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過度保護寶寶好不好_過度保護寶寶的弊端

養生之道網導讀:

過度保護寶寶好不好?父母是世界上最疼愛子女的人, 他們盡自己所能把最好的東西都留給孩子, 時時刻刻都想保護著他。 但保護過度就會變成傷害, 過度保護寶寶好不好呢?

Advertisiment

每個寶寶都需要媽媽溫柔的愛和保護, 可是當保護前面加上“過度”二字, 你就應該提高警惕了。 把握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細節, 讓一切傷害、沮喪、壓力和失敗遠離你的孩子, 這僅僅是你最美好但卻不可能實現的願望。

父母們都希望孩子在安全、健康的環境裡長大, 只是當孩子不小心看到電視上不該看的畫面, 聽見不雅的話語, 或者偶爾吃點垃圾食品, 你也不必過分緊張, 那極少數時候的忽略並不會讓你給孩子的細心呵護毀於一旦。

相比媽媽送的一件防彈衣, 孩子更需要的是學習自我保護的能力“媽媽不讓我……, 因為她怕我受傷生病。 ”這一定是你第N次聽到這句話了。

Advertisiment
沒錯, 如果他沒洗乾淨蘋果就吃, 真的會生病;如果他在外面玩時摔倒了, 真的會受傷;如果他被別的小朋友欺負了, 真的會難過, 只是這並不能作為不讓孩子嘗試任何可能帶來風險的事情的原因。 更好的辦法是教他怎樣規避風險, 或者在問題出現後妥善地解決。

拿戶外運動來說吧!相比整天待在家裡不運動而對健康的身心造成的不利影響, 孩子因為摔倒而受的小傷根本不算什麼。 我們都知道多活動身體的孩子會更健康、更開朗, 很少運動的孩子體質比較差, 所以常常生病。 除了健康方面的考慮外, 戶外運動特別是團隊活動會讓孩子學會交流、協調和團隊合作。

當然, “安全第一”是絕對沒錯的。 讓孩子出去玩時,

Advertisiment
一定要讓他知道怎樣保護自己, 比如摔倒時怎樣落地, 傷害會最小;怎樣伸展身體不容易拉傷;怎樣遵守遊戲規則, 可以確保每個人的安全……除了避免身體的傷害, 孩子需要面對的情緒和心理問題也需要父母幫忙。 他會害怕, 會失望, 會苦惱, 會憤怒, 我們不可能將所有讓孩子不開心的事情, 都被遮罩在孩子生活範圍之外, 我們只是應該在孩子接受和適應能力比較強的時候, 讓他學會應付各種問題的本領。 而只有在遇到小問題時, 趕緊學會本領, 他才可能憑藉你交給的方法和他自己成長的力量, 面對今後更加複雜和棘手的難題。

過度保護剝奪了孩子為未來人生做準備的權利

孩子得到的良好教育讓他有了正確的價值觀,

Advertisiment
比較準確的判斷能力, 你對營養調配的細心讓他有了還算強壯的身體, 所有這些都會説明你保護孩子, 讓他不會輕易受到傷害。

相反, 如果你給孩子營造一個絕對純淨, 沒有任何挑戰的環境, 你將面臨一個更大的風險:孩子長大後難以具備在複雜環境中, 進行判斷、解決問題和面對不可控局面的能力, 即使他經過很長時間終於學會了這些, 此時他所付出的代價和時間也會比童年時多得多。

給孩子讓他窒息的責任、愛和保護, 就意味著剝奪了他學習應付複雜世界的各種技巧和經驗的機會。 愛, 孩子當然需要, 只是別忘了給他留一點空間和信任。

恰當的保護:瞭解你的孩子, 給予他所需要的

Advertisiment

保護是否過度, 關鍵在於:“度”究竟在哪裡?一方面, 我們需要看護好孩子, 選擇在他需要的時候介入, 另一方面我們又要保護好孩子的獨立性, 避免造成他太強的依賴性, 太弱的能力感。 這個平衡到底如何把握呢?每個孩子所需要的保護程度不同, 需要保護的方面也不一樣, 有的孩子容易生病, 有的孩子抗壓能力特別差, 有的孩子過於要強, 還有的孩子天生就喜歡粘著爸爸媽媽, 享受被保護的感覺, 因此每一個孩子對於保護的需求水準都是不同的, 這個“度”取決於你對孩子的觀察和瞭解。 雖然這並不容易做到, 但是一天天的平衡練習會讓你的努力看到結果。

