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真是對“科學育兒”天大的誤會

我的一位學霸師姐曾向我抱怨, 看育兒書累死了。 她在孕期時, 就把書中提到的不同月齡孩子需要多少奶量、多少睡眠時間的資料, 都摘錄出來, 背誦下來, 以便有了娃之後能夠“照章辦事”, 不至於讓娃營養不良或睡眠不足。

這樣的事情絕非個例。

我的大學同學, 因為不知道孩子每頓母乳吃了多少量, 害怕孩子吃不飽, 可又苦於沒有什麼好辦法知道母乳具體的餵養量, 於是就發明了“數口數”的方法。 231口——她說, 這是她數過的孩子一次吃奶的吞咽數。 然後大致估算了下每一口的量, 由此算出每頓母乳的總量。

Advertisiment
和教科書上的一對照, 在範圍內, 她總算心安了。

可是, 這種言必稱書本的方法, 卻並沒有給我們帶來太多的確定感;相反, 很多時候因為書本上截然相反的觀點, 我們不知所從。

我建立的一個媽群, 曾為同一個問題進行過多次“撕考”——如何讓孩子有一個好的睡眠。

贊成睡眠訓練的一派認為, 訓練不僅能保證孩子的睡眠品質, 還能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 使他受益終身。 並且, 這一票人引用了各種嚴謹的科學文獻, 詳實的研究資料, 來說明這種訓練並不會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而反對睡眠訓練的那些媽媽, 則拿來各種“親密育兒”的理論, 否定睡眠訓練的必要性, 還引用了不少來自心理學臨床一線的資料,

Advertisiment
說明睡眠訓練在娃兒心中留下的巨大陰影。

結果, 搞得那些正被孩子睡眠問題困擾的家長, 不知道應該聽誰的。 究竟是儘快訓練, 大家都爽;還是用無限母愛包容娃, 默默等待長大。 更有甚者, 一直在嘗試訓練——不忍訓練——無法忍受——再次訓練的迴圈中飽受煎熬。

作為一個熱愛學習的媽媽, 以上種種我都深有感觸。 從孕期開始我就翻閱大量育兒書籍, 還會堅持閱讀“不說人話”的專業課本, 查找艱澀難懂的外文文獻。 目的就是為了從眾多良莠不齊的資訊中, 篩選出可以相信的那一種, 從而為自己的育兒行為尋找依據, 做到“心裡有底”。

不過, 這樣的嘗試往往以失敗告終。

一方面, 當我們看了越多的育兒書, 懂得越多“科學養育”的知識,

Advertisiment
仿佛煩惱也隨之增長。 育兒中處處是“標準”, 我們卻常常“不達標”。

另一方面, 各種不同的標準之間相差之大、觀點迥異程度之巨, 讓人不禁疑惑——究竟育兒這事, 有“科學”可言嗎?

反而家中的老人卻很是泰然, 大多會跟我們強調:只要孩子在長高、在變重、精神頭好, 那就沒啥大事呀, 別瞎操心。

為什麼老人們總是能淡定的看問題, 我們卻不淡然了?

一開始, 我把原因簡單地歸結為——知識份子的臭毛病, 寧可信書本, 也不信生活, 犯了本本主義、教條主義的大忌。

但仔細想下去, 我發現了兩個更深層次的問題。

首先, 我們之所以會成為“指標控”, 之所以“照書養”, 之所以把那些白紙黑字的科學資料奉為圭臬, 最大的原因是——我們缺乏育兒的自信和經驗。

Advertisiment

初為人母和人父, 面對一個活生生又變化多端的小生命, 我們實在不知道什麼是正常、什麼是失常、哪裡又暗藏著風險。 於是, 受過多年良好教育, 自詡有些科學精神的我們, 就寄希望於“科學”能夠給我們一個確定的答案, 讓我們一勞永逸地對照著指標, 輕鬆地判斷自己養育孩子的行為正確與否。 就如同我們對付一道道難題, 撰寫一篇篇論文, 搞定一個個專案那樣。

記得我曾跟一個心理學家朋友探討過好多育兒的問題。 我試圖請他從專業的角度幫我判斷, 哪些理論是靠譜的、可信的。 比如, 新媽媽如果上班後要出差幾天會對娃有影響嗎?如果工作太忙無法陪睡, 會不會傷害親子關係?多大斷奶才在心理上對他的傷害最小……林林總總。

Advertisiment

可這位朋友每次在講解了一大堆心理學原理後, 總會強調這樣一個意思:

我其實無法給你一個準確的答案, 因為每個孩子都太不相同了, 並不存在一個統一的標準, 去衡量如此特殊的個體。 你要做的, 就是觀察, 體會, 理解;然後, 得出適合你家孩子的結論。 這個標準, 只有你知道。

幾番來往, 我逐漸明白, 我們對“科學育兒”的最大誤解, 恰恰在於, 追求養娃有確定、精確的答案時, 卻忽略了最重要的東西——我們面前的, 不是一次實驗, 不是一篇論文, 而是, 一個人!

