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通過5“感覺”開發寶寶右腦

右腦具有音樂、繪畫、空間幾何、想像等功能。 掌管想像直覺、韻律空間等感性思維。 人的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 我們習慣於稱它們為左腦和右腦。 左腦主要負責人類的理性、語言、文字、分析等, 右腦主要負責音樂、形象、經驗、直觀等認識。 因而右腦“感覺”更強, 我們常說的“創造性思維”也更多是右腦的產物。

科學和經驗告訴我們, 寶寶在6歲之前, 對事物的思考主要以右腦為中心, 也是右腦最活躍的階段, 適當的良好的刺激可以讓右腦功能發揮更優秀。 及早對寶寶進行感官訓練, 促進他的右腦發育, 對寶寶的整體發育,

Advertisiment
包括智力心理及學習生活能力等, 都有重要意義。

右腦的開發時時刻刻存在于寶寶的生活當中, 只要得到科學的指導, 父母也會成為好的老師。 寶寶2歲以前開發右腦的活動主要以感官訓練為主。 針對右腦主要在感覺領域發揮能力的這一特點, 此時, 父母主要是在寶寶的5大感覺領域鍛煉寶寶的右腦。

一、觸覺

嬰兒期的寶寶通過對手或玩具的吸吮、咬、舔等動作來探索世界。 同時, 通過手、腳、皮膚的觸覺感知。 體會冷暖、輕重、大小、粗細、軟硬、質地及形狀, 加深對周圍事物的認知, 使更多資訊儲存入大腦。

爸爸媽媽做法:很多父母都知道鍛煉寶寶手的能力, 是在促進他們的智力發育, 但容易忽略的一點是, 觸覺是皮膚的所有感觸,

Advertisiment
包括對冷暖變化的感知, 對不同質地的感受等。 比如很多父母不讓寶寶動熱的東西, 這樣做的結果是有的寶寶對熱一點的水就不喝, 他會說“燙”, 其實這不是燙的感覺, 如果寶寶有機會用手摸摸盛著不同溫度水的杯子, 他就會知道什麼是冷、溫、熱、燙等, 當然, 體會燙的感覺要以不燙傷皮膚為前提。 如果爸爸媽媽允許寶寶光腳走路, 當他走在床上、地毯上、或者不小心踩到一塊小積木, 觸覺經驗是很不同的, 讓寶寶接受不同觸覺, 也就是接受了更多的刺激, 對大腦資訊存儲和提取很有説明。

二、聽覺

右腦是音樂腦, 音樂的聯想能激發人的創造力。 寶寶聽到自然界的流水聲、鳥叫聲、不同物體的敲擊聲等,

Advertisiment
能夠對節奏和聲音產生感知反應。

爸爸媽媽做法:父母可以用小石子、豆、米裝到塑膠瓶中製作成簡單的打擊樂器, 用來鍛煉寶寶的節奏感和聽覺, 促進右腦發育。

每個家庭都有播放音樂的條件, 父母可以選擇智力音樂按照節奏類型稍做編輯, 根據寶寶不同的生活環節選擇不同的智力音樂做背景, 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右腦得到很好的訓練。

三、視覺

寶寶一出生就有視覺功能。 在“看世界”的過程中, 寶寶逐步學會認識周圍事物的名稱、顏色、形狀、大小, 以及不同的用途。

爸爸媽媽做法:將混在一起的彩色珠子放到寶寶面前, 讓他挑出同樣顏色的珠子, 或者準備兩副相同的卡片, 讓寶寶給卡片配對, 這些簡單的遊戲不僅能提高寶寶的認知,

Advertisiment
還能逐步提高觀察力、辯識能力及手眼協調能力等。

四、嗅覺和味覺

在5大感官的訓練中, 嗅覺和味覺訓練是最適合家庭環境的。

爸爸媽媽做法:快樂的氣味和味道更多的來自於家庭, 不妨在好菜上桌後先讓寶寶聞個夠。

五、本體感

本體感是讓寶寶通過不同的位置、姿勢, 體會空間變化、體位變化等, 增強右腦細胞的活性, 使右腦範疇中的大運動協調能力、空間認識能力、平衡能力、注意力得到改善。

爸爸媽媽做法:寶寶們都喜歡玩滑梯, 很多父母帶寶寶玩滑梯時, 不讓他趴著滑, 認為這樣不安全, 可這種下滑的方式對促進平衡感很有幫助, 對空間、立體、感知能力都有改善。 父母如果做好保護措施, 並且不影響其他寶寶就可以了。

Advertisiment
只要爸爸媽媽們可以做到以上的幾點, 那麼寶寶的右腦就能夠更加迅速、健康的發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