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幾類老爸 耽誤孩子一生

No1:教育缺席型

很多爸爸對於孩子的成長呈現出“不過問”的狀態, 究其原因無非這兩種, 一是爸爸本身工作壓力大, 比較忙碌, 無暇顧及家庭和孩子的教育;二是媽媽主導孩子的教育工作,

Advertisiment
方方面面看起來做得有條不紊, 爸爸沒有插手的必要。 其實, 這兩種做法都不科學。

孩子的教育需要爸爸扮演一定的角色, 例如一些人生大事的抉擇, 業餘興趣的引導等等。 即便工作再忙, 也一定要花一些時間在孩子的教育上。 一些日常生活的瑣碎可以由媽媽來, 但關鍵的一些事項, 爸爸必須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事實上, 缺少父親教育的孩子性格上容易優柔寡斷、膽小懦弱、自卑, 這一點在男孩的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 有些由媽媽主導教育的男孩甚至會出現性別認同上的偏差。 所以孩子的教育, 寶寶缺席不得!

Advertisiment

No2:家庭暴力型

近日有人爆料, 一位父親在短短8個小時內暴打兒子17次。 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 暴力手段絕對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 孩子犯錯在所難免, 而小懲也的確能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但上升到家庭暴力的層面, 完全沒必要。

如果孩子有一位暴力的爸爸, 通常孩子看到爸爸就像見到鬼一樣,

Advertisiment
而且日常言行會想方設法取悅爸爸, 這種性格在日後可能表現為孩子善於察言觀色, 擅長取悅別人。 但同時也會帶來一些問題, 例如對他人的意見只敢恭維, 不敢與他人產生衝突。 當然, 這種情況還可能會導致另一個極端, 那就是孩子會成為暴力的主導者, 日後組建的家庭也多見暴力現象。

Advertisiment

No3:消極被動型

如果爸爸給孩子的感覺是被動的角色, 例如媽媽凡事壓爸爸一頭, 爸爸工作敷衍, 生活不積極樂觀, 那麼孩子在情感表達上可能會存有障礙。 這種情況的負面影響表現在日後可能就是, 孩子與他人之間的溝通較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