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過度的“親子”,不如適度“遠子”,值得關注!

但這個度沒有把握好的話, 也會毀了孩子。

過度“親子”, 不如適度“遠子”!

這不是故作驚人之語, 如果你見過那些讓人心痛或者心酸的個案——厭食症、抑鬱症、精神分裂……

你會明白此話中的苦心, 那些跟孩子"親密無間"的父母, 常常徹底廢掉了自己的孩子。

孩子沒法獲得健康的發展, 在心理甚至身體上都變成病號。

所以, 為了孩子, 你得有意識地離孩子“遠”一點。

一、讓孩子適時"滾"出媽媽的被窩

如果孩子5歲了還跟你睡一張床, 還要跟你擠一個被窩, 那麼是時候讓他/她"滾"下去了。

如何睡覺, 這裡面暗藏著家庭關係的重要信號。

Advertisiment

如果你家床上經常睡三個人, 或者乾脆是爸爸讓位給孩子, 這可能預示著你的家庭關係比較混亂。

爸爸在家缺乏應有的地位, 他自然很難施展出爸爸的力量和功能。

當然, 這更是暗示出孩子跟媽媽過度糾纏, 過於親密了。

如果一個孩子不願意跟媽媽分開, 就是要跟媽媽睡在一個床上, 他/她是沒辦法獨"立"起來的。

所以, 遠子第一步:

儘早讓孩子睡在自己的床上

而不是黏在媽媽的被窩裡

如果你很難把孩子從你們的床上弄到他/她自己的床上去, 這可能已經在提醒:

之前你和孩子的關係過於"近"了, 需要你有意識地拉開點距離。

二、給孩子空間 , 別把他整個“占滿”

1、以"愛"的旗號, 踐踏孩子心地

你家的兒童房, 真的是孩子的嗎?

Advertisiment

按照你的意願佈置

孩子弄得髒亂點就會被訓斥一頓

孩子不能請小朋友來玩, 因為媽媽喜歡整潔清淨

……

那麼, 孩子看起來有個房間, 其實是沒有自己的空間的。

另外, 在孩子專心玩的時候, 媽媽讓幹別的;

孩子看花呢, 媽媽讓看人

孩子看人呢, 媽媽讓看花

……

有個朋友說她見到一個媽, 問孩子今天中午吃什麼啊, 孩子說比薩, 媽說, 比薩有啥好吃, 咱們吃魚頭泡餅。

不給孩子任何做決定的機會, 什麼都替孩子決定了。

還有, 媽媽老想著幫孩子, 比如孩子搶玩具, 媽媽趕緊說, 別搶別搶, 媽媽再給你買一個。

生怕孩子吃虧, 著急地給孩子灌輸如何討人喜歡, 著急地支招如何勝過小朋友……剝奪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

把孩子所有時間都排得滿滿的,

Advertisiment
給孩子報各種班。

生怕孩子荒廢了光陰, 不給孩子留白, 不給孩子時間和空間發現自己的興趣。

不允許孩子那些看起來沒出息的興趣。

每當這個時候, 就潑他們的冷水, 呵斥他們, 把他們從興高采烈變得縮手縮腳。

如果你也是這麼當媽媽的, 那麼, 你的孩子就整個兒被"媽媽"占滿了, 孩子並沒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大人經常無意識地強制孩子。

