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通過做家務培養孩子責任感

還以為做家務只是婆婆媽媽的工作嗎?其實, 從小培養寶寶做家務的習慣, 除了能增添他的責任感和自信心外, 還能促進其大小肌肉及邏輯思考概念的發展。 從現在開始, 不妨試著讓孩子一同參與, 讓他瞭解家務就是大家的事, 並且從中學習各種生活自理技巧。

做家務5大意義

對大人來說, 家務似乎只是苦差事。 不過, 讓孩子從小練習做家務, 不僅能為父母分憂解勞, 對他未來的發展也有相當大的幫助。

1 練習動作技能

不同的家務可運動到不同的部位, 禮物折衣服可練習到小肌肉, 擦地板則可運用到大肌肉。

Advertisiment

2 培養責任感

做家務看起來似乎只是簡單的重複性動作, 但讓孩子先從和自己相關的事情做起, 再擴展到其他家人, 從小學著為家中盡一份心力, 便可培養出責任感。 因為家務本就是家中每個人的共同責任, 整理自己的東西更是責無旁貸, 大家生活在一起, 自然都有責任參與整理和打掃。

3 增加自信心

在做家務的過程中, 孩子還能獲得自信心和成就感。 雖然年紀還小, 不能做得很完美, 但在練習的過程中, 寶寶會發現自己有能力完成很多事, 所以從中獲得自信。

4 學習解決問題

剛開始學習做家務, 一定有做不好的時候, 但是媽媽不需要著急, 在練習過程中, 孩子會觀察媽媽的做法, 媽媽也可一步一步地進行示範講解,

Advertisiment
讓孩子通過模仿媽媽的動作來完成家務, 這樣能讓孩子思考“怎麼做才能做得好”, 進而學習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5 練習分類與收納

家務中除了常見的打掃、清潔外, 也包含了許多收納整理的部分, 這個部分可讓孩子練習分類與配對等收納能力。 例如襪子手套要一對一對地折在一起, 還要將衣、襪、裙、褲等衣服根據屬性放進不同的抽屜。

TIPS:成熟度足夠即可開始

每個孩子的發展速度不同, 只要寶寶聽得懂指令、動作上也具備一定的成熟度, 不妨就開始讓寶寶練習做家務。 按照正常發展模式來看, 1歲半左右的寶寶就能拿湯匙吃飯, 也已經能聽得懂大人的話, 此時可讓孩子練習一些需要運用到小肌肉的家務,

Advertisiment
比如把自己的小襪子放進櫃子。 要隨時留意孩子的動作發展進度, 只要他的能力達到了, 就應該提供機會練習, 而這些機會就是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家長5大正向態度

說到家長讓孩子練習做家務的出發點, 無論是想為自己分憂解勞, 還是訓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培養的過程中, 家長所抱持的態度都是十分關鍵的, 一定要高度謹慎才行。

1 對家務持正向態度

孩子具有敏銳的觀察力, 能感受到成人的情緒。 如果媽媽做家務時心情愉快, 甚至邊打掃邊唱歌, 孩子看見了必定想要搶著做家務。 但是, 如果媽媽經常抱持負面的態度去做家務, 比如不停埋怨或面露不悅, 那麼孩子就感覺做家務是件不好的差事, 他自然就不願意來幫忙。

Advertisiment
因此, 要培養孩子做家務的習慣, 家長首先要享受為家人服務的樂趣。

2 以身作則

在兩三歲這個階段, 正是孩子模仿力正強的時候, 要他學會做家務, 父母就要提供良好的身教示範。 如果要求孩子把東西收好, 而家中的其他大人卻隨手擺放自己的物品, 那麼孩子心裡勢必出現矛盾。 要讓孩子養成做家務的好習慣, 千萬別在孩子面前說一套、背後做一套。

3 把家務當遊戲

孩子的生活中充滿了各種遊戲和想像, 對孩子來說, 從遊戲中學習是最自然的方式, 效果也最好。 所以, 不要把家務當成工作, 應該讓孩子認為是遊戲, 比如擦桌子的遊戲、折衣服的遊戲, 孩子就能自然快活地沉浸其中, 並想辦法玩好這個遊戲。

Advertisiment

雖然做家務的習慣可以從小培養, 但是媽媽也必須瞭解, 孩子的年齡越小, 能力就越有限, 所以不可能將家務做得完美, 要懂得欣賞寶寶用心和認真做家務的過程, 而不要只以結果為標準去評判孩子。

5 享受參與的感覺

2歲左右的幼兒經常是個熱心的小大人, 因為他們感覺到自己的行為能力很有用, 所以總想要找機會去實現。 如果媽媽不願意放手讓孩子參與, 孩子反倒會感覺受到了束縛。 時間久了, 自然也不再主動想幫媽媽做些什麼。 因此, 我們要享受孩子主動幫忙的時光, 讓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並且給予積極正向的回饋, 但是不要抱有太高的期待。

TIPS:讚美一定要具體

我們總是說要多鼓勵、多讚美孩子, 但是請注意,讚美一定要清楚具體,讓孩子知道好在哪裡。例如擦桌子,不要只是籠統地說:“哇!你好棒!”不妨跟孩子說:“你擦得真仔細,看,多乾淨啊!”

