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分離
17歲的馬笑是一個成績優秀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 他出生在農村, 曾以優異的成績考上高中。 雖然家境貧寒, 但父母卻盡可能地滿足他的零用錢。 馬笑怕被同學譏笑為“傻帽”、“土包子”, 花錢常常大手大腳。 後來, 他又將手伸向了同宿舍的同學, 先後多次盜竊同學的現金及實物, 並兩次利用晚自習時間將學生的自行車偷走變賣,
Advertisiment
王先生夫婦倆都是普通工人, 他們一直為小時候由於家庭條件不好沒能上大學而感到遺憾。 他們的兒子小強上初中二年級, 學習成績在班裡始終名列前茅。 聽說從網上可以學到許多知識, 夫婦倆便省吃儉用, 花了幾千元為孩子買回一台電腦, 並安裝了寬頻。 小強對電腦似乎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興趣, 放學一回到家就關起門擺弄電腦。 王先生夫婦倆見兒子如此愛學習,
Advertisiment
上面的兩個案例很值得父母們深思。 生活中父母們常常會苦惱地說:“現在的孩子真難教育, 一心一意地為了他們的成長, 幾乎要什麼給什麼, 可是卻太令我們失望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為什麼成績優異的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摔了大跟頭, 甚至一步步走向深淵?
道德教育的三個密切關係
研究發現, 出現上述現象, 與父母們在對孩子進行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三個分離有密切關係。 所謂三個分離, 是指德智分離、義利分離、知行分離。
在父母們看來,
Advertisiment
還有的父母認為市場經濟下的教育就是利益的教育、競爭的教育, 所以, 在家庭教育中只注重對孩子講利益、講競爭, 忽視了誠信、義務、合作等良好品德的培養。
Advertisiment
有時候, 當我們與孩子討論道德準則時, 會發現他們幾乎各個口若懸河。 他們知道考試作弊不道德、隨地吐痰不衛生、亂扔垃圾有礙環境、不關水龍頭浪費資源等等, 但是輪到自己卻難以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這便是知行分離的道德教育造成的後果。
一個人是否能成才成功, 智力因素往往僅占20%, 而另外起作用的80%卻是人格因素。 良好的品德是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果忽略了品德培養和健康人格的構建, 就容易出現上面列舉的現象, 也會使一些智力優秀的人成了“歪才”、“邪才”。
Advertisiment
因此, 建議父母們在關注孩子的智育以及教會孩子市場競爭法則的同時, 也要特別關注道德教育中的“三個分離”現象, 從道德習慣入手, 在教育孩子成才的同時要教育孩子成人, 因為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小編總結:父母教育孩子不應只是利益、競爭的教育, 還應悉心培養孩子的道德教育。 家長們應特別關注道德教育中的“三個分離”現象, 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兼職編輯:駱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