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通過適當按摩可緩解牙痛

按摩要點

牙痛主要涉及手、足陽明經和腎經。 足陽明胃經通過人的上齒, 手陽明大腸經通過人的下齒, 所以, 如果有上齒或下齒的疼痛, 可以首先考慮按摩足陽明胃經或手陽明大腸經上的相關穴位。 另一方面, 腎主骨, 齒為骨之余, 腎陰不足, 虛火上炎亦可引起牙痛。 因此, 牙痛時亦可考慮從補腎陰的穴位人手。 對於久治不愈的慢性牙痛而言, 按摩法可以全面調理, 綜合治療。 對於具體口腔病變所引起的牙痛, 則以去醫院就診為首選方案, 切不可隨意按摩, 以免耽誤病情。

推薦穴位

掐揉合穀穴

位置:手背部,

Advertisiment
拇指與食指的根部交接處, 肌肉最高點。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合穀穴30下, 兩手交替, 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

祛病功效:治療牙痛、喉嚨疼痛、打嗝、頭痛、青春痘、眼睛疲勞、耳鳴、感冒、流鼻涕等。

按揉下關穴

位置:在耳前顴弓與下頜切跡所形成的凹陷中, 閉口有孔, 張口即閉。

按摩方法:指腹按揉下關穴, 順時針按揉2分鐘, 再逆時針按揉, 以酸脹感向面頰部放散為佳。

祛病功效:治療牙痛、三叉神經痛、眼喁斜、顳頜關節炎等。

按揉頰車穴

位置:在面部, 咬牙時肌肉隆起最高點處。

按摩方法:用雙手拇指稍用力按壓兩側頰車穴1分鐘, 順時針方向按揉約1分鐘.然後逆時針方向按揉約1分鐘, 以局部感到酸脹並向面部放散為好。

祛病功效:治療牙痛、三叉神經上頜支或下頷支疼痛、張口困難、面神經麻痹、口眼喁斜、流涎等。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