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樣誇孩子,才是真正的誇孩子!

對孩子多鼓勵, 多表揚, 可以讓他們知對錯, 明事理, 還可以樹立他們的自信, 對以後的發展很有利, 但很多家長不知道表揚也是很有技巧的, 今天我就和妞們說一下, 怎樣表揚孩子效果更好, 以及一些實用的小技巧。

誇獎具體的行為

很多家長誇孩子的時候會說“寶寶你真棒”, “你真好”, 這是很常見的錯誤。

這種誇獎對心智成熟的大人來說無所謂, 因為他們明白對方因為什麼誇獎他, 但是對寶寶來說, 這種泛泛的表揚會讓他們不知所措, 覺得自己什麼都好, 最後他們會害怕失敗, 經不起挫折。

誇獎越具體越好,

Advertisiment
讓寶寶明確的知道因為做了什麼而被誇獎, 比如下面這2個例子:

“寶寶的小火車搭得真長”

“寶寶可以幫爸爸拖地了, 謝謝你”

不要當著孩子表揚他人

有些年老的家長經常會當著自家孩子表揚其他寶寶, 比如“小明都會自己吃飯了呀, 真厲害, 我家彤彤還不行呢”, 也許老人是為了增進鄰里關係, 也許老人是為了給自家寶寶一點點壓力, 讓他們做的更好, 無論如何這種做法都是是不可取的。

當著自家孩子表揚他人, 或者在外人面前批評自家寶寶, 都是錯誤的, 沒啥好說的一定要杜絕!

假裝不經意的表揚

比如寶寶在玩積木, 媽媽和爸爸可以在邊上隨意聊天, 聊天的內容就是表揚寶寶的一些優點, 甚至可以故意小聲一點,

Advertisiment
這種方法對低齡的寶寶有非常好的效果, 媽媽們可以試試看。

誇努力不誇聰明

這是一個很本質的問題, 我們之所以要強調對孩子進行表揚, 最大的目的, 就是給他們建立戰勝困難的信心, 如果一個人在失敗之後能不懈地努力, 那麼最終他肯定可以獲得成功。

還是拼圖那個例子, 比如他拼好了我會說“這次的方法很棒, 從四邊往裡面拼, 確實快了不少”, 如果只是說“寶貝真棒, 你真聰明”,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忽略過程中的努力, 只記住結果, 以後一旦事情沒有好的結果會發脾氣, 或者氣餒。

媽媽們一定要記住美麗, 聰明, 這些與生俱來的優勢都不值得表揚, 讓孩子知道只要努力就可以獲得認同是最最重要的。

不給孩子扣高帽

有些家長會說“寶貝你真無私”,

Advertisiment
“你真好”。

我們都希望孩子擁有各種美德, 這沒錯, 但是孩子的大部分行為不應與德行聯繫到一起, 比如孩子分享了一塊糖果給鄰居, 你表揚她很無私, 為了獲得不斷的表揚, 她可能會重複這一過程(也有可能你的表揚給她進行了定性, 她就認為分糖才是正確的, 從而不斷地重複), 但是她內心可能是不認同這個分享行為的, 她最初的分享可能僅僅是因為鄰居的孩子很可愛, 最終導致她非常糾結……

孩子做的事情就是出於他們的本心, 不用與任何品德聯繫到一起, 品德這事身教大於言傳, 家長把自己做好了, 孩子就差不了。

表揚不一定要說出來

一個微笑, 一個擁抱, 豎起的大拇指,

Advertisiment
都可以讓寶寶知道你對他的行為十分認同!我最喜歡擁抱兒子了, 我還教他擁抱的時候要雙後在後面拍拍肩膀, 感覺幸福滿滿的。

不要加入主觀的判斷

“我覺得你今天表現不錯”, “我喜歡你現在的樣子”這也是很多家長經常用的表揚方式。

誇獎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感到愉悅, 並且知道什麼行為是好的, 從而更加積極地實施, 上面的誇獎, 主要是表現了家長當時的主觀感受, 對孩子成長意義不大, 持久下去孩子可能會十分注意大人的感受, 甚至故意迎合, 這顯然是不好的。

你的感受對孩子來說不那麼重要, 讓他們清楚的知道到底因為什麼得到了誇獎才是最最重要的。

及時的表揚

這點也挺重要, 比如寶寶剛把飯撒了一地,

Advertisiment
你正在氣頭上, 但是他隨後就開始把弄髒的飯菜, 收納到了垃圾桶, 這時不要被自己的情緒打敗, 對孩子正確的行為一定要及時鼓勵, 加深印象。

向第三者表揚孩子

比如寶寶今天吃飯吃得很好, 晚上爸爸回家之後媽媽就可以對爸爸說“今天中午吃了好多飯, 而且是自己用小叉子吃的呢”, 這時爸爸可以說“寶貝, 都可以自己用叉子了, 一會晚上咱們比賽看誰吃得多”, 這樣寶寶就會對自己用叉子吃飯這個行為產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總結:

上面僅僅是一些小的技巧, 希望媽媽們學會舉一反三, 表揚要具體, 要注重過程, 要及時, 要實事求是, 要有實質內容, 這其實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親子互動, 也是父母言傳身教的表現。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