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通過成就感培養才能

“我喜歡彈鋼琴!”
“我最喜踢足球!”
“我喜歡繪畫!”
“我最喜歡魔術!”
“我最喜歡跳芭蕾舞!”
孩子們紛紛發言, 說出自己最喜愛的活動。
雖然誰也不知道自己將來能做什麼工作, 但只要對自己喜歡的事情專心致志地努力去做, 就能成為一個非同一般的出色人物。
自古以來就有“愛者能精”的說法, 由於愛好和勤奮努力, 能逐漸培養才能。 當然, 也有與生俱來的天賦。
兒童的心理分析:
孩子們最怕寂寞無聊, 悶著沒事。 他們有一種強烈的願望, 總想投入某項最喜愛的活動中去。 每個孩子自稱最喜歡的活動, 並不僅僅指那些他們感興趣或關心的靜止的東西,
Advertisiment
而是能夠使整個身心都沉醉於其中的活動。
當孩子們專心致志地投入某項喜好的活動時, 他們就說:“最喜歡!”這句話表明他們正在熱心地致力於某項活動的情況。 說這句話時, 他們內心充滿了某種“成就感”, 表示出他們感到“成功了!”“幹得好!”的喜悅之情。 那種一次又一次, 不斷地帶來成就感的活動的結果, 就是產生出所謂“才能”。
才能不是指與別人相比的好壞與高低, 而是感到自己“幹得好”、“成功了”, 這是反復多次的主觀體驗積累而產生的結果。
媽媽的高招:
所謂才能, 可以稱它為能力和智慧集中傾注于某項特別活動而取得進步的狀態。 通常“才能”是指比別人更強的能力, 例如, 音樂才能、藝術才能和發明發現才能,
Advertisiment
等等。
但是, 指導兒童時, 如果按上述高水準的目標去要求, 才能反而不能提高。 要求標準過高, 會使兒童心懷自卑感或失敗感而放棄努力。
此外, 也存在著稟賦問題, 單靠嚴訓猛練未必能提高才能。 希望家長能夠下功夫注意發揮每個孩子的特長和發現每個孩子的個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