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裡有一份哺乳姿勢的武功秘笈 拿好不謝

你知道嗎?

哺乳姿勢的變化是為了寶寶能更好銜乳。

當寶寶銜乳良好, 就能均勻地吸吮到全範圍的母乳。

對寶媽們來說, 餵奶姿勢像武功秘笈一樣, 到底哪一招才是促進哺乳的制勝法寶呢?小編為大家奉上最常用的三招!

搖籃式

經典餵奶姿勢, 便捷指數5顆星!

旅行、逛公園、乘坐交通工具必備姿勢。 搖籃式往往最適合順產的足月寶寶, 剖宮產媽媽也可以在傷口癒合好後嘗試。 不過, 抱寶寶的胳膊往往極易酸痛;隨著寶寶體重增加, 酸痛感愈發明顯。 這時, 寶媽們記得腳下踩個凳子, 或者胳膊下面墊個枕頭,

Advertisiment
讓自己舒服地當“大奶牛”。

側躺式

剖宮產後媽媽尤其適合!推薦指數5顆星!

剖宮產後媽媽刀口尚未癒合, 子宮仍在回縮中, 因為疼痛或者局部組織術後反應, 翻身起坐、下地步行這種so easy的事情, 都會變成像慢動作電影。 如果用搖籃式餵奶半個小時, 寶寶始終壓在肚子上, 對媽媽來說是不小的挑戰。

躺喂是夜間哺乳媽媽的福音, 半夜起來“值夜班”已然辛苦, 舒適的體位就格外重要, 也利於母乳餵養的堅持。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 熬夜的寶媽的確有時會在餵奶時睡著, 所以餵奶時身體不要前傾, 餵奶側胳膊伸展打開, 給寶寶預留空間。

橄欖球式

剖宮產推薦指數3顆星!

橄欖球式可以避免寶寶壓到寶媽們的腹部, 其身體重量分攤在哺乳枕上面。

Advertisiment
需要留心的是, 如果支撐力度不佳, 媽媽手會酸、腰會痛哦, 所以良好的支撐是關鍵。

哺乳暖心小貼士

寶媽們需要根據分娩方式不同、哺乳地點、時段不同, 選擇一個合適的哺乳方式, 比如平時喜歡躺喂的媽媽, 在坐飛機、逛商場不具備躺喂條件時, 就可靈活換為搖籃式。 此外, 小傢伙也有自己喜歡的姿勢, 其他體位有時吃的不那麼順暢。

找一個寶寶和媽媽配合好的姿勢, 需要一些時間。 媽媽們往往會因為關注寶寶吃沒吃到奶、有沒有睡著、銜乳是否正確, 而經常長時間低頭看寶寶;二寶媽媽也會經驗十足而邊餵奶邊刷手機, 這些都是之後頸肩痛的誘因, 所以媽媽們餵奶需要提醒自己活動頸部, 每隔幾分鐘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