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樣指導超有效!孩子對動畫片癡迷 家長不必過於阻攔

孩子從幼稚園回來, 一進門便坐在電視機前, 卡通一部接著一部看。 有時全神貫注地盯著電視螢光幕;有時邊看又邊玩起別的玩具, 或者四處走動。 對於孩子們一直黏著電視看卡通的情形, 大人束手無策, 實在不懂卡通影片何以有如此大的魔力, 讓孩子百看不厭。

許多研究報告指出, 看電視是現代兒童主要的休閒活動, 其中卡通是兒童最喜歡的電視節目。 孩子不只在家中接觸電視卡通, 在幼稚園中, 有時卡通影片也是電視教學或是引起動機的主角。 為什麼卡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讓幼兒自己看卡通會不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呢?

Advertisiment

卡通吸引幼兒的因素

根據研究提出, 卡通之所以吸引幼兒, 有下列幾個因素:

卡通片中鮮明、新穎、具體形象的刺激, 以及刺激的突然性、顯著變化等, 都是吸引幼兒的主要因素。 所以影片中外形獨特的人物、突然出現的聲音或音樂與畫面上的顯著變化, 是幼兒注意力集中的焦點。

幼兒會隨著影片中的情境引起情緒上的變化。 例如當卡通影片中的人物受到攻擊或感覺孤單而落淚時, 會引起幼兒生氣和傷心的情緒。

卡通內容提供幼兒現實限制的想像空間。 幼兒並非完全無法分辨影片內容和現實生活的區別, 他們知道影片中的人物是虛構的, 打鬥場面也是"演"出來的;然而這些不存在于現實世界中的人物和情節卻提供幼兒更廣闊的想像空間。

Advertisiment

卡通提供的學習機會

若能善加利用卡通對幼兒的吸引力, 則卡通也可以是生動的教材, 能給予幼兒下面的影響, 不但提供幼兒認同物件及學習複雜的情緒反應, 還可促進記憶力、理解能力的培養, 以及語言和詞語的學習。

提供認同物件

卡通人物中, 幼兒各有其喜歡和不喜歡的角色, 男生偏向于男性角色, 女生則偏向女性角色, 這無疑也提供了幼兒角色認同的物件。 正因幼兒會認同影片中的人物, 因此人物的偏差言行, 幼兒亦會模仿, 造成不良的影響。

學習複雜的情緒反應

卡通影片中的人物情緒較為複雜, 不似幼兒單純直接, 但若人物出現複雜的情緒時,

Advertisiment
成人應該引導幼兒思考, 如:"他會難過是因為……但她覺得很高興是因為……"讓幼兒接觸多重的情緒反應, 並試著瞭解其中的因果關係, 幼兒則可借此感受複雜的情感。

記憶力及理解力的培養

電視卡通多半以帶狀方式播出, 幼兒不一定會記得上個星期甚至昨天的節目內容, 但若能在幼兒看卡通時引導其回想上一集的情節發展, 將有助於記憶力及理解力的培養。

語言、詞語的學習

觀看卡通時, 幼兒會複誦影片中出現的詞句, 或模仿人物說話的聲音和動作。 如此一來, 卡通中出現的詞語語法即成為幼兒的語言學習內容, 所以我們可利用動畫卡通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情況下學習更多的詞語, 但也必須留意其中是否出現不當的言詞。

Advertisiment

孩子愛看動畫片 家長要正確指引一、孩子為何喜歡看動畫片

好多人都好奇, 為何動畫片如此受小孩歡迎。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 孩子喜歡看動畫片, 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 孩子的好奇心理起重要作用。

由於孩子的學習能力比較強, 所以對於他們來說, 未知的東西都十分具有吸引力。 動畫片裡面的卡通造型、色彩、畫面、聲音等等, 孩子們都覺得在現實生活中是難以觸及的, 所以, 他們喜歡在動畫片中尋找快樂, 把自己的好奇心和奇幻地想法在動畫片中實現。

其次, 孩子愛看動畫片還有一些客觀原因。

一方面, 現在電視的普及率越來越高, 想看電視非常方便。

另一方面, 現代社會, 家長的工作節奏和壓力加大,

Advertisiment
所以他們很少時間陪自己的孩子。 當自己工作或者做家務事, 孩子能夠乖乖地作在那裡看電視, 父母自然花費比較少的時間, 這樣也導致孩子用看動畫片打發時間。

