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障礙的兒童, 顧名思義, 就是學習有困難的兒童, 儘管他們的智力可能並不低於同班的普通同學。 這些兒童在掌握一個或幾個技能方面存在困難, 其中閱讀對他們尤其是一大障礙, 同時, 他們還會有多動和注意力分散的症狀。
學習能力失調
學習能力失調是學習障礙兒童的特徵中引起爭論最少的一個, 它指孩子無法發揮通常由標準智力測驗在他身上測出的潛力。 現在已有多種方法可以用來確定一個孩子的學習能力究竟多大程度低於應當達到的水準, 從而判斷他是否真的學習能力失調。
Advertisiment
一種常用的簡單方法是將由智力測驗得出的智力年齡與由標準成績測驗得出的等值學業年齡進行比較, 如二者間的差距為兩年, 一般便可以認為有學習能力失調。 不過, 這種測驗的臨界分常因使用者的標準不同而有很大差別。 而且這種方法存在一個問題, 即低於預計學業水準兩年的實際差距在不同層次上並非同樣嚴重。 例如, 一個測驗得分比八年級低兩年的孩子所存在的問題就沒有比四年級低兩年的孩子嚴重。
出於這一原因, 有關專家設計了利用比例差的所謂比例法, 也就是將根據智力測驗得出的孩子的預計成績水準與他的標準成績測驗得出的實際成績進行比較。
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
Advertisiment
從歷史上看, 這是學習障礙定義引起爭論最多的一個方面。 在30和40年代, 社會為腦損傷和弱智兒童的治療和教育做了一些工作, 有關學習障礙的許多理論概念和教學方法都是以這些工作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在學習障礙領域形成之初, 人們注意到, 許多學習成績差的孩子所表現的行為特徵與那些已被確定大腦受過損傷的孩子十分類似——注意力分散、多動, 感覺失調。 於是, 僅僅根據孩子的行為特徵, 一些專業人員就斷定腦損傷是學習障礙的原因。 然而, 神經病學幾乎無法證明學習障礙兒童有過腦損傷
。 於是, 近年來出現了一種新的趨勢, 只有在神經科檢查的結果確鑿無疑的情況下, 才可用腦損傷來解釋學習障礙的原因。
Advertisiment
心理加工能力失調
學習障礙領域最初依據的是這樣一種假設:有的兒童之所以學習有障礙, 是因為其自身理解和解釋刺激的能力不健全, 即, 他們在心理加工能力方面存在問題。
持心理加工觀點的人認為, 許多有學習障礙的孩子在對視覺資訊的理解和綜合上有問題, 從而需要接受有關加工資訊的專門訓練, 以掌握閱讀等學習技能。 然而, 近年來學習障礙領域出現了一種強大勢力, 反對認為兒童的學習障礙來源於心理加工能力不健全、解決了這些問題便可以提高其學習成績的觀點。
Advertisiment
環境條件不利、弱智或情感紊亂
大多數定義指出, 不應將那些因環境條件不利而學習有困難的兒童視為有學習障礙。 然而, 有些特殊教育專家對這種做法提出了嚴肅的質疑。 他們指出, 環境條件不利的兒童非常可能具有與中度學習障礙兒童類似的問題。 他們認為, 僅僅因為一些孩子家境貧窮就不允許他們接受為有學習障礙的, 兒童提供的特殊教育服務, 是不合邏輯的。
此外, 大多數定義還力圖把有學習障礙的兒童與弱智或情感紊亂兒童區分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