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過分溺愛使孩子失去自立性

常在學校門口看到這樣一幕:白髮蒼蒼的奶奶一手幫孩子提著沉重的書包, 一手拿著早餐, 一路小跑跟在快要遲到的孩子後面叫著:“再吃兩口吧!”或是孩子哭吵著對送他上學的媽媽說:“都是你不好, 老師說今天要我們帶小熊來, 你怎麼給忘了……”

也常聽父母們抱怨, 現在的孩子為何老是丟三落四?上學時, 不是忘記帶書本就是忘記帶文具。

其實, 孩子不是天生懶惰的, 勤勞類似於一個好習慣, 勤勞習慣的培養要從小就開始, 讓孩子知道該自己做的事情, 父母不能代勞。

然而, 現在許多家長包辦了孩子的一切,

Advertisiment
父母和孩子基本達成這樣的共識:孩子只負責學習, 其他一切都由父母包辦。 如果孩子想幫大人幹點什麼, 大人便會說:“把你的學習抓好。 學習好了比什麼都強。 ”久而久之, 孩子就會成為自己事情的局外人, 因為所有的事情都有人為他料理, 他根本不用動手, 也無須動手。

對孩子照顧得越周到, 孩子越沒有責任心, 越不知道怎樣料理自己的事情。 有個上小學四年級的女孩子, 每天早晨, 媽媽幾次催她起床, 她總哼哼嘰嘰:“再睡一會兒。 ”如果真遲到了, 她又會抱怨父母不把她拽起來, 害得她被老師批評。 父親決心換個辦法, 他告訴女兒:“上學是你自己的事情。 從明天開始, 該幾點起床你調好鬧鐘。 如果鬧鐘響了你還賴被窩,

Advertisiment
你就賴吧, 一切責任自負!”父親心中有數:孩子跟父母撒嬌, 在老師、同學那裡還是很在意自己形象的, 豈敢總遲到。 果然, 第二天早上鬧鐘一響, 女兒騰地跳下床來。 從那時起, 女兒早晨起床再也不用催了。

由此可以看出, 孩子的潛力很大, 可以做很多事情, 只是因父母的溺愛剝奪了他們自立的能力。

孩子是一張白紙, 家長應從點滴做起, 鼓勵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提高他們的責任意識和動手能力, 有利於孩子將來面對複雜的工作, 在未來的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楊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