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過敏源檢測

過敏源檢測是什麼

過敏源檢測主要是指檢測速髮型變態反應的皮膚試驗, 主要用於測定被試者對某種物質是否過敏, 用於蕁麻疹、異位性皮炎、藥物性皮炎及食物過敏等疾病。 對高度敏感者可有危險性, 宜慎重。

過敏源檢測主要是指檢測速髮型變態反應的皮膚試驗, 主要用於測定被試者對某種物質是否過敏, 用於蕁麻疹、異位性皮炎、藥物性皮炎及食物過敏等疾病。 對高度敏感者可有危險性, 宜慎重。 方法有:

劃痕試驗、點刺試驗、封閉劃痕試驗、皮內試驗及應用試驗等。 常用的有點刺試驗和皮內試驗。

Advertisiment
結果分為即刻反應和遲發反應兩種。 即刻反應通常於15-30分鐘內出現反應, 如有風團發生, 即為陽性, 遲發反應通常於幾個小時至24-48小時後才出現反應, 如有浸潤結節, 即為陽性。

過敏源檢測哪些方法

一、點刺檢查

點刺試驗可視為一種特殊的皮內試驗, 是目前國際特別是歐美國家推崇的過敏原體內檢測方法。 因其是皮膚的點刺液僅為皮內試驗的萬分之一, 安全性及靈敏度高、準確度高, 由於皮損小, 患者無痛楚, 就如被蚊叮一樣等特點, 已逐漸取代了傳統的皮內試驗。

原理:

當有某種變應原進入皮膚時, 對某些物質有速髮型過敏反應的患者, 立即特異性地引起皮膚內的肥大細胞脫顆粒, 釋放組胺等活性物質,

Advertisiment
導致局部毛細血管擴張(紅斑), 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水腫、風團), 陽性者表示對該抗原過敏。

操作方法:

先將點刺皮試液滴在皮膚上, 然後用點刺針穿過液滴, 輕輕刺入皮內。

斑貼試驗

斑貼試驗的應用已有百年歷史, 對接觸性皮炎及某些過敏性皮膚病診斷的可靠性得到了充分證明, 促進了接觸性皮炎與皮膚變態反應檢測的發展。 我院採用歐洲標準化檢測試劑, 檢測精准。

原理:

將可疑致敏物質敷貼于患者皮膚上, 通過皮膚或粘膜進入機體後由抗原呈遞細胞將抗原呈遞給T淋巴細胞, 使特異性T淋巴細胞活化, 誘發炎症反應。

適應症:

1、接觸性皮炎、濕疹、職業性皮膚病等因接觸某些物質引起的變態反應發生的皮膚病。

2、當病因不明或有數種物質接觸,

Advertisiment
需要尋找病因時, 可做斑貼試驗。

具體方法:

將試劑貼在皮膚上觀察一段時間後, 根據皮膚對接觸物的反應判斷是否對這種物質過敏。

檢測種類:

1、硫酸鎳:多種金屬和鍍金物品;

2、羊毛脂醇:多種油膏、乳膏、護膚品和肥皂;

3、硫酸新黴素:局部用抗生素乳膏、護膚液、油膏、滴眼液和滴耳液;

4、重鉻酸鉀:水泥及多種化學製品;

5、卡因混合物:多種局部麻醉劑;

6、香料混合物:化妝品、香料和調味品;

7、松香:黏合劑、密封劑;

8、環氧樹脂:黏合劑、表面塗層和油漆;

9、喹啉混合物:某些藥物類冷霜、軟膏、藥膏及繃帶;

10、秘魯香脂:多種美容劑, 香水以及咳嗽糖漿、止咳糖、口香糖和糖果點心;

11、二鹽酸乙二胺:穩定劑、乳化劑和局部殺菌藥/抗生素乳膏/滴眼藥和滴鼻藥;

Advertisiment

12、氯化物:鍍金物品和人造首飾;

13、對叔丁酚甲醛樹脂:皮革製品、傢俱和制鞋工業的防水膠;

14、芳香混合物:美容劑、皮膚病外用乳膏和繃帶;

15、卡巴混合物:橡膠製品、殺蟲劑和一些膠水;

16、炭黑橡膠混合物:輪胎、把手和水管;

17、CL+ME異噻唑啉酮:多種洗髮液、乳膏、護膚液和其它皮膚護理品;

18、誇特-15:乳膏、護膚液、洗髮液、肥皂和其實美容劑以及皮膚護理產品;

19、巰基苯並噻唑:多種橡膠產品、黏合劑和工業防腐劑;

20、對苯二胺:永久性和非永久性染髮劑;

21、甲醛:多種建築材料和塑膠工業;

22、巰基混合物:多種橡膠產品, 如鞋子、手套和橡皮帶;

23、硫柳汞:一些美容劑、滴鼻劑和滴耳劑;

