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種小朋友間的隱性傷害,孩子很痛苦但家長不知

孩子間玩耍最懼怕的不是打架, 而是這種事情, 一遭遇就會自卑, 陰影或許將伴隨一生, 你竟然一直不知道?

三個孩子在玩過家家, 一個穿著粉紅色衣服、一個穿著綠色衣服, 另外一個穿著藍色, 三個小朋友玩得很高興。 突然不知什麼原因, 藍色衣服的孩子被嫌棄地推開, 剩餘的兩個孩子繼續玩, 只有藍色衣服的孩子尷尬地站在邊上, 他被拒絕參與他們的遊戲了, 他大聲嚎哭, 哭得很傷心。

這時藍色衣服孩子的媽媽出現, 批評他像個女人似的, 為了這點小事哭鬧實在讓人丟臉, 為了讓孩子停止嚎哭,

Advertisiment
這位媽媽不斷嘲諷孩子, 說他斤斤計較, 沒有大家子氣和紳士風度等。 這個孩子真的停止了哭泣, 但是他氣鼓鼓的樣子甩開了被媽媽牽著的手。

回到家後, 藍色衣服孩子搶了妹妹嘴巴裡的奶嘴, 然後放進自己嘴巴吸吮, 妹妹哇哇大哭, 他卻在一旁大笑。 生氣的媽媽把藍色衣服孩子打了一頓。

這種情形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 很多大人覺得這樣的孩子小氣、心胸不夠寬廣, 還會使壞, 毛病多。 但懂幼兒心理的父母會非常心疼這樣的孩子, 因為他們看到了孩子從頭到尾的心理變化。 當然懂幼兒心理的父母也不會任由事情如此演變。

知名心理學實驗

有個知名的”候車室傳球實驗”, 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蓋伊.溫奇博士主持的。

Advertisiment
他讓兩個實驗人員A、B扮成相互不認識的兩個人, 然後在候車室裡各自找了兩個座位坐下, 沒多久A從袋子裡掏出一個球, 傳給了B, B把球傳給了旁邊一個陌生人, 玩了幾輪大家正玩得默契, B卻不再傳球給陌生人, 而是A、B之間互傳。 這時陌生人臉色突變, 他感受到了巨大的痛苦。 實驗重複了幾十次, 被排斥在外的某個陌生人毫無例外地表現出強烈的情緒, 有些臉色難看、有些暴怒、有些說起了惡毒的詛咒、甚至還有些人會暴力毆打排斥自己的那兩個人。

我們回到文章開頭的那個身穿藍色衣服的孩子, 他的情緒是如何變化的?

被出局(被排斥而痛苦、自尊受損)→媽媽批評嘲諷(自尊進一步受損、不被理解而痛苦)→搶奶嘴(被排斥導致的決策能力降低、被排斥引發的攻擊性行為)→被媽媽打(自尊加重受損)

Advertisiment

在這個過程中, 無論媽媽在哪個環節做出正面的回應, 都能挽救一錯再錯的孩子, 經常性的惡性情緒的迴圈, 導致有些孩子乾脆會破罐子破摔, 把自己偽裝成無賴, 所以那些暴力型孩子或無賴型的孩子, 他們一定是經歷過傷害, 傷害的製造者或許是別人, 但主要責任在於父母。

為什麼當孩子被排斥會異常痛苦?

孩子是最能詮釋原始人的個體。 在原始社會, 原始人被排斥就意味著被集體拋棄, 也意味著他將遭受猛獸的攻擊和難以滿足溫飽, 生命也危在旦夕, 這種被排斥的恐懼會一代代遺傳下來, 並內化為生命的特徵。 所以一個孩子被排斥後會非常痛苦,

Advertisiment
自尊受到巨大的創傷。 那種感覺就像是你和你的朋友從一開始排練演出, 當你像其他人一樣準備好舞蹈服、購買了化妝品、熱衷地參與每一場排練後, 在演出的前一天只有你被踢出局, 而其他人如期參與, 那種傷害是慘烈的。 當然, 隨著成長, 孩子們會經常遭遇類似的經歷, 而你需要做的就是理解孩子的痛苦, 並且做出合適的引導。

