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樣的“懶”媽媽,教出的孩子反而更優秀

育兒知識說, 生活中勤勞的媽媽似乎更易受到稱讚, 但對於孩子來講, 媽媽越“懶”, 才越利於成長。 媽媽在“懶”的過程中, 既能減輕勞累, 又能利於孩子心智發育, 何樂而不為呢?

 

一、懶媽媽教出的孩子更獨立
曾遇到孩子都五歲了吃飯還要大人喂、大學生連衣服不會洗的事件, 這些缺乏自理生活能力的孩子背後, 一定有個勤勞的媽媽。 因為媽媽過於勤勞, 孩子的方方面面都想照顧到, 讓孩子產生嚴重的依賴心理, 更剝奪了鍛煉動手能力的機會。
懶媽媽則懂得在適當的時候放手, 讓孩子自己動手去做事,
Advertisiment
最多在旁邊指揮一下。 漸漸的孩子越來越能幹, 懶媽媽也自然更輕鬆些。
二、懶媽媽教出的孩子學習成績更好
孩子遇到一個不會念的字, 首先會選擇向家長求助。 勤快的媽媽習慣陪伴和輔導孩子學習, 會直接告訴孩子讀音;而聰明的懶媽媽會告訴孩子自己也不會, 讓孩子去查字典。 在查字典的過程中孩子不僅加強了對字音印象, 更鍛煉了自我思考能力, 以後在遇到問題時也能自己解決。
三、懶媽媽教出的孩子更孝順
生活中常有孩子不孝順、不養老的案例, 而造成這種結果的根源就是家長太勤快, 從小不捨得讓孩子幹家務, 只要他好好學習就行。 結果孩子養成毛病了, 房間就算亂成垃圾場也當作看不見, 畢竟有媽媽呢。
Advertisiment

懶媽媽則懂得從小“差使”孩子, 倒個垃圾買個菜, 孩子懂得了媽媽的辛苦, 自然會更孝順。
四、懶媽媽教出的孩子更自信
孩子的自信都是在完成一件件小事中積累起來的。 勤勞的媽媽捨不得孩子動手, 就剝奪了孩子獲取自信的機會;懶媽媽會鼓勵孩子放手去做, 教出的孩子會越來越大膽、自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