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這個男孩10歲就成了世界最胖,全因他父母犯的錯誤

養生之道網導讀:

這兩天一位叫做雅利亞-帕瑪納男孩因為自己的肥胖刷爆了朋友圈。 年僅10歲的他來自印尼的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 父母月收入

Advertisiment

這兩天一位叫做雅利亞-帕瑪納男孩因為自己的肥胖刷爆了朋友圈。 年僅10歲的他來自印尼的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 父母月收入只有900元人民幣, 然而他的體重卻已經達到了384斤, 成為了世界上最重的男孩。 這一切完全可以說都是他的父母所犯的錯誤造成的。

Advertisiment

他因為過度肥胖, 已經無法上學, 終日除了吃飯就是睡覺, 隨便活動幾下就會氣喘吁吁, 只能泡在澡池裡, 甚至連合適的衣服都沒有, 只能用一塊布圍在腰間, 全身都是因為肥胖導致的羅圈。

智象小編在瞭解孩子的過程中發現了幾個問題,

Advertisiment
就是這些問題的疊加導致了這個男孩的現狀。

1.

2

歲時, 異于同齡孩子的食量和體重激增並未引起父母的主意。

雅利亞出生時還是一個只有6.4斤的健康正常的寶寶。 然而當他長到2歲時, 他的體重增長速度就已經超過了同齡孩子。 然而這一點並未引起他父母的注意, 還覺得他在特別“健康”地成長。

他的父母所犯的第一個錯誤就是不重視

我們已經知道在資料統計的年代, 各個年齡段的健康體重和身高都已經有了明確的健康資料, 當然姚明的孩子還是要另當別論的。 所以當寶寶的身體各項指標有異于同齡寶寶的時候, 寶爸寶媽們就應該有足夠的重視, 而不是覺得寶寶只是還沒發育, 或者天賦異稟特別“健康”。

Advertisiment

處於幼兒期的寶寶, 並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的狀態, 父母應當注意寶寶身體資料, 發育進程, 眼睛的靈活度, 是否哭鬧, 是否長期抓某一個地方等等狀態。 當發現有問題的時候, 應當及早就醫, 或者諮詢專家, 以免耽誤了寶寶的治療時機。 不要像雅利亞的父母一樣, 直到多年以後, 失去了控制才覺得他需要治療。

2.

我只能借錢給他買吃的, 我當然不能讓他挨餓。

"

雅利亞的爸爸的溺愛。

雅利亞的爸爸月收入只有900元人民幣, 為了雅利亞不會挨餓, 寧願去負債也要滿足他兒子的食欲。 這初聽起來好像是一個父親愛孩子的典範, 讓人很感動。

然而這確是他父母所犯的第

2

個錯誤, 溺愛, 縱容。

任何事情一旦過量就會起到完全相反的作用。

Advertisiment
有很多家長、尤其是爺爺奶奶們為了孩子有更好的營養健康成長, 往往會讓孩子越吃越多;或者執拗不過孩子, 不加節制地縱容孩子吃高熱量的甜食, 直到孩子成了一個小胖墩, 才發現為時已晚。

所以為人父母, 不能以為滿足了孩子的欲望就算是對他好了, 因為很多時候,他只是圖一時的舒服而已。適當的管教,克制欲望,正確引導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

3

.

他經常覺得疲勞,還老是氣喘吁吁。他不是在吃飯就是在睡覺,如果他沒做這兩件事,他會跳進浴池裡待幾個小時,

雅利亞的媽媽說。

當雅利亞因為過於肥胖的體重無法去學校時,他在家裡只做3件事,吃飯,睡覺,在浴池裡泡著。這其實是另外一種方式的溺愛,

也是他的父母第三個錯誤,沒有積極的説明孩子改掉陋習,改變生活。

我們都知道安於現狀容易,改變現狀難,對於肥胖者而言,初期的運動減肥是異常痛苦和艱難的。難道我們能指望一個10歲的小孩意識到自己體重嚴重影響了他的未來生活,痛下決心去做改變嗎?這明顯是不可能的。所以當我們發現孩子有一些不好的陋習,應當及時制止,更要採用積極的態度去幫助孩子改掉陋習,哪怕在改掉陋習的過程很痛苦,父母也應當幫助自己的孩子堅持下去。需要注意的是家長應區分好什麼屬於陋習?這裡面的標準,應當多詢問醫生和專家。曾經有家長覺得孩子用左手吃飯是一個陋習,強行要將本就是左撇子的孩子改成右手,導致孩子在精神層面受到了損傷。更不要使用類似體罰和打罵的方式,這樣會引起孩子的反抗,而且很可能只是被動地壓制了陋習;最好的方式是陪伴和引導,讓他感受到愛與改變之後美好,與你一起改變陋習。

在文章的結尾,智象小編引用韓寒所寫的一句臺詞。

喜歡就會放肆,但愛就是克制。

因為很多時候,他只是圖一時的舒服而已。適當的管教,克制欲望,正確引導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

3

.

他經常覺得疲勞,還老是氣喘吁吁。他不是在吃飯就是在睡覺,如果他沒做這兩件事,他會跳進浴池裡待幾個小時,

雅利亞的媽媽說。

當雅利亞因為過於肥胖的體重無法去學校時,他在家裡只做3件事,吃飯,睡覺,在浴池裡泡著。這其實是另外一種方式的溺愛,

也是他的父母第三個錯誤,沒有積極的説明孩子改掉陋習,改變生活。

我們都知道安於現狀容易,改變現狀難,對於肥胖者而言,初期的運動減肥是異常痛苦和艱難的。難道我們能指望一個10歲的小孩意識到自己體重嚴重影響了他的未來生活,痛下決心去做改變嗎?這明顯是不可能的。所以當我們發現孩子有一些不好的陋習,應當及時制止,更要採用積極的態度去幫助孩子改掉陋習,哪怕在改掉陋習的過程很痛苦,父母也應當幫助自己的孩子堅持下去。需要注意的是家長應區分好什麼屬於陋習?這裡面的標準,應當多詢問醫生和專家。曾經有家長覺得孩子用左手吃飯是一個陋習,強行要將本就是左撇子的孩子改成右手,導致孩子在精神層面受到了損傷。更不要使用類似體罰和打罵的方式,這樣會引起孩子的反抗,而且很可能只是被動地壓制了陋習;最好的方式是陪伴和引導,讓他感受到愛與改變之後美好,與你一起改變陋習。

在文章的結尾,智象小編引用韓寒所寫的一句臺詞。

喜歡就會放肆,但愛就是克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