孩子的生命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 又擁有無數豐富的可能性。 它怎麼可能被抹平成一組資料、幾行原理, 怎麼能用刻板的“標準”來統一應對呢。

正如PET理論所陳述的那樣,在母乳餵養還是人工餵養、按需餵養還是按時間表餵養、較早斷奶和較晚斷奶、較早如廁訓練和較晚如廁訓練這些問題的爭論中,人們進行了無數的研究來證明一種方法優於另一種方法,卻有大多數的研究沒有考慮到不同的孩子在需求方面存在著廣泛差異,以及父母在接受孩子的交流方面有著巨大區別。

這裡,就讓我得出了我們誤解“科學育兒”的第二個原因——回饋機制。

那些書本上寫的方法,那些被科學研究證明過的理論,就如同別人家孩子身上穿的衣服,無論多麼好看,套在自家娃身上都未必合身。一件衣服尚且如此,更何況是關乎娃吃喝拉撒、坐立思行的育兒理論。

我們查遍了書本論文,卻忘記了自己最真實的角色——父母。

孩子的情緒怎樣,孩子的反應如何,寶寶舒服嗎,寶寶適應嗎,寶寶正常嗎……這些,通過仔細的觀察和體會,都是不難體察到的。動物都具有的本能,人又怎麼可能沒有。

身為父母,我們要做的不光是“照料”孩子那麼簡單,我們最大的責任應該是尊重孩子——把TA當成一個和我們一樣的平等個體,試圖理解TA,學會和TA相處,解讀TA通過語言和非語言方式傳遞出來的資訊——就如同我們和這個社會中的其他成人相處一樣。我們其實沒法決定要給孩子怎樣具體的養育方式和教育方法,最終的決定權還在孩子本身,TA希望被怎樣對待。作為父母,我們只是他們的代理人而已。一對父母是否優秀也恰恰體現在這裡:你是否能準確地體察和發現,什麼對自己的孩子是最適合的。

缺乏經驗不是我們的錯,但試圖埋頭于書本尋找標準,卻忘記了觀察孩子得出一手結論,削足適履,才是“指標控”們最大的錯,才是今天對“科學育兒”最大的誤解。

如今,家裡娃已經快1歲半了,我也依然在看各種育兒書籍,從講吃喝拉撒的醫學科普,到林林總總的教育文獻,育兒界總是不缺言之鑿鑿、流派紛呈、觀點各異的理論。然而,我已不再為孩子是否“達標”,哪個說法是對的糾結。因為我知道,所謂“科學育兒”,是在提供給我們選擇的可能和範圍,提供給我理解孩子的工具和方法。每一個孩子都是那麼的獨一無二,“科學育兒”真正的“標準”,從來都只在——自己父母的“眼裡”和“心中”。

正如PET理論所陳述的那樣,在母乳餵養還是人工餵養、按需餵養還是按時間表餵養、較早斷奶和較晚斷奶、較早如廁訓練和較晚如廁訓練這些問題的爭論中,人們進行了無數的研究來證明一種方法優於另一種方法,卻有大多數的研究沒有考慮到不同的孩子在需求方面存在著廣泛差異,以及父母在接受孩子的交流方面有著巨大區別。

這裡,就讓我得出了我們誤解“科學育兒”的第二個原因——回饋機制。

那些書本上寫的方法,那些被科學研究證明過的理論,就如同別人家孩子身上穿的衣服,無論多麼好看,套在自家娃身上都未必合身。一件衣服尚且如此,更何況是關乎娃吃喝拉撒、坐立思行的育兒理論。

我們查遍了書本論文,卻忘記了自己最真實的角色——父母。

孩子的情緒怎樣,孩子的反應如何,寶寶舒服嗎,寶寶適應嗎,寶寶正常嗎……這些,通過仔細的觀察和體會,都是不難體察到的。動物都具有的本能,人又怎麼可能沒有。

身為父母,我們要做的不光是“照料”孩子那麼簡單,我們最大的責任應該是尊重孩子——把TA當成一個和我們一樣的平等個體,試圖理解TA,學會和TA相處,解讀TA通過語言和非語言方式傳遞出來的資訊——就如同我們和這個社會中的其他成人相處一樣。我們其實沒法決定要給孩子怎樣具體的養育方式和教育方法,最終的決定權還在孩子本身,TA希望被怎樣對待。作為父母,我們只是他們的代理人而已。一對父母是否優秀也恰恰體現在這裡:你是否能準確地體察和發現,什麼對自己的孩子是最適合的。

缺乏經驗不是我們的錯,但試圖埋頭于書本尋找標準,卻忘記了觀察孩子得出一手結論,削足適履,才是“指標控”們最大的錯,才是今天對“科學育兒”最大的誤解。

如今,家裡娃已經快1歲半了,我也依然在看各種育兒書籍,從講吃喝拉撒的醫學科普,到林林總總的教育文獻,育兒界總是不缺言之鑿鑿、流派紛呈、觀點各異的理論。然而,我已不再為孩子是否“達標”,哪個說法是對的糾結。因為我知道,所謂“科學育兒”,是在提供給我們選擇的可能和範圍,提供給我理解孩子的工具和方法。每一個孩子都是那麼的獨一無二,“科學育兒”真正的“標準”,從來都只在——自己父母的“眼裡”和“心中”。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