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麼批評 孩子既知錯又有面子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很叛逆, 可能會做一些錯誤的事情, 這可能會讓家長非常的生氣, 以至於批評孩子, 但是如果家長的方式不對, 不僅孩子不會接受批評, 孩子的自尊心還會受到傷害。 所以, 家長如果要批評孩子也需要講究技巧。

下面是一些批評的技巧, 能夠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不傷害孩子的自尊。

1.壓低聲音

批評孩子的時候最忌諱和孩子大喊大叫, 然而很多家長都會走進這個雷區、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大喊大叫根本稱不上是教育方法。 跟年齡較小的孩子大喊大叫會讓孩子畏懼我們, 從而變得膽小怕事,

Advertisiment
跟父母的關係也會疏遠。 跟年齡大的孩子大聲喊叫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 所以, 家長必須克制自己的衝動, 不能使用這種落後又低級的教育方法, 跟孩子說話的時候要沉穩而有力, 就能引起孩子足夠的注意力, 比大聲訓斥的效果要略勝一籌。

2.就事論事

家長如果批評孩子, 就應該只提孩子現在做錯的事情, 而不是把之前的錯事都“重溫”一遍, 試想一下, 如果有人不斷的說你之前做錯的事情, 你會不會感到特別無奈?所以孩子和我們都是一樣的, 他也會對此感到厭煩, 甚至覺得爸爸媽媽之所以總是反復說這些事情, 是因為覺得自己真的什麼都做不好, 這樣孩子的自尊心就會受到打擊。

3.避免體罰

皮肉之苦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Advertisiment
很多解決方法都比體罰更有效, 體罰孩子是最傷孩子自尊的。 況且, 這樣的懲罰實質上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甚至還會加深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 即使孩子本能夠改正錯誤, 家長的體罰也會使孩子的自尊心“一敗塗地”, 從此抱著破罐破摔的心理, 甚至再之後對所有的批評、體罰都置之不理, 這樣的結果一定不是家長想要的。

4.適當沉默

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要求越來越嚴, 脾氣也都很暴躁, 不管孩子犯了大錯小錯都會第一時間批評孩子, 幫助孩子及時改正的這個出發點無可厚非。 但是有些小錯誤家長是不是應該學會忽略呢, 比如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不小心寫錯了數位, 類似這樣的錯誤如果讓孩子自己發現再改正,

Advertisiment
他會印象深刻, 下次會更小心謹慎。 心理學研究發現:如果家長總是説明提醒孩子的錯誤, 孩子會產生依賴, 會失去自己發現錯誤的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