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遠離“媽蟲” 德國式家庭教育這樣教育孩子

最近在韓國, 對於將孩子撫養得毫無禮貌的年輕媽媽, 指責聲非常強烈。 即使給別人帶來不便也不會感到歉意、只覺得自己孩子重要的年輕媽媽被喻為”媽蟲“。 在這樣的氛圍裡, 嚴格教育孩子的歐式教育法開始逐漸得到人們的關注。 今天為各位媽媽們介紹嚴格教育子女的德國家庭的育兒法。

德國家長的嚴格的訓育法

無論再怎麼覺得孩子可愛, 再怎麼想將全部都給孩子, 也會有需要父母堅持原則教育子女的時候。 如何才能非常好地傳達父母的意思?在孩子受挫折的時候要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並不是讓父母不要成為親切慈祥的父母。

Advertisiment
德國家庭的訓育法是以父母在必要時需要嚴格為基調的。

德國父母這樣要求孩子

1. 明確的說明。

如果想用話語來讓孩子的態度起到變化, 就要用孩子可以聽懂的簡潔語言, 非常明確表達出來。 例如與其對孩子說“現在將東西放到原來的位置”, 不如對孩子說“將地板上散落的玩具放到沙發後面的箱子裡, 然後將箱子拿到你的房間裡”。 只有這樣具體=明確的說明, 孩子才不會產生“到底讓我怎麼做”的苦惱。

2. 儘量避免慣用語、沒有任何意思的單詞, 以及過於恭敬的語氣。

慣用語以及沒有任何意義的單詞會稀釋句子所傳達的意思。 並且孩子聽到後也會產生“到底想說什麼?到底期待些什麼呢?”想法。

Advertisiment
對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感到非常模糊並不知道該如何行動。

例如“我現在真的想和你一起玩, 但是我現在真的一點時間都沒有, 現在真的該走了”裡面“真的”一詞會讓說服力降低。 過分恭敬的語氣也不是很好的選擇。 與其說“你現在最好還是不要吃冰淇淋了”不如對孩子說“不可以, 你現在不能吃冰淇淋”更能明確地傳達資訊。

3. 真誠的時候要用嚴肅的表情。

如果父母在曖昧模糊的情況下發出尷尬的微笑, 孩子就會認為媽媽爸爸不再堅持了。 又或者露出稍微驚慌的微笑、為獲得孩子歡心的微笑、畏懼的微笑情況, 孩子會想觀察父母的弱點。 孩子要比父母想像得更加伶俐, 直覺也更加敏銳。

Advertisiment
因此, 如果想要更好的傳達要求, 那麼不僅僅是話語的內容, 表情、肢體語言、語調等非語言資訊也要費些心思。 真誠的時候用真誠的表情, 對孩子說話的時候要面向孩子, 身體向孩子傾斜, 直視著孩子說話, 這樣孩子才能認真對待父母的話。

4. 避免冗長的演說。

到了睡覺的時間孩子還不想睡覺。 這時候父母就開始對孩子說“只有多睡覺才能變聰明, 個子也會長高。 ”並從人類對睡眠的要求開始、身體成長的規律、睡眠對健康有幫助的理由等進行說明, 這時候對於獲得孩子的同意並不重要, 因為孩子僅僅是沒有睡覺的想法而已。 心理可能會產生”爸爸, 媽媽如果繼續這樣說明下去沒准就會忘了說明的初衷, 最後不得不放棄了。

Advertisiment
“的想法。 如果不是非常著急的情況進行說明也可以的, 但如果是需要父母拿出權威立規則情況, 則需要用簡明扼要的話來進行傳達。 話語越簡潔, 父母話語中的分量就會更重。

Q:為什麼不能在孩子面前進行冗長的說明?

①.孩子對自己在做什麼, 父母的希望, 以及父母為何會如此希望具有本能的洞察力。 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父母沒有進行說明而發生的, 而是因為孩子天性如此;

②.話越長不需要的話就會說得越多, 這只會向孩子展示了父母的不確定;

③.說過多的話會讓父母和孩子神經緊張, 不利於協調兩者的關係;

④.父母說過多的話有可能會讓孩子認為父母很好利用, 這是由於不斷的向孩子重複他已經知道的事情造成的。

Advertisiment

5. 堅決說不。

媽媽:“到了該睡覺的時間了。 ”

孩子:“媽媽, 我能不能不睡覺再多玩一會?”

