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運用拔罐治療肩關節周圍炎療效顯著

肩關節周圍炎是肩關節囊和關節周圍軟組織的退行性炎性病變, 以中老年人為多見, 故有“五十肩”之稱。 臨床表現為肩部疼痛, 以夜間為甚, 活動不利, 特別是外展、上舉、內外旋活動時受限較明顯, 提物無力, 肩前、肩後、肩峰下三角肌止點處有壓痛。 病變後期發生組織粘連, 功能障礙加重, 而疼痛減輕。 所以早期以痛為主, 後期以功能障礙為主。 中醫學認為本病多由風寒濕之邪乘虛侵襲肩部, 致使經絡阻滯, 氣血流行不暢, 關節不利而為痹痛, 故屬“痹證”範疇。

【取穴】

肩髑、肩前、肩貞、天宗、阿是、手五裡。

【操作方法】

Advertisiment

(1)火罐法用閃火法將大小適宜之罐吸拔於以上所選穴位, 留罐時間以皮膚紫紅為度。 每日1次。

(2)刺絡拔罐法於上述穴位中選取2~3個, 皮膚常規消毒後, 用三棱針或銀針點刺出血, 再選用大小適宜之罐, 以閃火法將罐吸拔於穴上, 留罐15~20分鐘, 起罐後擦淨血跡。

(3)針罐法在上述穴位皮膚常規消毒後, 用毫針行撚轉瀉法, 留針15分鐘。 起針後再用閃火法將罐吸拔於穴上, 留罐lO~15分鐘。 隔日1次。

(4)藥罐法在肩部塗上麝香正骨水, 施以手法推拿至皮膚潮紅後, 用閃火法將大小適宜的玻璃罐吸拔於穴上;或用竹罐在藥汁中(透骨草、防風、川烏、草烏、延胡、澤蘭等各100克煎汁)煮沸, 取出後甩幹, 趁熱用閃火法將罐吸拔於穴上, 留罐10分鐘, 每日1次。

【注意事項】

Advertisiment

以上各法選穴基本相同, 針法可適當選取遠端配穴, 如手五裡或曲池。 治療的同時應囑患者注意進行自主運動鍛煉, 如梳頭、搭肩向頭部方向托舉、扶牆摸高等練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