二、動畫片雖吸引, 但危害也多

最近有一個新聞, 一個是6歲男童在家裡想出去, 他想起奧特曼都是從視窗跳出去就可以, 於是模仿奧特曼從6樓調下, 導致摔傷;還有一個孩子模仿喜羊羊捆綁同伴在樹下的做法, 將自己的小夥伴綁在一起。

由此可見, 孩子看動畫片, 會導致他們模仿裡面的情節和內容, 有些負面畫面可能讓孩子誤信為真。

1、色彩鮮豔跳躍毀視力

孩子在2歲前眼睛發育都是未完全的, 如果過早地看電視, 會導致孩子視力發育不正常。 而且,動畫片以畫片感去吸引小朋友,所以色彩極其豐富,畫面跳動頻繁,這樣對孩子的視力影響很大。

2、情節轉換太快傷記憶

優秀的動畫片情節緊湊、合理,寓教於樂,帶給孩子一種生活中體會不到的新奇感受。但對於孩子來說,動畫片情節太快、內容過於消極卻未必是好事。

孩子在3歲前,身體各個器官都在初次發育階段,特別是大腦和眼睛。孩子接受信號的反映沒有成年人快,如果情節轉化太快,損害孩子的腦力,從而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例如,孩子在看《喜羊羊》的時候,首先專注在羊的歡樂身上,突然間灰太狼出現時,他們看到的是暴力、是威脅和恐懼,這樣對孩子的記憶產生巨大的影響。

3、言行暴力骯髒受模仿

很多人認為,動畫片裡面的對話能幫孩子學習語言,甚至有父母購買英文動畫片,希望孩子能學會說英語。

但是動畫片中卻常常有很多不當的言行出現,例如《熊出沒》裡光頭強和熊二經常說髒話,《喜羊羊》裡面紅太狼平底鍋打灰太狼的暴力行為,《蠟筆小新》裡面出現一些黃色笑話……很多動畫片都有一些粗暴低俗的畫面和語言,這會影響孩子的言行,以及世界觀。

4、音效尖利刺耳引狂躁

嬰幼兒期是感覺發育的快速期,這時孩子柔嫩的器官對有害的視、聽覺刺激敏感性比較高,而動畫片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通常都會運用高昂的背景音樂、尖銳的音效。

特別是一些打鬧的場景,更是用高分貝的聲音,連家長都會感到不安,更何況是孩子呢?

三、應該如何指導孩子看動畫片呢?

1、2歲以下的幼兒最好別看動畫片

11個月的孩子已經能看懂聽懂電視中的某些情景了,而2歲以下的幼兒,一旦讓他坐在電視機前,他會非常安靜的一直盯著電視看。

但是,2歲以下的孩子各種感官器官都還沒發育完全,如果讓他們在這個時候看動畫片,動畫片裡強烈的色彩、刺耳的音效,會影響孩子們的發育。

2、控制孩子看電視時間

眼睛是心靈的視窗,無論是誰都想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孩子作為祖國未來的花朵,我們更加要全方位保護,特別是眼睛。所以,孩子在看動畫片時,連續觀看時間不要超過15分鐘,每天看電視,更需要控制在45分鐘以內。

看電腦、看電視或者長期關注一樣事物,家長都會覺得不舒服,更何況是孩子們。通常一集動畫片的播放時間都是一個小時左右,當然,有些電視臺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會長期甚至一整天滾動播放動畫片。

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學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在15分鐘時陪他們聊天,玩玩遊戲等,在一集動畫片播放完畢後,帶小孩到外面走走。

當然,當孩子看電視的時候,他們那種聚精會神的精力,不是常人可以理解的。如果你的孩子長期呆在電視面前,不願意休息,千萬別強制,不然會造成孩子的對抗心理。

如果他不願意離開,你可以用帶他出去逛街、煮些小吃和他分享等等,這樣分散他一直想看電視的心理,才能避免孩子長期看電視。

3、睡前最好不要讓孩子看動畫片

如果睡前看動畫片,一些劇烈的情節和畫面會對小孩產生影響,導致他們處於興奮或者有陰影的狀態,從而影響他們的睡眠。而睡眠品質對發育中的孩子又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睡前,最好不要讓孩子看動畫片。

給孩子選擇動畫片有哪些注意事項

一名5歲的男孩從6樓陽臺跳下,萬幸只是皮外傷,大家驚魂未定之餘,他問道:"奧特曼不就是這麼飛的嗎?"

