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運動會影響孩子的智慧嗎?

很多家長可能都認為, 智力是智力, 運動是運動, 這兩者之間是沒有聯繫的, 但事實並不如此, 兩者的關係很密切呢。 下面我們就來闡述下運動與智慧的關係。

幼兒動作和運動能力的發展對寶寶來說有重大的意義。 它不僅可以促進幼兒骨骼、肌肉、神經系統以及各身體器官的生長發育, 還能提高他們的智力發育水準。 因為, 人的肌肉運動是受神經系統控制的, 而肌肉帶動骨骼一起運動, 又能使神經系統反應更加敏捷, 從而促進腦細胞的發育。 心理學家認為, 在幼兒的智慧發育中, 動作發展占主導地位。

Advertisiment
因此幼兒運動能力常被用作測量智力發展水準的重要指標。

一歲前的寶寶, 在進行身體活動時, 各種動作直接受神經系統的支配和調節, 肌肉中的神經可將各種刺激傳到大腦。 經常運動, 能使大腦的運轉更加快速。 同時, 還可以增加腦的血流量, 從而供給細胞更多的空氣和養料, 促進大腦的發育。 日本“早期發展協會”的創造者井深勝先生也認為:“運動的基本技巧一定要在嬰兒期訓練, 要不就太晚了。 ”

等寶寶進入周歲以後, 他們也開始了學步、四處走動的階段, 經歷這個過程, 他們就能更加主動地接觸食物, 從各個方面認識事物, 從而擴大視野和認知範圍, 如此就能促進幼兒空間知覺和思維活動的發育和發展。

Advertisiment
要注意的一點是, 在教寶寶學步的過程中, 儘量少用甚至不用學步車, 孩子由抬頭、翻身、滾動到爬行是鍛煉孩子身體技能協調性的必經階段, 而爬行, 是鍛煉寶寶小腦發育的必經過程。 爬行既可以很好的鍛煉孩子的肌肉與骨骼, 又能在這個過程中增加孩子的興趣和好奇心, 因此, 作為家長, 不應該怕孩子摔著了, 而應該放手讓孩子自動地發育成長。

其實, 寶寶運動的每一步發育都是其中樞神經系統成熟的一部分, 反過來又能促進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進一步完善。 站和走不僅需要全身肌肉、關節的運動, 還需要有肢體的協調動作和身體重心的移動。 因此, 寶寶的站、行在促進大腦發育的同時, 也促進了小腦的發育。

Advertisiment
而當寶寶學會自我行走時, 能夠自己親自去體驗, 就可以使感覺器官受到的刺激增多, 從而對智力發育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而且, 寶寶愛玩的天性在促進寶寶運動能力的同時, 還能增進寶寶的智力發育。 哥斯大黎加兒童教育學和心理學家加夫列拉·馬德里曾在《國民報》上撰文指出, 運動、玩耍是兒童學會觀察、認識、理解和說話的最佳“介質”, 能促進兒童的大腦智力發展。 他還指出, 科學實踐證明, 2—5歲的兒童中, 愛玩耍的孩子大腦比不玩耍兒童的大腦至少大30%。

所以呢, 從今天開始, 爸爸媽媽們要注意讓寶寶多加運動, 還可以多陪寶寶玩耍, 能玩的寶寶不僅聰明, 還會很健康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