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在學習上, 一味著使用疲勞戰術是很難取得良好的成效的。 在敦促孩子學習的時候, 家長不妨採用“截止時間效應”會使孩子取得良好的效果。
有這樣一個實例, 足以說明“截止時間效應”的作用。 有一家工廠他們在一段時間內經常加班, 結果工人的士氣和效率都很低, 不合格產品增多, 管理人員討論了很多次, 都找不到什麼好的解決方法。 於是廠長提出來, “下一個月每天加班的時間不能超過一個小時”。 一個月之後, 不但完成了生產任務, 而且不合格的產品也減少了。 通過這件事情我們不難發現,
Advertisiment
其實家長在敦促孩子學習的時候, 也可以採用這種方法, 即與其勉強孩子長時間學習, 導致孩子厭學情緒嚴重, 還不如讓他們在段時間內集中精力學習, 這樣孩子對學習的抵觸情緒也會得到改善。 具體做法如下:
一、 要求孩子學習的時候, 最好規定結束的時間而不是開始的時間。 人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家長敦促孩子, “看電視也可以, 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必須去學習。 ”其實同樣的句型,
Advertisiment
二、 用鬧鐘提示學習結束的時間:有一個電視節目, 讓參加者在規定的時間內做題, 回答正確的題目最多的人獲勝, 時間到的時候會響鈴。 但是參加者並不知道為什麼會響鈴, 所以只有抓緊時間答題, 那種緊張投入的樣子, 連坐在電視前面的觀眾都會受到感染。 截止時間可以通過聽覺來感知,
Advertisiment
三、 給孩子制定家庭學習計畫, 時間應控制在一小時之內。 孩子們都有一種通病, 不知道是因為太貪心還是估計不足, 他們總是很有把握的承諾一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明明有些孩子討厭學習, 但是家長在要求他們制定一天學習計畫的時候, 他們會想當然地寫上“語文幾個小時、數學幾個小時等”不切實際的話。 這些孩子可能平時連半個小時的時間都不能坐到, 一下子就說幾個小時;這明擺著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為家長在給孩子制定家庭學習計畫的時候,
Advertisiment
總結:讓孩子認真的學習, 或許是每個父母都比較頭疼的事情, 因此很多父母都規定孩子放學後學習幾個小時, 等家庭學習計畫。 但一個月後從孩子的考試成績來看, 孩子學習的情況並不樂觀;可見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 因為這樣規定孩子學習過長時間, 容易讓孩子心理產生壓力, 抵觸學習。 因此家長不妨採用另一種方法敦促孩子學習, 不但感覺不到學習的壓力, 還能很快即集中精力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