另外,在與孩子一起做完家務後,不妨和他坐下來喝杯水、吃點東西,並告訴他:“辛苦了,乾乾淨淨的看起來好舒服!來,喝杯茶,休息一下吧!”讓孩子知道做家務不是為了討媽媽歡心,而是享受做完家務的成就感。

寶寶家務輕鬆做

1 擦桌子

訓練能力:這種擦拭的動作會大範圍地運用四肢,讓寶寶練習大肢體能力。

Step 1.給孩子專屬的用具

給孩子幾塊專屬於他的小抹布,在媽媽擦桌子的時候,讓孩子一起參與近來。這個專屬的用具能讓他有一種被重視、被肯定的感覺,並且認可自己親身參與的重要性。

Step 2 從小地方開始練習

不妨先讓孩子學會處理自己用餐後的小範圍桌面,這種小範圍的擦拭當做最初的練習。給他一塊小抹布,大人在飯後也整理桌面,給孩子做出良好的示範。

Step 3 用技巧進行大範圍的擦拭

在小範圍的擦拭進行一段時間之後,便可開始大範圍練習,比如擦桌子、擦地板。當然,幼兒最初還不能清潔得很徹底,媽媽可以對孩子說:“我從這邊開始,你從那邊開始,等我們都擦到中間的時候,再交換位置。”那麼,寶寶一開始擦得不乾淨之處,也會通過媽媽的再次擦拭而潔淨,而寶寶也能練習擦拭動作,並且享受自己努力後的成果。

2 收納

訓練能力:學會收納的前提是要知道東西放在哪裡,可訓練孩子有組織、有系統地管理物品。

Step 1 將收納處規劃清楚

家中的家務大部分和收納有關,讓每個東西回到原本存放的地方,就是收納。對孩子來說,可以從放他自己的水杯、玩具開始做起,但父母必須首先規劃明顯的收納處,讓孩子知道東西該放在哪裡。

Step 2 家長一起示範

從幼稚園回家後,如果要求孩子把書包放在固定的地方,那麼不妨在門口附近放置1個小籃子,旁邊也放個裝爸爸公事包的籃子,爸爸一下班就將包放在籃子裡,多示範幾次給孩子看,他自然也會養成把包放到籃子裡的習慣。

3 折衣服

訓練能力:小肌肉動作必須足夠靈巧,同時手眼有著很好的協調性,才能將衣服折得整齊,而折衣服也能同時訓練這2項動作技巧。

Step 1 從自己的衣物“玩”起

當媽媽在折衣服時,不妨帶著寶寶一起做,這樣也能避免幼兒感到無聊而在一旁哭鬧。先給他1件自己的小衣服或小手帕,就讓他在一旁“玩”衣服吧。當然,媽媽也可以要求他跟著一起折,只要孩子有折的動作,媽媽就應該表示鼓勵。

Step 2 請孩子跟你這樣做

“折衣服”這個動作對孩子來說是陌生的,一開始他肯定不知道該如何著手,此時你不妨跟孩子玩“請你跟我這樣做”的小遊戲,讓他比葫蘆畫瓢,慢慢地一步步將衣服折好。當孩子能將一件衣服折得較為平整時,一定要及時鼓勵他:“哇!你好棒!折得真漂亮!”

4 擺碗筷

訓練能力:擺碗筷除了需要足夠的小肌肉能力以拿穩碗筷之外,更需要良好的邏輯配對概念,以確定需要的碗筷數量。

Step 1 先確認小肌肉動作發展程度

在用餐前,讓孩子學著擺碗筷、發湯匙。不過,首先要看孩子的身高是否足夠,而且小肌肉發展是否成熟,然後再請孩子依人數將碗筷擺到桌上,以練習精確的小肌肉動作。

Step 2 按位置擺放

當孩子能將碗筷放到桌上之後,再進一步訓練配對、邏輯的概念。媽媽可以跟孩子說:“1個人要發2根筷子,我們總共有4個人,要發幾根筷子?”然後讓他思考總共需要多少根筷子,並且按照每個人坐的位置來擺放好,就這樣,無形中將數學概念和做家務結合起來,可說是一舉兩得。

但是請注意,讚美一定要清楚具體,讓孩子知道好在哪裡。例如擦桌子,不要只是籠統地說:“哇!你好棒!”不妨跟孩子說:“你擦得真仔細,看,多乾淨啊!”

