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造成乖孩子的心理疾病的原因

在我們的認知裡, 一個乖孩子總會在一旁做自己的事, 通常乖孩子習慣于聽話, 不懂得表達不同的意見, 但是他的內心卻是有想法的, 這種想法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出來。

“暑假來我們這裡進行心理諮詢的孩子中, ‘乖孩子’占了一半左右。 ”育心園心理諮詢中心的心理諮詢師李建仲介告訴記者。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休息時間只是自己看書、看電視、很少說話, 也很少提到學校的活動和同學, 那麼就會有過於內向的可能, 需要及時諮詢。

記者瞭解到該心理諮詢中心暑期接待的學生比往常多出30%,

Advertisiment
多為中小學生。 李建中告訴記者, 家長帶著孩子來諮詢有80%是因為學習問題, 其中內向的孩子占70%-80%。

內向的孩子一般習慣于聽家長的話, 習慣於服從, 而家長會覺得孩子很“乖”, 就會忽略孩子性格上的因素。 在來諮詢的孩子當中, 絕大部分性格障礙已經形成了, 這與家長一味地只看重學習, 不重視孩子性格的塑造和培養有著密切的關係。

造成乖孩子的心理疾病的原因

李建中告訴記者, 孩子的性格並不完全是先天的, 有很大一部分是後天形成的, 家庭的環境、父母的性格、教育方式和人際關係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休息時間只是自己看書、看電視、上網、很少說話, 在家人面前很少提到學校的活動和同學,

Advertisiment
那麼就會有過於內向的可能, 需要及時諮詢。 “孩子在高中以前的可塑性很強, 世界觀、價值觀都還沒有完全形成, 年齡越小就越容易調整過來, 在成長中的苦惱也會相對減少一些。 ”李建中說。

李建中提醒家長要從三個方面來觀察、教育孩子:第一是學習, 第二是孩子的興趣愛好, 第三是孩子的人際交往。 “家長要把孩子看作一個整體, 而不是學習的機器。 要經常與孩子交流、談心, 鼓勵他多參加集體活動, 經常對孩子的舉動表示出讚賞的態度;留意孩子在學習、愛好和情緒上的傾向和關注點, 推動自然發展。

小編總結:綜上所述, 一個孩子太乖的確是存在著心理問題, 原因過於乖, 過於聽話, 他們會喪失屬於自己的性格和脾氣——因為大人都喜歡乖孩子,

Advertisiment
所以我要乖, 我要讓大人都喜歡我, 就這樣, 孩子就越來越自閉了, 不願意和別人交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