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過敏體質的孩子要忌口嗎

過敏體質的孩子要忌口。 否則, 吃了某些含有過敏原的食物後, 會誘發哮喘、咳嗽(過敏性氣管炎)等疾病。  
過敏, 是指對食物中的蛋白質過敏, 食物中蛋白質的含量愈高, 愈容易誘發過敏性疾病。 葷腥類食物比蔬菜容易誘發該病。 同樣是肉類, 雞比鴨容易引起過敏(雞肉中蛋白質的含量比鴨肉中高), 在水產品中, 有殼的食物(如蝦)比無殼的食物(如魚)容易引起過敏。 食物的種子(如西瓜子、南瓜子)比該食物(西瓜、南瓜)容易引起過敏, 因為, 植物生命的延續靠種子, 它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  
食物過敏有兩種類型,
Advertisiment
一類是固定型, 另一類是非固定型, 固定型指每次吃某些食物後就易發病, 或使原有的症狀加重, 如有的孩子吃蝦、蟹後易發病。 非固定型比較複雜, 它主要有兩種情況:(一)過敏性食物和過敏性食物相加, 假如對雞蛋、蕃茄、牛肉、馬鈴薯都有輕、中度過敏, 單獨吃其中的一種食物, 並不發病, 如果兩種和兩種以上食物一起吃, 就會發病(如蕃茄炒雞蛋、馬鈴薯燒牛肉)。 (二)過敏性食物和過敏性吸入物相加:如扁豆、茄子, 民間有立秋後吃這類食物容易發病之說。 立秋季節前後至寒流來臨前, 是某些秋季植物(如秋蒿、豚草)大量開花、授粉時間, 如果對上述兩種食物和這些花粉都呈輕、中度過敏, 秋後吃扁豆、茄子就易誘發過敏性疾病。
Advertisiment
 
在上述兩種類型中, 固定型約占5%, 非固定型約占95%, 由於後者多變化, 常使家長(甚至專科專師)感到困惑, 到底哪些食物要忌口?一般可採用以下二種方法: 
1.做食物過敏原測試, 可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2.做食物日記, 將每日三餐所吃的各種食物(包括點心、零食)、飲料等按順序記錄, 進食的時間、燒菜時所加的調味品(如味精、糖等)都要記下來。 如果某日突然發病或症狀加重, 排隊感冒, 吸入較多量粉塵等因素外, 應考慮和發病前12小時內所吃的某種食物有關。 經過幾次發病後, 可以從食物日記中推算出可能和孩子的有關發病食物, 今後, 這類食物就應少吃或不吃。  
家長要觀察該食物在孩子食後12小時內有無症狀, 如果連續次均未發生原有疾病的症狀和體征(如噴嚏、咳嗽、蕁麻疹等),
Advertisiment
就不必忌口了。  
食物過敏主要發生在4歲以前。 隨孩子年齡增大, 腸道通透性逐漸降低, 食物過敏原不易透過腸壁主血液迴圈, 對原來過敏的食物可能不會再過敏。  
引起孩子過敏的食物, 往往是孩子喜歡吃、經常吃的食物, 孩子不喜歡吃、很少吃的食物, 一般很少引起過敏, 因此, 生活中應重視飲食均衡, 不偏食, 才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