心靈上的創傷, 不比肉體的傷小。 有科學家曾經做過對人腦部的掃描, 他們發現, 當人被排斥時啟動的腦區跟身體受傷時啟動的腦區是同一區域。 只不多我們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肉體流血會痛苦, 而情感的創傷時他們看不到心靈的鮮血淋漓。

關注孩子常見的被排斥的情形,

Advertisiment
別忽視下面所有的瞬間:

1、幾個小女孩在玩布娃娃, 其中一個小女孩因為動作笨拙而被拒絕跟她們一起玩。

2、小表哥帶來很多玩具, 分給了所有小朋友, 而你的孩子在場, 卻只能眼淚汪汪地看著。

3、集體照相時, 你的孩子由於沒穿校服而被其他小朋友要求不要參與拍照。

4、幼稚園裡小班長將積木分給了所有孩子, 唯獨不分給你的孩子。

5、所有小朋友由於表現良好都得到了值班同學頒發的小紅花, 只有你家孩子沒有。

6、孩子喜歡籃球, 但因為身材矮小而被拒絕加入班隊。

7、孩子身材胖而沒被選上舞蹈隊。

8、別人把你家孩子視為班裡的異類而被孤立。

9、孩子因為說了一句不合適的話而被所有人輕視。

10、急尿上廁所, 其他小朋友都能進入廁所, 但你家孩子被攔在門外。

……

如何急救孩子因被排斥而受傷的情緒?

有三點:

首先理解孩子們的情感

轉移孩子注意力

這種方法只能對3歲內的孩子有用。比如當孩子被拒絕參與玩布偶時,你大可領著孩子超人娃娃或機器人什麼的,讓孩子忘掉剛才的不快。

引導孩子往正面的方面思考

通過幫助孩子合理的分析,別人的行為是普遍的,而不是只針對你個人。當然這種分析只適宜3歲以上甚至更大年齡的孩子。比如如果你的孩子由於身材矮胖而被拒絕加入班裡舞蹈隊,你大可幫她分析,舞蹈隊裡的人都是身材高挑,其他像她一樣身材矮胖的都沒被選上。為了避免自卑,父母可以同時指出身材矮胖的優勢,比如扮演小矮人的戲劇時總會被選上。讓孩子有個樂觀健康的心態。否則,越小的孩子越不能自我排解,會陷入無邊的痛苦,待自卑的種子發芽,你再引導已經為時已晚。所以孩子健康的心態少不了父母的關愛。

這種隱性的“暴力”,對孩子傷害很深,建議家長們不要忽視了。

但你家孩子被攔在門外。

……

如何急救孩子因被排斥而受傷的情緒?

有三點:

首先理解孩子們的情感

轉移孩子注意力

這種方法只能對3歲內的孩子有用。比如當孩子被拒絕參與玩布偶時,你大可領著孩子超人娃娃或機器人什麼的,讓孩子忘掉剛才的不快。

引導孩子往正面的方面思考

通過幫助孩子合理的分析,別人的行為是普遍的,而不是只針對你個人。當然這種分析只適宜3歲以上甚至更大年齡的孩子。比如如果你的孩子由於身材矮胖而被拒絕加入班裡舞蹈隊,你大可幫她分析,舞蹈隊裡的人都是身材高挑,其他像她一樣身材矮胖的都沒被選上。為了避免自卑,父母可以同時指出身材矮胖的優勢,比如扮演小矮人的戲劇時總會被選上。讓孩子有個樂觀健康的心態。否則,越小的孩子越不能自我排解,會陷入無邊的痛苦,待自卑的種子發芽,你再引導已經為時已晚。所以孩子健康的心態少不了父母的關愛。

這種隱性的“暴力”,對孩子傷害很深,建議家長們不要忽視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