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樣做比滔滔不絕的說教更有用

一個週末, 朋友方玲帶著孩子到我家做客, 共進晚餐。 方玲的女兒曉曉三歲半, 我的女兒萱萱剛過完三歲生日。 兩個小姑娘年齡相仿, 性格也都比較文靜。

我把萱萱的一套過家家玩具拿出來, 給她倆玩。 開始的時候, 她倆玩得很愉快。 萱萱一面為曉曉講解這些玩具都是做什麼用的, 一面把玩具分給曉曉。 可是沒過多久, 在廚房裡忙著準備晚餐的我聽到孩子大哭的聲音。 我跑出去一看, 向來文靜的萱萱竟然一手拿著玩具, 一手掐著曉曉的胳膊。

“快停下, 萱萱, 放手!媽媽要生氣了!”我訓斥著女兒。 萱萱見我發怒了,

Advertisiment
趕快鬆開小手, 撲到我懷裡一邊哭, 一邊說:“媽媽, 不給她玩!玩具是我的, 讓她走, 讓她走!”我柔聲勸慰著女兒:“萱萱, 你是小主人, 曉曉是客人。 主人應該把玩具拿出來和客人分享。 ”可無論如何, 萱萱都不肯再把她的玩具給曉曉玩。 她不再理會曉曉, 整晚都粘著我, 以至於我沒有精力準備晚餐。 無奈, 我只能打電話叫外賣, 才將這次聚餐草草收場。

我著實不明白, 萱萱為什麼會這樣, 明明就是她不對啊。 後來, 遇到了一位從事教育研究的朋友, 我才茅塞頓開。 “這樣先入為主地處理孩子之間的衝突, 主觀地評論孩子的行為, 換成是你, 恐怕也很難接受吧。 ”朋友笑著對我說。

細想, 也確實是這樣。 在萱萱和曉曉因玩具而發生的衝突中,

Advertisiment
我看到萱萱占了上風, 就先入為主地把過錯都歸結在她身上。 我還主觀地向孩子講述大道理, 把成人世界的規則強加給孩子。 萱萱一定覺得非常不公平:憑什麼兩個人都要玩具, 自己是主人, 就一定要把玩具讓給別人?這是什麼道理!太不公平了!如果我的媽媽這樣對我, 我肯定不是頂嘴, 就是沉默著奪門而逃。

“其實, 你可以引導孩子嘗試解決衝突。 ”朋友為我提出了一個新點子, 還教給我具體的操作方法。 通過朋友的點撥, 我仔細觀察孩子, 準備當她和其他小朋友再次發生搶玩具衝突時小試牛刀。

一次, 我帶萱萱到社區的沙池裡玩沙子。 我發現她和一個小女孩開始搶鏟子。 於是, 我按照朋友的指點, 趁兩個孩子沒大打出手的時候趕快沖上去,

Advertisiment
按住她們手中的鏟子, 問:“怎麼啦?”萱萱生氣地對我說:“是我先拿到鏟子的。 ”小女孩看上去可能比萱萱大一兩歲, 也急忙告訴我:“可是鏟子是我的。 ”萱萱依舊不服輸, 倔強地噘著嘴說:“是我先拿到的。 ”小女孩則攤了攤手無奈地說:“阿姨, 她賴皮, 鏟子明明是我的。 ”

看到兩個孩子的情緒似乎沒有先前那麼激動了, 我笑著問她們:“那你們想怎麼辦?”萱萱固執地認為她應該玩鏟子, 小女孩則撓撓頭想了想說:“要不我們輪著玩, 我玩完給她玩。 ”我把小女孩的意思解釋給萱萱聽, 萱萱似乎明白了, 不僅不再生氣, 還主動把鏟子還給了小女孩。 小女孩也很守信用, 玩了一會兒, 就遞給萱萱玩。

從這次以後, 萱萱知道了原來玩具除了各自玩之外,

Advertisiment
還可以兩個人輪著玩。 於是, 其他小朋友同她爭搶玩具時, 萱萱往往會大聲喊:“別搶, 咱倆輪著玩, 我玩完你再玩啊。 ”有些小朋友被她的喊聲震懾住了, 不僅不再爭搶玩具, 還靜靜地等萱萱玩完了再玩。

我那位從事教育研究的朋友說得真對。 父母不要先入為主地把自己放在師長的位置上, 令家庭教育居高臨下, 有距離感。 我們更應該做的是用心陪伴孩子成長, 保護他, 讓他自己學會面對、處理、解決問題。

相信孩子吧, 他們從實踐中學到的, 比我們滔滔不絕的說教更有助於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