另外,在與孩子一起做完家務後,不妨和他坐下來喝杯水、吃點東西,並告訴他:“辛苦了,乾乾淨淨的看起來好舒服!來,喝杯茶,休息一下吧!”讓孩子知道做家務不是為了討媽媽歡心,而是享受做完家務的成就感。

寶寶家務輕鬆做

1 擦桌子

訓練能力:這種擦拭的動作會大範圍地運用四肢,讓寶寶練習大肢體能力。

Step 1.給孩子專屬的用具

給孩子幾塊專屬於他的小抹布,在媽媽擦桌子的時候,讓孩子一起參與近來。這個專屬的用具能讓他有一種被重視、被肯定的感覺,並且認可自己親身參與的重要性。

Step 2 從小地方開始練習

不妨先讓孩子學會處理自己用餐後的小範圍桌面,這種小範圍的擦拭當做最初的練習。給他一塊小抹布,大人在飯後也整理桌面,給孩子做出良好的示範。

Step 3 用技巧進行大範圍的擦拭

在小範圍的擦拭進行一段時間之後,便可開始大範圍練習,比如擦桌子、擦地板。當然,幼兒最初還不能清潔得很徹底,媽媽可以對孩子說:“我從這邊開始,你從那邊開始,等我們都擦到中間的時候,再交換位置。”那麼,寶寶一開始擦得不乾淨之處,也會通過媽媽的再次擦拭而潔淨,而寶寶也能練習擦拭動作,並且享受自己努力後的成果。

2 收納

訓練能力:學會收納的前提是要知道東西放在哪裡,可訓練孩子有組織、有系統地管理物品。

Step 1 將收納處規劃清楚

家中的家務大部分和收納有關,讓每個東西回到原本存放的地方,就是收納。對孩子來說,可以從放他自己的水杯、玩具開始做起,但父母必須首先規劃明顯的收納處,讓孩子知道東西該放在哪裡。

Step 2 家長一起示範

從幼稚園回家後,如果要求孩子把書包放在固定的地方,那麼不妨在門口附近放置1個小籃子,旁邊也放個裝爸爸公事包的籃子,爸爸一下班就將包放在籃子裡,多示範幾次給孩子看,他自然也會養成把包放到籃子裡的習慣。

3 折衣服

訓練能力:小肌肉動作必須足夠靈巧,同時手眼有著很好的協調性,才能將衣服折得整齊,而折衣服也能同時訓練這2項動作技巧。

Step 1 從自己的衣物“玩”起

當媽媽在折衣服時,不妨帶著寶寶一起做,這樣也能避免幼兒感到無聊而在一旁哭鬧。先給他1件自己的小衣服或小手帕,就讓他在一旁“玩”衣服吧。當然,媽媽也可以要求他跟著一起折,只要孩子有折的動作,媽媽就應該表示鼓勵。

Step 2 請孩子跟你這樣做

“折衣服”這個動作對孩子來說是陌生的,一開始他肯定不知道該如何著手,此時你不妨跟孩子玩“請你跟我這樣做”的小遊戲,讓他比葫蘆畫瓢,慢慢地一步步將衣服折好。當孩子能將一件衣服折得較為平整時,一定要及時鼓勵他:“哇!你好棒!折得真漂亮!”

4 擺碗筷

訓練能力:擺碗筷除了需要足夠的小肌肉能力以拿穩碗筷之外,更需要良好的邏輯配對概念,以確定需要的碗筷數量。

Step 1 先確認小肌肉動作發展程度

在用餐前,讓孩子學著擺碗筷、發湯匙。不過,首先要看孩子的身高是否足夠,而且小肌肉發展是否成熟,然後再請孩子依人數將碗筷擺到桌上,以練習精確的小肌肉動作。

Step 2 按位置擺放

當孩子能將碗筷放到桌上之後,再進一步訓練配對、邏輯的概念。媽媽可以跟孩子說:“1個人要發2根筷子,我們總共有4個人,要發幾根筷子?”然後讓他思考總共需要多少根筷子,並且按照每個人坐的位置來擺放好,就這樣,無形中將數學概念和做家務結合起來,可說是一舉兩得。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