問孩子平時愛看什麼電視節目,十個有九個會回答愛看動畫片,對於孩子的這一興趣,父母也都是支持的。畢竟,這對孩子的益處多多:既能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又能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和對美的感受力……所以,只要動畫片一開播,父母就放心走開,讓孩子獨自去享受那些誇張的人物和滑稽有趣的情節所帶來的樂趣。

然而,許多父母不知道的是,即使是動畫片,有一些也是"少兒不宜"的。在這原本是屬於兒童的天地中,已污染上了成人世界中色☆禁☆情、暴力等精神垃圾。因此在孩子看動畫片之前,父母還有一項重要的任務,那就是鑒別出適合您家中寶寶收看的"健康精神食糧"。

哪些動畫片適合6歲以下的孩子收看呢?

畫面穩定清晰、色彩鮮豔。畫面穩定很重要。有些動畫片為了達到某種"藝術效果"故意抖動畫面;有些則是粗製濫造,使得畫面效果比較差。這樣的片子,對孩子的視力有弊無利。有些動畫片具有很強的藝術性,例如在國際上得獎的一些動畫短片,但是它們的色彩往往偏灰偏暗,明暗對比不鮮明。這樣的動畫片,即使您愛看,相信您家的寶貝也是不太會感興趣的。

人物造型可愛、充滿童趣。動畫人物千姿百態,但是無論美醜,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可愛、有趣,讓人忍不住產生喜愛之情。不過,目前有些動畫片(尤其是日本動畫片)卻在人物造型上走了"性☆禁☆感"路線,甚至會有動畫人物"半裸"或"全☆禁☆裸"出鏡。爸爸媽媽可要當心這樣的片子,別讓小孩兒過早接受如此"早期教育"。

遠離暴力。大多數歐美的動畫影視公司對自己出產的動畫片都有明確的受眾年齡定位。若是專門針對幼兒的動畫片,會有嚴格的規定確保在鏡頭中沒有與暴力相關的道具、

動作和畫面,如:刀、槍、打人、殺人及流血畫面等。在國內,目前還沒有這麼詳細的規定,這就要靠爸爸媽媽的"火眼金睛"來加以鑒定了。

思想積極向上。這是一句老話,所謂的積極向上指動畫片中所宣揚的是善良、真誠、友誼、愛國等精神和品質,這一點相信大多數的動畫片都能做到。但仍需注意兩點:

一是動畫片中的情愛場面。如果您不想孩子小小年紀就滿口"愛呀愛"的,就請注意避開。

二是過於成人化的思想。有些動畫片(大多仍是來自於日本)的思想比較複雜,如人的兩面性、事物的悖論、世事的無奈、人心的險惡……大人都不一定能懂,更何況小孩兒呢?

而且,動畫片以畫片感去吸引小朋友,所以色彩極其豐富,畫面跳動頻繁,這樣對孩子的視力影響很大。

2、情節轉換太快傷記憶

優秀的動畫片情節緊湊、合理,寓教於樂,帶給孩子一種生活中體會不到的新奇感受。但對於孩子來說,動畫片情節太快、內容過於消極卻未必是好事。

孩子在3歲前,身體各個器官都在初次發育階段,特別是大腦和眼睛。孩子接受信號的反映沒有成年人快,如果情節轉化太快,損害孩子的腦力,從而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例如,孩子在看《喜羊羊》的時候,首先專注在羊的歡樂身上,突然間灰太狼出現時,他們看到的是暴力、是威脅和恐懼,這樣對孩子的記憶產生巨大的影響。

3、言行暴力骯髒受模仿

很多人認為,動畫片裡面的對話能幫孩子學習語言,甚至有父母購買英文動畫片,希望孩子能學會說英語。

但是動畫片中卻常常有很多不當的言行出現,例如《熊出沒》裡光頭強和熊二經常說髒話,《喜羊羊》裡面紅太狼平底鍋打灰太狼的暴力行為,《蠟筆小新》裡面出現一些黃色笑話……很多動畫片都有一些粗暴低俗的畫面和語言,這會影響孩子的言行,以及世界觀。

4、音效尖利刺耳引狂躁

嬰幼兒期是感覺發育的快速期,這時孩子柔嫩的器官對有害的視、聽覺刺激敏感性比較高,而動畫片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通常都會運用高昂的背景音樂、尖銳的音效。

特別是一些打鬧的場景,更是用高分貝的聲音,連家長都會感到不安,更何況是孩子呢?

三、應該如何指導孩子看動畫片呢?

