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幾種情況家長不必擔心

啃腳丫、舔舌頭、瞥眼睛……看到孩子這樣, 媽媽們心裡直打鼓: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兒童發育問題專家認為――

這幾種情況家長不必擔心

美國兒童發育問題和早教專家 諾曼教授

一、“天呀, 他總是喜歡嘗他的腳丫子!”

出現年齡:4個月

小嬰兒的眼睛和頭的活動方向通常能透露出他的興趣所在。 從嬰兒開始注視著自己的手時, 我們可以推斷, 他現在開始對瞭解自己充滿興趣。

接著, 孩子會發現他自己有腳, 然後, 他會把腳抬起來放到嘴裡“嘗嘗”, 去感覺, 去體驗, 然後再放開。 這樣的行為能幫助他形成對自己身體的認識及動作機能的控制感,

Advertisiment
增加他們的信心和對環境的信任。

二、“不停地跑, 還經常會撞牆!”

出現年齡:2歲

淘氣的2歲, 也是探索的2歲。 當他掌握了走和跑的技能, 有了行動的自由後, 就開始東奔西跑。

有著天生探索熱情的他, 看到什麼東西, 就想馬上把它抓到手裡, 感受一下那到底是什麼。

他跑的時候直沖目標而去, 根本不會注意周圍環境。 此外,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 眼睛對距離的判斷能力還沒有完全形成。 因此, 很容易一下子就撞到牆上。

三、“不停地說‘不’!”

出現年齡:2歲

2歲, 正是“控制與反控制”的階段, 他要通過自己的發聲來得到他想要的。 比如, 從外面玩回來, 孩子把衣服脫了隨手扔在地上, 爸爸說:“你把衣服掛起來。 ”孩子就會大聲地說:“不!”

Advertisiment

不要苦惱, 這是寶寶的“第一反抗期”到了。 說不, 正是孩子自我意識出現的標誌, 他在試圖控制周圍環境。 父母可以溫和而堅定地堅持你的要求, 這正是規則建立的開始。 直到3歲, 淘氣的孩子又會變“乖”。 孩子的發展總是螺旋式上升, 比如他會由淘氣到安靜, 然後再淘氣, 再安靜……這個過程將會一直持續到十幾歲。

四、“他變成了小話嘮!”

出現年齡:4歲

4歲, 正是一個不停說話的年齡。 在幼稚園裡, 課堂休息時間往往充滿了孩子的喧鬧聲。 正是在不停地講話中, 孩子練習著語言, 學習著遊戲規則, 釋放著情緒壓力。

如果你嫌他“嘮叨”, 而讓他沖著牆說, 那麼, 你將錯過一個聽孩子講話的機會。 作為父母, 不管多忙都需要學會傾聽孩子。

Advertisiment
這會説明你瞭解孩子的情緒、需要等內心世界。

五、“開始舔舌頭!”

出現年齡:5~6歲

5歲的孩子不像4歲那樣嘮叨不停, 相對安靜了下來。 在5歲半的時候, 他們會有一個變化, 經常把舌頭伸出來舔嘴唇下方――尤其是做作業的時候。

6歲的孩子, 還是喜歡動舌頭, 但是舌頭是在嘴裡面, 舔著外側下牙床來回運動。 也許你還會聽到很多奇怪的聲音。 注意看孩子的嘴!這時候孩子進入了換牙期, 中間的門牙掉了, 封不住唾液, 所以就會出現吸唾液的聲音。

看看6歲孩子用過的鉛筆, 大都是被啃過的。 此外, 他們坐在桌旁吃飯的時間也比較長。 這是因為吃飯時他總想說話, 但是因為沒有門牙, 飯粒就會因為張口說話掉在飯碗裡!

六、“他怎麼總是瞥眼睛?”

Advertisiment

出現年齡:6~7 歲

四五歲的孩子剛進入一個新環境時, 眼睛會四處轉著看:多美麗的房間, 我願意多待一段時間!

但到6歲, 孩子的眼睛就會向上瞥著, 趁人不注意時再掃上兩眼。 比如, 老師問他:“你的作業呢?”他說:“我忘了。 ”然後眼睛就會向一邊瞥去。

7歲的時候, 和他說話時, 他的眼睛瞥向一邊的角度會更大。 老師在黑板上寫很長的字, 孩子都可以看到。 直到8歲, 孩子的眼睛才像又會“運動”了, 可以轉了。 到8歲以後, 跟孩子說話的時候他會直直地看著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