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週末, 朋友方玲帶著孩子到我家做客, 共進晚餐。 方玲的女兒曉曉三歲半, 我的女兒萱萱剛過完三歲生日。 兩個小姑娘年齡相仿, 性格也都比較文靜。
我把萱萱的一套過家家玩具拿出來, 給她倆玩。 開始的時候, 她倆玩得很愉快。 萱萱一面為曉曉講解這些玩具都是做什麼用的, 一面把玩具分給曉曉。 可是沒過多久, 在廚房裡忙著準備晚餐的我聽到孩子大哭的聲音。 我跑出去一看, 向來文靜的萱萱竟然一手拿著玩具, 一手掐著曉曉的胳膊。
“快停下, 萱萱, 放手!媽媽要生氣了!”我訓斥著女兒。 萱萱見我發怒了,
Advertisiment
我著實不明白, 萱萱為什麼會這樣, 明明就是她不對啊。 後來, 遇到了一位從事教育研究的朋友, 我才茅塞頓開。 “這樣先入為主地處理孩子之間的衝突, 主觀地評論孩子的行為, 換成是你, 恐怕也很難接受吧。 ”朋友笑著對我說。
細想, 也確實是這樣。 在萱萱和曉曉因玩具而發生的衝突中,
Advertisiment
“其實, 你可以引導孩子嘗試解決衝突。 ”朋友為我提出了一個新點子, 還教給我具體的操作方法。 通過朋友的點撥, 我仔細觀察孩子, 準備當她和其他小朋友再次發生搶玩具衝突時小試牛刀。
一次, 我帶萱萱到社區的沙池裡玩沙子。 我發現她和一個小女孩開始搶鏟子。 於是, 我按照朋友的指點, 趁兩個孩子沒大打出手的時候趕快沖上去,
Advertisiment
看到兩個孩子的情緒似乎沒有先前那麼激動了, 我笑著問她們:“那你們想怎麼辦?”萱萱固執地認為她應該玩鏟子, 小女孩則撓撓頭想了想說:“要不我們輪著玩, 我玩完給她玩。 ”我把小女孩的意思解釋給萱萱聽, 萱萱似乎明白了, 不僅不再生氣, 還主動把鏟子還給了小女孩。 小女孩也很守信用, 玩了一會兒, 就遞給萱萱玩。
從這次以後, 萱萱知道了原來玩具除了各自玩之外,
Advertisiment
我那位從事教育研究的朋友說得真對。 父母不要先入為主地把自己放在師長的位置上, 令家庭教育居高臨下, 有距離感。 我們更應該做的是用心陪伴孩子成長, 保護他, 讓他自己學會面對、處理、解決問題。
相信孩子吧, 他們從實踐中學到的, 比我們滔滔不絕的說教更有助於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