我們打著"愛"的旗號

以"為孩子好"的名號

肆意踐踏著孩子的心地

2、粗暴施壓"成功廢掉"孩子

如果孩子的反抗能讓我們清醒些, 看到我們的自以為是實際上在干擾和破壞孩子的成長。

從而趕快調整和改變我們對待孩子的態度和方式, 我們做父母的水準就提高了一截。

Advertisiment

極端的情況是:如果我們堅決認為孩子"不聽話", "不乖", 甚至認為孩子有問題, 更強制和粗暴施壓, 好讓孩子按照我們的要求做。

那個"聽話"的孩子, 可能真的被媽媽摧毀了。

媽媽成功地廢掉了孩子。

他/她為了媽媽高興, 放棄了自己!代價是, 他/她沒有了自己, 也沒有能力為自己的生活負責。

記不得是哪位大師說的, 但絕對是真理:孩子是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長大的。

我們得跟孩子分清你我

尊重孩子的心性

尊重孩子的空間

不要打擾孩子的發展

說到要"遠"子, 你得除了孩子外, 人生還有別的東西。

你不能把人生樂趣、意義和價值, 全押在做媽這一件事上。

如果除了孩子你沒有別的樂趣, 如果除了當媽你沒有別的價值,

Advertisiment
你根本無法做到"遠子"。

三、媽媽要給自己留空間

媽媽心裡流的淚, 常常很容易流到兒子的心裡去。

不要以為藏起來孩子就不知道, 你過得好不好, 有個人比你還清楚——媽媽的感受, 常常變成孩子的感受。

所以, 孩子3歲以後, 你得有自己的空間, 不管是工作、興趣愛好還是朋友。

總之, 這個跟子無關的空間, 可以讓你跟別的成年人交流, 能夠給你補充精力, 得到快樂, 讓你更有能量做媽媽。

這也意味著你可以對孩子說"不", 當你需要自己的空間時, 孩子也要學會尊重和接受這個事實。

他/她也不能完全佔有媽媽, 而這恰恰在鼓勵你的孩子自立。

請做一個選擇題:

假如你有一筆閒錢, 剛夠你在一個自我心靈成長課程或者給孩子的一個"不輸起跑線"的早教課中挑一個, 你會如何挑?

我敢打賭你會挑給孩子的早教課!

因為媽媽通常都願意犧牲自己,把孩子放在最前面。

不過,最好的投資是把錢用在父母自己的提升課上。

這個時候媽媽需要自我充電,而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的最好的課程,就是不上什麼課程,開心地玩!

四、媽媽對自己的情緒負責

1、媽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影響

"媽媽這麼辛苦,你還這麼不聽話!"……

"再不停下來,我生氣了!"……

"不要惹我發火!"……

孩子好像是我們的情緒主宰,我們成了奴隸。

當他們表現"好"的時候,我們情緒好上天;

當他們表現"不好"的時候,我們感覺都看不到天日。

我們的情緒好壞,就隨著孩子上下起伏。

影響是相互的,我們也把孩子變成了奴隸,為了讓我們高興,他/她可能就放棄了自己的樂趣,努力要表現"好",因為那是我們喜歡的。

情緒也成了我們控制孩子的武器。

不過,你不可能要求一個奴隸心裡沒有不滿,所以有時候孩子又莫名其妙地跟我們作對,把我們氣得半死。

2、母子間的糾纏,說到底是情緒上的糾纏不清

特別容易跟孩子糾纏不清的媽媽,通常都是焦慮不安型。

也就是說,孩子那些讓她生氣、發火、擔心的事……換作是一個安全型的媽媽,可能完全不覺得是什麼問題。

焦慮不安型的媽媽,也受不了孩子情緒低落。

孩子成長本來就是苦樂參半的事,但她們特別想孩子"高高興興的",如果孩子遇到一點不高興的事,她們就如臨大敵,無法忍受。

媽媽們情緒的過度反應,常常讓孩子誠惶誠恐。

而一個看起來特別溫和善良慈祥的媽媽,可能是最容易緊張和膽小的媽媽,她們為了避免衝突,常常過度放縱孩子,養出無法無天的孩子。

3、媽媽要把自己的情緒和孩子拉開一段距離

所以,一個媽媽一定要把自己的情緒和孩子拉開一段距離,不要讓孩子為你的情緒負責。

這是你最負責的態度,避免將自己的問題強加給孩子。你能做的是:

a.記住你的性格是養育過程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

b.在你的情緒反應過度時不要"教育"孩子。

情緒狀態中我們多半會失掉些自我的正常功能,這個時候你是無法"教育"孩子的,不過是發洩而已。

c.自我成長,改善自己的情緒困擾,不讓它障礙你做媽媽的能力。

當你樹立了為自己情緒負責的榜樣,你才能教會孩子為他/她的情緒負責。

教學相長

共同"提高情商"

-05-

五、遠子,遠到多遠?

遠子,不是說把你的孩子扔得遠遠的,你跟他/她劃清界限,各自不相干,讓他自生自滅。

那樣"遠"子,孩子會向你討債的。

焦慮不安型的媽媽根本無法跟孩子分離,親子不如遠子這句話,更多是為她們說的。

即便她們牢牢記著"遠",跟孩子的距離也比較近,需要掙扎和努力才能做到"遠"。

假如你是回避型,本來就不喜歡太過親密的人際關係,你跟孩子的關係已經夠遠了

回避型媽媽會乾脆把孩子扔給老人或者保姆,把孩子送進全托的幼稚園,孩子哭鬧得再厲害都懶得搭理,讓孩子自己收場……

焦慮不安媽媽需要學習才能做到的事,對回避型媽媽來說易如反掌。

問題是,她們無法跟孩子建立安全的情感聯接

那麼你需要做些努力,跟孩子靠得近點:

花更多時間跟孩子相處,特別地多為孩子做些事,給孩子買禮物,多多抱TA,學習對孩子的情緒更敏感些……

你需要學習如何跟孩子親密。

遠和近,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它意味著媽媽能夠意識到孩子的成長、變化和需要,承受住焦慮擔心,逐漸放手。

允許孩子自己做主,允許他長大,允許他不需要媽媽。

你會如何挑?