24、秋蘭母混合物:幾乎所有的橡膠製品。

二、總IgE檢測

總IgE檢測是判定機體過敏體質的一種檢測手段,

Advertisiment
是過敏的一個重要標誌。 當它增高, 又沒有寄生蟲感染, 表明患者正處於過敏狀態。

食物不耐受

臨床證明許多慢性疾病都與食物有關, 在去除有問題的食物之後, 症狀就會消失, 這就是食物不耐受。 食物不耐受檢查也是唯一針對食物過敏的遲發反應(IgG)檢測手段。 腹瀉、口腔潰瘍、蕁麻疹、痤瘡、偏頭痛、易疲勞、憂鬱、氣喘、睡眠障礙、磨牙等慢性症狀, 如查不出病因, 都應做食物不耐受檢測, 都可能與食物不耐受有關。

食物不耐受

臨床證明許多慢性疾病都與食物有關, 在去除有問題的食物之後, 症狀就會消失, 這就是食物不耐受。 食物不耐受檢查也是唯一針對食物過敏的遲發反應(IgG)檢測手段。 腹瀉、口腔潰瘍、蕁麻疹、痤瘡、偏頭痛、易疲勞、憂鬱、氣喘、睡眠障礙、磨牙等慢性症狀,如查不出病因,都應做食物不耐受檢測,都可能與食物不耐受有關。

三、UniCAP檢測

瑞典法瑪西亞公司研製的UniCAP全自動體外診斷系統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檢查過敏原實驗室系統,已獲得國際臨床實驗室標準委員會的確認。以其安全性高、檢測結果準確可靠,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確認,被國際上譽為“過敏原檢測的金標準”。原理:過敏原共價結合於CAP的纖維素固相載體上,與患者血清樣品中的特異性IgE抗體反應。基於世界衛生組織(WHO)的IGE參考品繪製標準曲線,由螢光強度可推算出樣品中的IgE濃度。檢測種類:可檢測包括吸入、食物等600多種過敏原。通過簡單的血樣採集,就可快速而準確的得到檢測結果,同時還可檢測出過敏的程度。由於該檢測精確並可以定量測出過敏程度,大大減少人為錯誤,保障檢測結果的可信性,為醫生臨床治療提供了可靠依據。

過敏源檢測後哪些誤區

很多人測了過敏源檢測後,對查出有陽性反應的物質從此視如蛇蠍,碰都不敢碰,甚至想到都害怕。這也不能碰,那也不能吃的,這樣的後果往往使生活品質大大下降,長此以往也有可能會引發心理疾病。

其實,據研究發現:過敏源測試陽性的準確率約40%,陰性的準確率在95%。就是說查出對某些物質不過敏,基本上就不會發生過敏反應,可以放心大膽的接觸和/或飲食;而查出對某些物質過敏,還有一半多的概率是假陽性的,即本身不對該種物質過敏後檢測出了“過敏”。

真正要知道對某物質是否過敏,最靠譜的方法是自身試驗。可以自己嘗試先去少量接觸和/或飲食,如果第二天沒有出現過敏反應,說明對此種物質沒有過敏反應(Ⅰ型超敏),以後也是可以接觸和/或飲食的。如果出現瘙癢、紅斑、水腫等過敏症狀,則以後就不要再或儘量少接觸此類物質。

寶寶易患哪些過敏性疾病

涼爽的秋天悄然而至了,這個季節也是寶寶過敏性疾病的一個高發期,父母要為孩子做好防過敏的工作,那麼秋冬季節易患哪些過敏性疾病呢?

秋冬最常見的3大過敏疾病

(1)

過敏性性鼻炎

是一種吸入外界過敏性抗原而引起的以鼻癢、打噴嚏、流清涕等為主要症狀的疾病。過敏性鼻炎是兒童極為常見的一種慢性鼻黏膜充血的病,主要的臨床症狀有鼻癢、打噴嚏、流鼻涕、鼻塞、鼻涕倒流、夜間突然咳嗽,和感冒不同的是,過敏性鼻炎一般是在氣候改變、早上起床、或空氣中有粉塵時發作,不過這種現象,一般只持續10~20分鐘,一天之中可能間歇出現。

(2)

過敏性氣喘

為因本身的過敏體質,再加上對環境中過敏原產生的慢性呼吸道發炎。好發於季節交替,溫度、濕度變化大時。隨著過敏兒的人數越來越多,及醫學的進步,及早發現有過敏性氣喘已不再是件難事了。

(3)

異位性皮膚炎

為一種遺傳有密切關係的皮膚疾病,是指因遺傳導致皮膚異常因而病變,會反復發作且搔癢難當即異常敏感,好發于嬰幼兒時期。初次發作多於嬰幼兒時期,總病患大約占總嬰幼兒3%~5%,約30%的病患於1歲~5歲時發病,約有20%氣喘病童會同時有此病症,更約有50%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合併帶有氣喘、過敏性鼻炎的問題,此類病患通稱異位性體質。

