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過度保護會剝奪孩子的幸福感

人人都知道, 壞父母是禍害, 可你想過麼, 注重給孩子營造幸福童年的“完美父母”也會使孩子成年後的生活陷入迷茫和陰鬱。

案例分析:“完美童年”釀下的悲慘人生

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 在我遇到的大部分患者中, 當他們訴說不幸童年時, 我會毫不費力地就能將他們當時的委屈與後來成長的不順聯繫起來。 但是很快, 我遇到了一個例外。

這個姑娘20多歲, 聰慧美貌, 有要好的朋友、親密的家庭, 以及--極度空虛的感覺。 她告訴我, 之所以來諮詢, 是因為她“總是不高興”。

她說她有一對“棒極了”的父母, 出色的兄弟姐妹,

Advertisiment
愛她的朋友, 極佳的教育, 很酷的工作, 健康的身體。 她的家族史上沒有抑鬱病人。

但她老是失眠, 猶疑不定, 怕犯錯誤, 無法堅持自己的選擇, 老認為自己不如父母一直評價的那樣“驚人”, 覺得“心中總有一個空洞”, 為什麼?

我被難住了。 這個案例裡沒有漠不關心的父親、求全責備的母親和其他放任自流、愛貶低人、亂七八糟的照料者, 問題出在哪裡?

當我試圖弄明白時, 更令人驚奇的事情發生了:類似的病人越來越多。 他們都是二三十歲, 自述很憂鬱、很焦慮, 很難選擇或專注於某個職業, 有種空虛感或缺乏目標感--但他們的父母卻無可指責。

恰恰相反, 這些病人都說到他們是多麼“崇拜”自己的父母, 說他們是這世上“最好的朋友”,

Advertisiment
一直支持自己, 甚至出錢讓他們來接受心理治療, 這讓他們既愧疚又困惑。 畢竟, 他們最大的抱怨就是無可抱怨!

起初我很懷疑這些人的陳述。 童年一般都不完美, 而且, 如果他們的童年很完美, 為何會如此迷茫?這跟我學過的知識是違背的。

但相處一段時間後, 我開始相信他們並無粉飾或曲解。 他們的父母的確做得也很棒。 直到有一天, 另一個問題浮現在我腦海:他們的父母是否做得太多?

過度保護會剝奪幸福感

在美國, 育兒一直是個爭議話題。 不過, 所有育兒法的根本目的都是一樣的:將孩子培養為有生產能力的、幸福的成年人。 不過, 近年來似乎出現了一些變化, 人們對幸福的看法和定義不同了。

光是幸福還不夠,

Advertisiment
你得更幸福。 對幸福的追求已經從“追求一般意義上的滿足”變異為“你必須任何時候、各個方面都幸福”。

“幸福如果作為生活的副產品, 是很棒的一個東西。 ”斯沃斯莫爾學院社會學教授巴里·施瓦茲說, “但若把幸福作為目標來追求, 只會導致災難。 ”

現代很多父母正是不懈地追求著這個目標, 我由此開始懷疑:會不會是父母在孩子小時過於保護他們, 避免讓他們不幸福, 才剝奪了他們成年後的幸福感呢?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精神病醫生保羅·波恩說:“答案是肯定的。 ”在臨床實踐中, 波恩發現很多父母會盡一切可能避免孩子體驗到哪怕一丁點的不適、焦慮或者失望。 當孩子長大, 面對正常的挫折, 就以為事情嚴重出錯了。

Advertisiment

比如說, 當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在公園裡被石頭絆到, 剛剛倒地, 一些父母就會飛撲過來, 扶起孩子, 開始安慰, 此時孩子還沒來得及哭呢。 這事實上剝奪了孩子的安全感。

如果你不讓孩子體驗那刹那間的混亂, 給他一點時間, 讓他明白發生了什麼, 讓他先跟那種挫折感搏鬥, 他就不知道受挫是什麼感覺。

以後在生活中遇到麻煩時心中也沒有底。 這些孩子上大學時, 會因為最小的麻煩發短信給父母求救。 其實在多數情況下, 孩子會自己應付得很好, 但很多父母永遠不知道這一點, 因為他們在孩子不需要保護時過早伸出了援手。