我敢打賭你會挑給孩子的早教課!

因為媽媽通常都願意犧牲自己,把孩子放在最前面。

不過,最好的投資是把錢用在父母自己的提升課上。

這個時候媽媽需要自我充電,而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的最好的課程,就是不上什麼課程,開心地玩!

四、媽媽對自己的情緒負責

1、媽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影響

"媽媽這麼辛苦,你還這麼不聽話!"……

"再不停下來,我生氣了!"……

"不要惹我發火!"……

孩子好像是我們的情緒主宰,我們成了奴隸。

當他們表現"好"的時候,我們情緒好上天;

當他們表現"不好"的時候,我們感覺都看不到天日。

我們的情緒好壞,就隨著孩子上下起伏。

影響是相互的,我們也把孩子變成了奴隸,為了讓我們高興,他/她可能就放棄了自己的樂趣,努力要表現"好",因為那是我們喜歡的。

情緒也成了我們控制孩子的武器。

不過,你不可能要求一個奴隸心裡沒有不滿,所以有時候孩子又莫名其妙地跟我們作對,把我們氣得半死。

2、母子間的糾纏,說到底是情緒上的糾纏不清

特別容易跟孩子糾纏不清的媽媽,通常都是焦慮不安型。

也就是說,孩子那些讓她生氣、發火、擔心的事……換作是一個安全型的媽媽,可能完全不覺得是什麼問題。

焦慮不安型的媽媽,也受不了孩子情緒低落。

孩子成長本來就是苦樂參半的事,但她們特別想孩子"高高興興的",如果孩子遇到一點不高興的事,她們就如臨大敵,無法忍受。

媽媽們情緒的過度反應,常常讓孩子誠惶誠恐。

而一個看起來特別溫和善良慈祥的媽媽,可能是最容易緊張和膽小的媽媽,她們為了避免衝突,常常過度放縱孩子,養出無法無天的孩子。

3、媽媽要把自己的情緒和孩子拉開一段距離

所以,一個媽媽一定要把自己的情緒和孩子拉開一段距離,不要讓孩子為你的情緒負責。

這是你最負責的態度,避免將自己的問題強加給孩子。你能做的是:

a.記住你的性格是養育過程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

b.在你的情緒反應過度時不要"教育"孩子。

情緒狀態中我們多半會失掉些自我的正常功能,這個時候你是無法"教育"孩子的,不過是發洩而已。

c.自我成長,改善自己的情緒困擾,不讓它障礙你做媽媽的能力。

當你樹立了為自己情緒負責的榜樣,你才能教會孩子為他/她的情緒負責。

教學相長

共同"提高情商"

-05-

五、遠子,遠到多遠?

遠子,不是說把你的孩子扔得遠遠的,你跟他/她劃清界限,各自不相干,讓他自生自滅。

那樣"遠"子,孩子會向你討債的。

焦慮不安型的媽媽根本無法跟孩子分離,親子不如遠子這句話,更多是為她們說的。

即便她們牢牢記著"遠",跟孩子的距離也比較近,需要掙扎和努力才能做到"遠"。

假如你是回避型,本來就不喜歡太過親密的人際關係,你跟孩子的關係已經夠遠了

回避型媽媽會乾脆把孩子扔給老人或者保姆,把孩子送進全托的幼稚園,孩子哭鬧得再厲害都懶得搭理,讓孩子自己收場……

焦慮不安媽媽需要學習才能做到的事,對回避型媽媽來說易如反掌。

問題是,她們無法跟孩子建立安全的情感聯接

那麼你需要做些努力,跟孩子靠得近點:

花更多時間跟孩子相處,特別地多為孩子做些事,給孩子買禮物,多多抱TA,學習對孩子的情緒更敏感些……

你需要學習如何跟孩子親密。

遠和近,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它意味著媽媽能夠意識到孩子的成長、變化和需要,承受住焦慮擔心,逐漸放手。

允許孩子自己做主,允許他長大,允許他不需要媽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