寶寶對身體的調節能力不及大人,所以,在秋冬季來臨之後,媽媽外出時別忘了隨時幫寶寶帶一件薄外套。另外,葉淑甯醫師還特別提醒,在清晨外出時或是騎摩托車、自行車帶寶寶出行時,也要幫寶寶戴上口罩。在早上起床時,不能立即讓寶寶赤腳踩踏冰冷的地板,可幫寶寶穿上防滑襪或是鋪上地墊,但要避免使用地毯。

腹瀉、口腔潰瘍、蕁麻疹、痤瘡、偏頭痛、易疲勞、憂鬱、氣喘、睡眠障礙、磨牙等慢性症狀,如查不出病因,都應做食物不耐受檢測,都可能與食物不耐受有關。

三、UniCAP檢測

瑞典法瑪西亞公司研製的UniCAP全自動體外診斷系統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檢查過敏原實驗室系統,已獲得國際臨床實驗室標準委員會的確認。以其安全性高、檢測結果準確可靠,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確認,被國際上譽為“過敏原檢測的金標準”。原理:過敏原共價結合於CAP的纖維素固相載體上,與患者血清樣品中的特異性IgE抗體反應。基於世界衛生組織(WHO)的IGE參考品繪製標準曲線,由螢光強度可推算出樣品中的IgE濃度。檢測種類:可檢測包括吸入、食物等600多種過敏原。通過簡單的血樣採集,就可快速而準確的得到檢測結果,同時還可檢測出過敏的程度。由於該檢測精確並可以定量測出過敏程度,大大減少人為錯誤,保障檢測結果的可信性,為醫生臨床治療提供了可靠依據。

過敏源檢測後哪些誤區

很多人測了過敏源檢測後,對查出有陽性反應的物質從此視如蛇蠍,碰都不敢碰,甚至想到都害怕。這也不能碰,那也不能吃的,這樣的後果往往使生活品質大大下降,長此以往也有可能會引發心理疾病。

其實,據研究發現:過敏源測試陽性的準確率約40%,陰性的準確率在95%。就是說查出對某些物質不過敏,基本上就不會發生過敏反應,可以放心大膽的接觸和/或飲食;而查出對某些物質過敏,還有一半多的概率是假陽性的,即本身不對該種物質過敏後檢測出了“過敏”。

真正要知道對某物質是否過敏,最靠譜的方法是自身試驗。可以自己嘗試先去少量接觸和/或飲食,如果第二天沒有出現過敏反應,說明對此種物質沒有過敏反應(Ⅰ型超敏),以後也是可以接觸和/或飲食的。如果出現瘙癢、紅斑、水腫等過敏症狀,則以後就不要再或儘量少接觸此類物質。

寶寶易患哪些過敏性疾病

涼爽的秋天悄然而至了,這個季節也是寶寶過敏性疾病的一個高發期,父母要為孩子做好防過敏的工作,那麼秋冬季節易患哪些過敏性疾病呢?

秋冬最常見的3大過敏疾病

(1)

過敏性性鼻炎

是一種吸入外界過敏性抗原而引起的以鼻癢、打噴嚏、流清涕等為主要症狀的疾病。過敏性鼻炎是兒童極為常見的一種慢性鼻黏膜充血的病,主要的臨床症狀有鼻癢、打噴嚏、流鼻涕、鼻塞、鼻涕倒流、夜間突然咳嗽,和感冒不同的是,過敏性鼻炎一般是在氣候改變、早上起床、或空氣中有粉塵時發作,不過這種現象,一般只持續10~20分鐘,一天之中可能間歇出現。

(2)

過敏性氣喘

為因本身的過敏體質,再加上對環境中過敏原產生的慢性呼吸道發炎。好發於季節交替,溫度、濕度變化大時。隨著過敏兒的人數越來越多,及醫學的進步,及早發現有過敏性氣喘已不再是件難事了。

(3)

異位性皮膚炎

為一種遺傳有密切關係的皮膚疾病,是指因遺傳導致皮膚異常因而病變,會反復發作且搔癢難當即異常敏感,好發于嬰幼兒時期。初次發作多於嬰幼兒時期,總病患大約占總嬰幼兒3%~5%,約30%的病患於1歲~5歲時發病,約有20%氣喘病童會同時有此病症,更約有50%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合併帶有氣喘、過敏性鼻炎的問題,此類病患通稱異位性體質。

寶寶對身體的調節能力不及大人,所以,在秋冬季來臨之後,媽媽外出時別忘了隨時幫寶寶帶一件薄外套。另外,葉淑甯醫師還特別提醒,在清晨外出時或是騎摩托車、自行車帶寶寶出行時,也要幫寶寶戴上口罩。在早上起床時,不能立即讓寶寶赤腳踩踏冰冷的地板,可幫寶寶穿上防滑襪或是鋪上地墊,但要避免使用地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