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幾種人格對孩子傷害最大,你有嗎?

第一種:偏執型人格

特點:猜疑和固執, 對自己的能力估計過高, 慣於把失敗和責任歸咎於他人, 同時又很自卑, 總是過多過高地要求別人, 但從來不信任別人的動機和願望, 有問題易從個人感情出發, 主觀片面性大。

第二種 邊緣型人格

特點:人際關係界限不清。 現實生活中, 這種人非常愛恨分明, 在親密人際關係中, 會替別人操心, 把別人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去做。 有些正好相反是把自己的事當成別人的事, 要讓別人為他負責。 邊緣型人格還喜歡“猜心”。

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形成原因, 有一些在於童年遭受到情緒極不穩定的父母影響,

Advertisiment
非常缺少安全感和恒定性, 也導致和別人的關係忽冷忽熱, 導致人格的部分分裂, 容易走極端。 缺少安全感, 形成絕對好和絕對壞的期待, 形成一種極其不穩定的人格。

第三種:衝動型人格

特點:情緒不穩定及缺乏衝動控制能力, 暴力或威脅性行為的突然爆發也很常見。

第四種:強迫型人格

特點:以刻板固執, 墨守成規, 缺乏應變能力為特點。 同時由於個人內心深處存在的不安全感而導致的懷疑和過分謹慎。 此外, 因為要求十全十美, 但又缺乏信心導致反復核對, 過分焦慮, 有注意行為細節的表現。

第五種:焦慮型人格

特點:一貫感到緊張、提心吊膽、不安全和自卑, 總是需要被人喜歡和接納,

Advertisiment
對拒絕和批評過分敏感, 習慣性誇大日常處境中的潛在危險。

第六種: 依賴型人格

特點:依賴, 不能獨立解決問題, 怕被人遺棄, 常常感到自己無助、無能和缺乏精力。

美國《精神障礙的診斷與統計手冊》中將依賴型人格的特徵定義為:

1.在沒有從他人處得到大量的建議和保證之前, 對日常事物不能作出決策。

2.無助感, 讓別人為自己作大多數的重要決定, 如在何處生活, 該選擇什麼職業等。

3.被遺棄感。 明知他人錯了, 也隨聲附和, 因為害怕被別人遺棄。

4.無獨立性, 很難單獨展開計畫或做事。

5.過度容忍, 為討好他人甘願做低下的或自己不願做的事。

6.獨處時有不適和無助感, 或竭盡全力以逃避孤獨。

7.當親密的關係中止時感到無助或崩潰。

Advertisiment

8.經常被遭人遺棄的念頭所折磨。

9.很容易因未得到贊許或遭到批評而受到傷害。

只要滿足上述特徵中的五項, 即可診斷為依賴型人格。

第七種:自戀型人格

特點:對自我價值感的誇大和缺乏對他人的公感性。 這類人就是認為自己比周邊的人都完美, 也強迫別人認可自己, 讚美成癮, 同時有人際利用。

對自戀型人格障礙的診斷, 目前尚無完全一致的標準。 一般認為其特徵主要如下:

1.對批評的反應是憤怒、羞愧或感到恥辱(儘管不一定當即表露出來)。

2.喜歡指使他人, 要他人為自己服務。

3.過分自高自大, 對自己的才能誇大其辭, 希望受人特別關注。

4.堅信他關注的問題是世上獨有的, 不能被某些特殊的人物瞭解。

5.對無限的成功、權力、榮譽、美麗或理想愛情有非份的幻想。

Advertisiment

6.認為自己應享有他人沒有的特權。

7.渴望持久的關注與讚美。

8.缺乏同情心。

9.有很強的嫉妒心。

只要出現其中的五項, 即可診斷為自戀型人格。

第八種:回避型人格

特點:缺乏自信, 懷疑自身價值, 敏感, 特別是遭到拒絕和反對時。 日常生活中對一些小事的不如意, 或被拒絕即表現得很委屈, 感覺受到了較深的傷害。 逃避型人格障礙者從一開始就回避人際關係, 要不就是無條件地接受他人意見。 他們在生活中儘管有交往的需要, 但大多數人仍與周圍人保持一定距離。 在豐富的情感世界中, 他們很難同別人進行深入的感情交流。

第九種:被動-攻擊型人格

特點:是一種以被動方式表現其強烈攻擊傾向的人格。

Advertisiment
患者性格固執, 內心充滿憤怒和不滿, 但又不直接將負面情緒表現出來, 而是表面服從, 暗地敷衍、拖延、不予以合作, 常私下抱怨, 卻又相當依賴權威。 在強烈的依從和敵意衝突中, 難以取得平衡。

第十種:抑鬱型人格

特點:抑鬱性人格結構可以隱藏在一個表面上沉著冷靜或穩重的假面具之後。 除了這些嚴肅抑鬱的類型外, 也有較多的煩惱性抑鬱, 他們的悲觀具有忿忿不平、挑剔及諷刺挖苦性特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