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寶寶有更多非常規的玩法
好奇心何以能夠上升為創造力?有時靠的正是一種非常規的的遊戲手段。 比如幼稚園老師讓寶寶自己發豆芽,並讓寶寶每日口述、媽媽記錄“豆芽日記”,在收集好綠豆、紅豆、芸豆、蠶豆之後,寶寶執意要讓自己愛吃的怪味豆和魚皮花生也加入“發芽”行列。 迫不及待地干涉寶寶、試圖將寶寶拽回所謂“正確的軌道”上來,恰恰使寶寶錯過了許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岔道,比如上面這個例子,如果你不讓寶寶種一種怪味豆和魚皮花生,他永遠也不會明白生的乾果豆類與熟的乾果豆類有什麼不同,他也不會明白種子的力量來自何處,
Advertisiment
做“不知道”媽媽, 有利於進一步激發寶寶的探究心
媽媽對寶寶的問題一概敷衍說“不知道”, 當然會打壓寶寶“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熱情, 但若寶寶每次問“為什麼”, 媽媽都忙不迭地給出標準答案, 未必見得是好事, 這等於是替寶寶省卻了探究的過程, 直接吃到了現成的“饅頭”。 而培養寶寶好奇心的最佳方式, 卻是從“種小麥”開始, 一步一步做具體指導, 讓孩子最終吃上自己做的“饅頭”, 從這個意義上講, 做“不知道”媽媽意義更大――先說“這個問題我也不太清楚”, 再說, “不過我們可以去問百科全書(google、百度、新浪,
Advertisiment
所以記得在回答“麵包為什麼會發黴?”“月亮幹嘛要跟著咱們走?”“風箏為什麼會飛上天?”之前, 先反問一句,“寶寶怎麼認為?”“怎麼證明寶寶的想法是對的?”孩童頭腦中的思維馬達,才會發動起來。
媽媽是寶寶的第一任教師, 一個好奇心十足的寶寶, 必須由對萬事萬物懷有興趣的媽媽來“製造”, 這是肯定的。 文/瀟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