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生育的實施以及生活水準的提高, 讓家長們有了溺愛孩子的時間、資本和理由。 因此, 很大一部分家長對孩子百般關愛, 對孩子事無巨細一律照顧周到, 一絲不苟。 甚至是農村裡的小男孩, 也讓爺爺奶奶照顧得十指不沾陽春水, 半點委屈也不能受。 鄰居們還舉起大拇指直誇老人為了孫子盡心盡力, 無微不至。
其實這種教養環境出來的孩子不是手無縛雞之力, 就是冷漠自私, 專橫跋扈, 更甚者脾氣暴躁, 喜歡打鬧, 長大後難以成功和得到幸福。 這是因為如果孩子從小備受家人的寵愛, 就會形成這樣的意識:“我是家裡的中心,
Advertisiment
“關懷強迫症”就是一個人特別需要別人依賴自己, 總是愛向別人提供不需要的關懷, 當別人特別依賴自己的時候, 就會感到滿足, 覺到自己有價值。 家長就是這樣為寶寶提供不必要的關心, 寶寶應該做的不讓寶寶做, 表面上是因為愛寶寶, 其實實質上是因為需要寶寶對自己的依賴。 這一點, 很多家長可能都沒有意識到。
那麼, 如何改變這種情況呢?
1、家長要反思, 自己過度關懷孩子,
Advertisiment
2、對寶寶進行以身作則的 “親情教育”。 父親要教育孩
子愛母親, 做母親的也要教育孩子愛父親。 父母親要以身作則表達自己對寶寶爺爺奶奶的關心, 讓孩子耳濡目染重視“親情”, 自然就會懂得關心別人。
3、教會孩子懂得感恩和分享。 父母、爺爺奶奶要與孩子一道分享好的飯菜、食物, 禁止孩子獨食好吃的東西。 接受家人給與的禮物時, 要讓寶寶學會感謝和珍惜。
4、父母要讓孩子瞭解自己工作的不易和生活的艱辛, 讓孩子理解父母, 為父母分憂解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