所謂成長, 就是學會適應不那麼完美的情況, 但父母常常代勞, 剝奪了孩子對挫折作出即時反應的權利。

Advertisiment
其結果就是長大後不知如何面對挫折。

從無私引發出的自私

一個孩子應該體驗正常的焦慮, 才會有適應性。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長大後更加獨立, 就應該每天為他們將來的離開做好準備。

但這個“如果”本身就是問題。 我們中很多人並不真的希望孩子離開, 因為我們依賴他們來填補自己生活的空洞。

因為我們在孩子身上付出了無數時間、精力和財富, 但那是為了誰?最終我們把自己和孩子的需要混淆了, 並認為這是最佳育兒之道。

在美國, 每年開學時, 大學都用各種招數“驅趕”新生父母。 芝加哥大學在開學典禮後加了一場風笛遊行, 以便把家長從孩子身邊趕開;佛蒙特大學請了“家長驅趕者”, 專門負責把家長擋在某個界限之外…近幾年有很多文章探討為什麼孩子拒絕長大, 但問題往往不在於孩子,而在於父母。

愛和持續監控之間是有區別的。由於我們比祖輩生的孩子更少,每個孩子都變得更加珍貴。與此同時,我們從孩子身上索求的也更多--更多陪伴,更多成就,更多幸福,在此過程中,無私(讓孩子幸福)與自私(讓我們自己高興)界限越來越模糊。

儘管我們常說我們對孩子最大的期望就是他們幸福,我們會竭盡所能幫他們獲得幸福,但父母的幸福該終於何處,孩子的幸福該始於何處,我們並不清楚。

培養自信導致不自信

當父母總在說孩子“很棒”--不管因為他是第一次自己學會穿鞋,還是每天早上都這樣做時--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做的每件事都很特別。

同樣,如果孩子參加活動,僅因“努力嘗試”就能得到獎勵貼紙,那他永遠都不會收到關於自己的負面評價(所有失敗都可以說成“努力嘗試”)。

自1980年代以來,在中學和大學裡,孩子的自信指數日益上升。但健康的自信很快就會變成有害的自我膨脹。事實上,大學生的自戀指數上升速度跟自信保持一致。

與此同時,焦慮和沮喪人群比例也在上升。為什麼會這樣?

那是因為他們將自己視為宇宙的中心。父母則更像僕人,載他們參加各種活動,滿足他們每一個願望,不斷地告訴他們是多麼特別,多麼有才華。

這給他們一種錯覺,仿佛與其他人相比,他們極其不同。他們不是自我感覺良好,而是比所有人感覺都好。”

步入成年後,這成為一個大問題。那些自覺不凡的人會與周圍的人疏遠。他們不知如何與團隊合作,不知如何面對自身局限性。

如果沒有一直得到鼓勵,他們會喪失安全感。他們成長于這樣一種文化中:只要參加就有獎品。只是,誰會看一場沒有贏家和輸家的NBA比賽?”

提供足夠的選擇與安全感

在很大程度上,自信與一個人將來是否開心關係不大,特別是當自信心來自不停的寬容和表揚,而不是來自真正的成就時。

研究表明,能預示一個人將來是否充實和成功的是堅定性、適應性和接受現實檢驗的能力,具備了這些品性,人們才能順利過日子。

但是現在,很多孩子沒有機會學習這些品性。父母越來越多地干涉到孩子的成長之路。自以為設定了限制,事實上卻沒有。當孩子纏著要買霜淇淋,家長先是拒絕,幾經談判後卻讓了步。