許多家庭中都存在著過度保護的現象, 其實, 對寶寶的健康來說, 過度保護往往是弊大於利。過度保護會讓寶寶生存能力差;過度教育使寶寶厭學;過度干涉讓寶寶無所適從;過度施愛又會讓寶寶放縱。因此爸爸媽媽對寶寶的保護適當就可以了,過度保護反而效果會適得其反。

1. 過度保護讓寶寶生存能力差

如今的家庭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爸爸媽媽生怕自己的寶寶穿不好,吃不好,對寶寶百般呵護,整個家庭圍著寶寶一人團團轉。然而,過多、過分地保護,在寶寶和社會之間豎起了一道道保護牆,使寶寶在無形中遠離了社會,到了該長大的年齡卻總是讓人覺得他長不大,獨立行為的能力越來越差。

2. 過度教育使寶寶厭學

許多爸爸媽媽都熱衷於早期教育,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常常不自覺地給寶寶施加各種壓力,許多寶寶小小年紀就要學外語、學打字、學繪畫、背詩詞、學鋼琴等等,以致于許多孩子還未上學就對學校充滿了恐懼,一說學東西就心生怯意。

3. 過度干涉讓寶寶無所適從

寶寶的天性使然,少不了會好奇,好奇是驅使寶寶去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動力。寶寶好動,難免會面臨一點危險,倘若僅僅以寶寶的安全為由,處處干涉、限制寶寶的活動,不僅禁錮了寶寶智力的發展,而且束縛了寶寶個性的發展,容易讓寶寶富於創造的天性過早地夭折。4. 過度施愛讓寶寶放縱。

爸爸媽媽對寶寶過度施愛,其中一個突出的表現便是百依百順,這樣容易造成孩子任性、自私的性情,並且認為父母的愛是廉價的,是理所當然的。親子之愛應當是雙向的,父母在施愛的同時,也應讓寶寶懂得回報。倘若寶寶對施愛產生逆反心理,爸爸媽媽們就可能轉而運用”巴掌教育“,強權與溺愛,雖然各走極端,卻是殊途同歸,這樣是十分不利於寶寶的身心健康成長。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說擔心孩子,但實際上卻是在轉嫁自己的焦慮情緒,承認這一點可不容易。所以,請放鬆自己的心情,仔細想想,到底哪些問題是真正需要擔心的?我們又應該給予多少有益的保護?你會發現很多事情變得不那麼重要。

過度保護往往是弊大於利。過度保護會讓寶寶生存能力差;過度教育使寶寶厭學;過度干涉讓寶寶無所適從;過度施愛又會讓寶寶放縱。因此爸爸媽媽對寶寶的保護適當就可以了,過度保護反而效果會適得其反。

1. 過度保護讓寶寶生存能力差

如今的家庭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爸爸媽媽生怕自己的寶寶穿不好,吃不好,對寶寶百般呵護,整個家庭圍著寶寶一人團團轉。然而,過多、過分地保護,在寶寶和社會之間豎起了一道道保護牆,使寶寶在無形中遠離了社會,到了該長大的年齡卻總是讓人覺得他長不大,獨立行為的能力越來越差。

2. 過度教育使寶寶厭學

許多爸爸媽媽都熱衷於早期教育,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常常不自覺地給寶寶施加各種壓力,許多寶寶小小年紀就要學外語、學打字、學繪畫、背詩詞、學鋼琴等等,以致于許多孩子還未上學就對學校充滿了恐懼,一說學東西就心生怯意。

3. 過度干涉讓寶寶無所適從

寶寶的天性使然,少不了會好奇,好奇是驅使寶寶去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動力。寶寶好動,難免會面臨一點危險,倘若僅僅以寶寶的安全為由,處處干涉、限制寶寶的活動,不僅禁錮了寶寶智力的發展,而且束縛了寶寶個性的發展,容易讓寶寶富於創造的天性過早地夭折。4. 過度施愛讓寶寶放縱。

爸爸媽媽對寶寶過度施愛,其中一個突出的表現便是百依百順,這樣容易造成孩子任性、自私的性情,並且認為父母的愛是廉價的,是理所當然的。親子之愛應當是雙向的,父母在施愛的同時,也應讓寶寶懂得回報。倘若寶寶對施愛產生逆反心理,爸爸媽媽們就可能轉而運用”巴掌教育“,強權與溺愛,雖然各走極端,卻是殊途同歸,這樣是十分不利於寶寶的身心健康成長。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說擔心孩子,但實際上卻是在轉嫁自己的焦慮情緒,承認這一點可不容易。所以,請放鬆自己的心情,仔細想想,到底哪些問題是真正需要擔心的?我們又應該給予多少有益的保護?你會發現很多事情變得不那麼重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