1、2歲以下的幼兒最好別看動畫片

11個月的孩子已經能看懂聽懂電視中的某些情景了,而2歲以下的幼兒,一旦讓他坐在電視機前,他會非常安靜的一直盯著電視看。

但是,2歲以下的孩子各種感官器官都還沒發育完全,如果讓他們在這個時候看動畫片,動畫片裡強烈的色彩、刺耳的音效,會影響孩子們的發育。

2、控制孩子看電視時間

眼睛是心靈的視窗,無論是誰都想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孩子作為祖國未來的花朵,我們更加要全方位保護,特別是眼睛。所以,孩子在看動畫片時,連續觀看時間不要超過15分鐘,每天看電視,更需要控制在45分鐘以內。

看電腦、看電視或者長期關注一樣事物,家長都會覺得不舒服,更何況是孩子們。通常一集動畫片的播放時間都是一個小時左右,當然,有些電視臺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會長期甚至一整天滾動播放動畫片。

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學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在15分鐘時陪他們聊天,玩玩遊戲等,在一集動畫片播放完畢後,帶小孩到外面走走。

當然,當孩子看電視的時候,他們那種聚精會神的精力,不是常人可以理解的。如果你的孩子長期呆在電視面前,不願意休息,千萬別強制,不然會造成孩子的對抗心理。

如果他不願意離開,你可以用帶他出去逛街、煮些小吃和他分享等等,這樣分散他一直想看電視的心理,才能避免孩子長期看電視。

3、睡前最好不要讓孩子看動畫片

如果睡前看動畫片,一些劇烈的情節和畫面會對小孩產生影響,導致他們處於興奮或者有陰影的狀態,從而影響他們的睡眠。而睡眠品質對發育中的孩子又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睡前,最好不要讓孩子看動畫片。

給孩子選擇動畫片有哪些注意事項

一名5歲的男孩從6樓陽臺跳下,萬幸只是皮外傷,大家驚魂未定之餘,他問道:"奧特曼不就是這麼飛的嗎?"

問孩子平時愛看什麼電視節目,十個有九個會回答愛看動畫片,對於孩子的這一興趣,父母也都是支持的。畢竟,這對孩子的益處多多:既能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又能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和對美的感受力……所以,只要動畫片一開播,父母就放心走開,讓孩子獨自去享受那些誇張的人物和滑稽有趣的情節所帶來的樂趣。

然而,許多父母不知道的是,即使是動畫片,有一些也是"少兒不宜"的。在這原本是屬於兒童的天地中,已污染上了成人世界中色☆禁☆情、暴力等精神垃圾。因此在孩子看動畫片之前,父母還有一項重要的任務,那就是鑒別出適合您家中寶寶收看的"健康精神食糧"。

哪些動畫片適合6歲以下的孩子收看呢?

畫面穩定清晰、色彩鮮豔。畫面穩定很重要。有些動畫片為了達到某種"藝術效果"故意抖動畫面;有些則是粗製濫造,使得畫面效果比較差。這樣的片子,對孩子的視力有弊無利。有些動畫片具有很強的藝術性,例如在國際上得獎的一些動畫短片,但是它們的色彩往往偏灰偏暗,明暗對比不鮮明。這樣的動畫片,即使您愛看,相信您家的寶貝也是不太會感興趣的。

人物造型可愛、充滿童趣。動畫人物千姿百態,但是無論美醜,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可愛、有趣,讓人忍不住產生喜愛之情。不過,目前有些動畫片(尤其是日本動畫片)卻在人物造型上走了"性☆禁☆感"路線,甚至會有動畫人物"半裸"或"全☆禁☆裸"出鏡。爸爸媽媽可要當心這樣的片子,別讓小孩兒過早接受如此"早期教育"。

遠離暴力。大多數歐美的動畫影視公司對自己出產的動畫片都有明確的受眾年齡定位。若是專門針對幼兒的動畫片,會有嚴格的規定確保在鏡頭中沒有與暴力相關的道具、

動作和畫面,如:刀、槍、打人、殺人及流血畫面等。在國內,目前還沒有這麼詳細的規定,這就要靠爸爸媽媽的"火眼金睛"來加以鑒定了。

思想積極向上。這是一句老話,所謂的積極向上指動畫片中所宣揚的是善良、真誠、友誼、愛國等精神和品質,這一點相信大多數的動畫片都能做到。但仍需注意兩點:

一是動畫片中的情愛場面。如果您不想孩子小小年紀就滿口"愛呀愛"的,就請注意避開。

二是過於成人化的思想。有些動畫片(大多仍是來自於日本)的思想比較複雜,如人的兩面性、事物的悖論、世事的無奈、人心的險惡……大人都不一定能懂,更何況小孩兒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