的必經過程, 但吃手也會對寶寶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危害:

首先是寶寶在吃手的同時, 很可能把細菌吃到肚子裡去;

其次是長時間吸吮手指, 會造成寶寶手指的發紅, 甚至破損、感染;

另外, 手指長時間放在嘴裡, 也容易導致寶寶牙齒和口腔發育畸形。

說到這裡, 很多家長表示糾結了, 制止對寶寶心理產生影響, 不制止又對寶寶身體產生影響!到底該怎麼辦呢?

針對寶寶吃手, 袋鼠麻麻有這麼幾點建議:

Advertisiment

首先, 一定要幫寶寶做好手部的清潔工作, 防止病從口入。

其次, 對於寶寶吃手, 家長不應強行制止, 但可以試著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你可以想辦法不讓他的手閑著, 或者讓他拿一些有趣的東西, 以此來分散寶寶的注意力。 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引導?那就帶著寶寶到戶外去。 當寶寶的注意力被外界新鮮的事物所吸引時, 他便會揮舞著小手想去觸摸和探索, 自然就沒空再去啃自己的小手了。

最後, 你其實可以為寶寶買一個安撫奶嘴或者磨牙棒, 替代寶寶的手指, 可以防止寶寶手指被吸破損, 甚至感染發炎。

寶寶的小手喜歡摸來摸去, 你也沒法做到時刻為寶寶清潔小手, 而安撫奶嘴在清潔方面就相對容易多了。 最好選擇附帶衛生盒的安撫奶嘴,

Advertisiment
寶寶需要時, 你可以把清潔好的安撫奶嘴拿出來, 放到寶寶嘴裡;不需要時, 把用完的安撫奶嘴清潔好後, 放置到衛生盒裡, 方便又衛生。

安撫奶嘴方便寶寶抓握, 在安撫寶寶情緒、讓寶寶獲得安全感的同時, 可有效避免手指上的細菌進入寶寶口中。

另外, 磨牙棒還能緩解寶寶長牙期的不適, 促進牙齒的萌出, 激發寶寶嘴唇和舌頭的靈活性。

不過, 需要注意的是, 不管是安撫奶嘴還是磨牙棒, 使用時間都不宜過長, 否則可能導致寶寶上頜前牙的突出以及上頜前突等畸形的發生。 不僅影響美觀, 寶寶開口說話時還容易發生“漏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