“每年都有家長找到我,問‘為什麼孩子不聽我的話?為什麼她不能接受拒絕?’我會說,‘孩子之所以不能接受拒絕,是因為你們從來不拒絕。

你要知道, 當選擇變少時,孩子更有安全感,更不焦慮。較少的選擇幫助他們專注於某事,這也正是日後生活所需要的。

相反,當我們給孩子提供無數選擇的同時,就向他們傳達了這樣的資訊:當他們感覺不爽,就會有另外一種選擇擺在面前。

最終父母用豐富的選擇造就了焦慮而又有優越感的孩子,我將這些人稱之為“殘廢的皇族”。

父母的焦慮之下潛藏著一種信仰,那就是:如果我們做對了,孩子不僅會成長為快樂的大人,而且會成為讓我們快樂的成年人。

這是一種誤會,養育雖然重要,卻不能勝過天性,而且不同的養育方式適用于不同的孩子。我們可以讓孩子接觸藝術,但不能教給他們創意。

我們可以保護他們免受下流同窗、糟糕成績等各種因素的傷害,但在人生中他們總會遇到不快。

事實上,在不遺餘力為他們提供完美童年的時候,我們讓孩子的成長變得更加艱難。

但問題往往不在於孩子,而在於父母。

愛和持續監控之間是有區別的。由於我們比祖輩生的孩子更少,每個孩子都變得更加珍貴。與此同時,我們從孩子身上索求的也更多--更多陪伴,更多成就,更多幸福,在此過程中,無私(讓孩子幸福)與自私(讓我們自己高興)界限越來越模糊。

儘管我們常說我們對孩子最大的期望就是他們幸福,我們會竭盡所能幫他們獲得幸福,但父母的幸福該終於何處,孩子的幸福該始於何處,我們並不清楚。

培養自信導致不自信

當父母總在說孩子“很棒”--不管因為他是第一次自己學會穿鞋,還是每天早上都這樣做時--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做的每件事都很特別。

同樣,如果孩子參加活動,僅因“努力嘗試”就能得到獎勵貼紙,那他永遠都不會收到關於自己的負面評價(所有失敗都可以說成“努力嘗試”)。

自1980年代以來,在中學和大學裡,孩子的自信指數日益上升。但健康的自信很快就會變成有害的自我膨脹。事實上,大學生的自戀指數上升速度跟自信保持一致。

與此同時,焦慮和沮喪人群比例也在上升。為什麼會這樣?

那是因為他們將自己視為宇宙的中心。父母則更像僕人,載他們參加各種活動,滿足他們每一個願望,不斷地告訴他們是多麼特別,多麼有才華。

這給他們一種錯覺,仿佛與其他人相比,他們極其不同。他們不是自我感覺良好,而是比所有人感覺都好。”

步入成年後,這成為一個大問題。那些自覺不凡的人會與周圍的人疏遠。他們不知如何與團隊合作,不知如何面對自身局限性。

如果沒有一直得到鼓勵,他們會喪失安全感。他們成長于這樣一種文化中:只要參加就有獎品。只是,誰會看一場沒有贏家和輸家的NBA比賽?”

提供足夠的選擇與安全感

在很大程度上,自信與一個人將來是否開心關係不大,特別是當自信心來自不停的寬容和表揚,而不是來自真正的成就時。

研究表明,能預示一個人將來是否充實和成功的是堅定性、適應性和接受現實檢驗的能力,具備了這些品性,人們才能順利過日子。

但是現在,很多孩子沒有機會學習這些品性。父母越來越多地干涉到孩子的成長之路。自以為設定了限制,事實上卻沒有。當孩子纏著要買霜淇淋,家長先是拒絕,幾經談判後卻讓了步。

“每年都有家長找到我,問‘為什麼孩子不聽我的話?為什麼她不能接受拒絕?’我會說,‘孩子之所以不能接受拒絕,是因為你們從來不拒絕。

你要知道, 當選擇變少時,孩子更有安全感,更不焦慮。較少的選擇幫助他們專注於某事,這也正是日後生活所需要的。

相反,當我們給孩子提供無數選擇的同時,就向他們傳達了這樣的資訊:當他們感覺不爽,就會有另外一種選擇擺在面前。

最終父母用豐富的選擇造就了焦慮而又有優越感的孩子,我將這些人稱之為“殘廢的皇族”。

父母的焦慮之下潛藏著一種信仰,那就是:如果我們做對了,孩子不僅會成長為快樂的大人,而且會成為讓我們快樂的成年人。

這是一種誤會,養育雖然重要,卻不能勝過天性,而且不同的養育方式適用于不同的孩子。我們可以讓孩子接觸藝術,但不能教給他們創意。

我們可以保護他們免受下流同窗、糟糕成績等各種因素的傷害,但在人生中他們總會遇到不快。

事實上,在不遺餘力為他們提供完美童年的時候,我們讓孩子的成長變得更加艱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