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樣和孩子說話

這樣和孩子說話

1. 不用寶寶語調和孩子說話。

可能是媽媽的天性使然, 和剛出生的孩子說話時, 都愛提高聲調或者用寶寶語調說話, 所以在生活中跟成人講話使用一種語調, 而和孩子講話則使用另一種語調。 但孩子對寶寶語調的需求很快就會結束。 你也要及時調整你的語調, 平常自然的就可以。

另外, 對剛開始學說話的孩子來說, 掌握正確的詞語很重要, 比如說小狗就說“小狗”, 不要用“汪汪”代替。 孩子反復聽到正確的詞語發音, 才有機會提高他說話的清晰度和發音水準。 在一定語言環境下, 孩子聽到大量的詞彙,

Advertisiment
聽你如何運用, 才能提高語言能力, 並且更好地表達他的想法和感情。

2. 不要責備或者糾正孩子的錯誤發音。

如果你的孩子能夠正確發音, 他當然會那樣做。 他並不是想嘗試錯誤發音, 所以你的責備和糾正無濟於事。 如果你孩子口齒不清, 會妨礙他的社交和在家庭以外表達需求的能力, 你可以向兒科醫生求助。

3. 對孩子說話過猶不及。

我認識的所有父母都很能說, 不停地說, 卻忽略了一個事實:絕大部分孩子並沒有超常的天賦和非凡的理解力, 理解不了你說的全部。 你的喋喋不休反而會讓孩子不想聽你說什麼, 將來他會對你所說的充耳不聞, 更不願意照做。

尤其是你需要孩子聽你說話的時候, 比如一個要求、指示或者命令,

Advertisiment
你說得越多, 孩子越不願意聽, 更不樂意做。

另外, 你說得過多, 要傳達的資訊也複雜化了, 小孩子根本不可能抓得住你所說的要點。 如果你要求孩子做什麼, 就簡單地說:“羅賓, 該來吃飯了。 ”而不是: “羅賓, 10分鐘以前我就告訴你現在該吃飯了, 我希望你停下你現在做的事, 去洗手並掛好毛巾。 你也許該先去小便, 這樣吃飯時就不用離開餐桌了, 如果你小便了, 別忘了再洗洗手, 記得用香皂, 掛好毛巾, 羅賓, 你聽見我說什麼了嗎?”

事實上羅賓早就沒在聽你講什麼了, 他一直埋頭玩他的玩具。

4. 清楚直接地表達。

大人和孩子的思維方式不太一樣, 大人想的孩子未必會準確理解, 所以, 要求孩子做什麼, 最好清楚直接地告訴孩子,

Advertisiment
這樣孩子才知道怎麼做最正確, 比如:“請把你的外套從車裡拿進來掛在門後的鉤子上”比“把你的外套拿進來”要清楚明確, 後面一句有可能造成孩子把外套拿進來隨手一扔的情況。

5. 問孩子那種不只是回答“是”或者“不是”的問題。

想邀請孩子談話, 你可以這樣說:“在蘇珊娜的生日聚會上你參加了哪些活動呢?”或者:“為什麼你最喜歡藏貓貓?”

6. 中立地談話。

大多數談話中父母都把焦點集中在孩子身上:孩子的一天、孩子的喜怒哀樂等等。 換個角度, 嘗試談點兒孩子以外的話題, 談談你的所見所聞, 問問孩子他怎麼想, 比如:“今天我開車去鄉下, 看見一隻斑點狗沿著街道奔跑, 就它自己, 它跑得快極了, 不知道它從哪裡來也不知道要到哪裡去,

Advertisiment
你怎麼看?”這樣不僅能促進交談, 還能讓你的孩子感覺到他的看法和想法對你很有價值。

7. 傾聽孩子的話, 不急著糾正或評價。

阻止孩子說話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打斷他, 很快地給予評價或者糾正;而耐心地聽他說完話, 然後問相關的問題, 有助於幫助孩子連續完整地表達自己, 還能讓你進一步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 比如你可以這樣問:“羅伯特做了什麼事讓你這麼生氣?我想聽聽。 ”

8. 尊重孩子和你分享的感受。

把你的孩子跟你分享他的感受這件事當做是孩子給你的禮物, 就算覺得不對, 也不要去反駁。 你應該接受並認可孩子的感受, 當孩子跟你抱怨最近的事, 你可以說:“你對此反應強烈,

Advertisiment
看來馬修的確打擾到你了。 ”甚至簡單的一句“我理解你的感受”, 都能讓你的孩子明白他能自在地跟你分享個人感受, 孩子會更加信賴你。

9. 別輕易問“為什麼”。

當一個孩子或者成人經常性地問“為什麼”, 他實際上是在尋求答案, 或者說在抗議什麼, “為什麼”是孩子委婉地表達“我不喜歡你的答案”的一種方式。

有時候, 孩子問為什麼是一種搪塞技巧, 這樣他能在他被要求去做什麼之前拖延些時間;如果是你問“為什麼”, 那麼就有可能讓溝通進行不下去。 有時候孩子確實不知道他為什麼會那樣做那樣說, 你的問題正好問到他無知的事情, 這讓他感覺沒有信心, 仿佛他應該知道答案一樣。 很多時候甚至成人也不能準確地解釋某事為什麼要那樣做, 不是每個人都能非常明確和自覺地回答關於“為什麼”的問題。

你的語氣

和孩子交流時你的語氣既表達了你的態度,也傳遞著你的真實情感,還能傳達出易於理解的明確資訊。你的語氣和你說的話得匹配,否則你說了等於白說。

大多數父母不允許孩子在街道上跑,有的孩子真的一次也不會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父母給了孩子非常明確的資訊不能在街上跑,語音語調表達出了嚴肅。而如果說“小寶貝,媽媽請求你不去街上跑”,聲音溫和甜膩,就無法表達出你對此事的嚴肅態度。當你要表達你很在意的事時,請用嚴肅的語氣表達你的意思。

想想你在各種不同的場合使用的不同語調,什麼樣的都有,跟孩子說話時選擇一種合適的就行,但不要過度地使用特別嚴肅的語氣。總是在制定規則的父母和從不嚴肅表達的父母沒什麼兩樣。

你的嗓音高低

大多數人說話時能夠控制他們的嗓門兒,孩子也會意識到這一點,學著調節和使用他們“內心的聲音”。

和你在交流中使用的詞句和語氣一樣,嗓音高低也是交流中的重要元素,它會促進或者破壞你和孩子的交流。許多父母都認為提高嗓音能表達出嚴肅的態度,但可笑的是,大多數孩子對尖叫、大喊和非常大的聲音卻沒有什麼反應。當父母大喊大叫時,孩子的注意力並不在手邊正在做的事上,而是被吸引到父母的喊叫上了。他不會去想:“媽媽叫我關掉電視。”他只是想:“哦,媽媽在沖我吼,她一定是瘋了,我不喜歡她吼,我不想聽她的聲音,吵到我了。”媽媽的話白說了,喊叫並不能表達你真正想表達的資訊。

你有沒有觀察過好的老師是如何維持課堂秩序的:他們從來不站在教室前面,拍著手大聲喊:“大家請安靜!”反之,他們總是用低沉甚至接近耳語的聲音說開場白,而且耐心地一直說,很快,部分孩子注意到了,停止聊天,慢慢地,所有孩子都停止聊天想聽聽老師在說什麼,整個教室就安靜下來了。

大聲喊只會讓大家更喧鬧,輕聲說才會帶來平靜。

不是每個人都能非常明確和自覺地回答關於“為什麼”的問題。

你的語氣

和孩子交流時你的語氣既表達了你的態度,也傳遞著你的真實情感,還能傳達出易於理解的明確資訊。你的語氣和你說的話得匹配,否則你說了等於白說。

大多數父母不允許孩子在街道上跑,有的孩子真的一次也不會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父母給了孩子非常明確的資訊不能在街上跑,語音語調表達出了嚴肅。而如果說“小寶貝,媽媽請求你不去街上跑”,聲音溫和甜膩,就無法表達出你對此事的嚴肅態度。當你要表達你很在意的事時,請用嚴肅的語氣表達你的意思。

想想你在各種不同的場合使用的不同語調,什麼樣的都有,跟孩子說話時選擇一種合適的就行,但不要過度地使用特別嚴肅的語氣。總是在制定規則的父母和從不嚴肅表達的父母沒什麼兩樣。

你的嗓音高低

大多數人說話時能夠控制他們的嗓門兒,孩子也會意識到這一點,學著調節和使用他們“內心的聲音”。

和你在交流中使用的詞句和語氣一樣,嗓音高低也是交流中的重要元素,它會促進或者破壞你和孩子的交流。許多父母都認為提高嗓音能表達出嚴肅的態度,但可笑的是,大多數孩子對尖叫、大喊和非常大的聲音卻沒有什麼反應。當父母大喊大叫時,孩子的注意力並不在手邊正在做的事上,而是被吸引到父母的喊叫上了。他不會去想:“媽媽叫我關掉電視。”他只是想:“哦,媽媽在沖我吼,她一定是瘋了,我不喜歡她吼,我不想聽她的聲音,吵到我了。”媽媽的話白說了,喊叫並不能表達你真正想表達的資訊。

你有沒有觀察過好的老師是如何維持課堂秩序的:他們從來不站在教室前面,拍著手大聲喊:“大家請安靜!”反之,他們總是用低沉甚至接近耳語的聲音說開場白,而且耐心地一直說,很快,部分孩子注意到了,停止聊天,慢慢地,所有孩子都停止聊天想聽聽老師在說什麼,整個教室就安靜下來了。

大聲喊只會讓大家更喧鬧,輕聲說才會帶來平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