媽媽:“不行!已經玩的足夠多了, 該睡覺了。 ”

孩子:“就再玩一會!”

媽媽:“不行!你現在要去睡覺, 聽見我說的了麼?”

孩子:“聽見了, 但是就再玩一會!”

媽媽:“不行!”

像這樣與孩子討價還價會讓父母的”不行“的喪失威信。 如果最終讓孩子得償所願, 那從此以後對於孩子來說”不行“和”做了也可以“就沒有什麼差別了。 因此, 只有在必需的情況下, 並且不要和孩子討價還價, 用冷淡的態度說”不行“。

而且不行就不要做不必要的重複。 隨著話語的增長就會默默的被無視, 因此無聲的向孩子傳達”那樣不行“也是可以的, 重要的是父母的行動。 如果對孩子說”不行“很困難的話, 不如一開始就同意比較好。比起說十遍不行最後同意,還不如一開始就同意。

6. 不要做出過激反應。

即使孩子豎著耳朵在聽也大聲朝著孩子喊叫,孩子沒有頂嘴也用具有攻擊性的話語,不是什麼大事也擺出很不愉快的表情,像這樣做一些過激的行為反而會刺激孩子,對父母進行反抗。當然也不會達到父母想要的結果。

父母的這種過激反應是由於擔心孩子會讓自己遭受屈辱的原因。如果父母可以一開始就立下規矩並保持一貫性的話,也不會出現需要過激反應的情況了。

7. 不要說脫離主體的話語。

孩子如果將餐桌弄得非常不堪,對孩子說注意事項時很多媽媽會這樣說:“天哪,看看你現在的樣子,這餐桌又是什麼?看你那個樣子和你爸真是一模一樣。你爸以前也是吃飯的時候把餐桌弄得不成樣子”。在這裡不但沒有明確向孩子說明要遵守餐桌禮儀,還說了許多脫離主題的話。如果想讓孩子做媽媽想要的行動就要說類似“像這樣,把碗放近一點吃比較好”的話語。這樣媽媽所希望的結果和連解決方法一起告訴了孩子,孩子也可以很快明白媽媽所要表達的意思。

如何要求孩子做特定的事情就要明確說出目的並客觀陳述。要讓孩子知道問題在哪裡並可以集中在問題上。脫離主題的話不過是嘮叨而已。

8. 即使孩子哭鬧耍賴也要冷靜處理。

當父母對孩子說”不要再看電視了“,”到睡覺的時間了“,”該從浴盆裡出來了“,”該回家了“的時候,孩子當然會不願意做。許多父母對於孩子的情緒低落、傷心、哭鬧、強烈的反抗感到有些畏懼。但是孩子的這種反應其實會很快恢復正常,即使孩子哭鬧反抗父母也要冷靜的面對。

不需要過分緊張或者生氣,要給孩子自己冷靜的時間。也就是說不需要過度的反應來深化矛盾。無視孩子因為挫折感而做出的顯而易見的表情和話語,又或者向孩子做出理解孩子挫折感的樣子。

德國家庭對孩子獨立性格的培養

1、獨立睡眠教育非常重要

在德國父母從不會哄孩子睡覺。從孩子出生起就訓練孩子即使沒有媽媽也可以獨自睡覺的能力。如果孩子哭鬧的話也會抱起來哄,但如果是已經醒來的狀態,就將孩子重新放到床上。告訴孩子“他身邊永遠都會有一個人,在你需要的時候無論何時都會來説明你”。

德國父母認為像這樣反復的進行睡眠教育後,某一瞬間孩子即使在沒有媽媽的情況也可以沒有不安感的獨自睡覺。因此德國孩子非常獨立,不害怕獨自一人的時間。享受獨自研究的時間,對於新的情況不會感到害怕。即使有什麼事情發生,也會因為認為有人會幫助我,並產生可以獨自面對的自信感。

2、即使哭鬧也不會去哄

在德國父母不會去哄哭鬧的孩子,只會無視他們。這是因為他們認為哭是感情表達的一種方式不是傳達方式的原因。德國父母也不會對孩子說“別哭啦,煩死了!”之類的話,就僅僅只是無視他們。這時候孩子就會認為這個方法是完全沒有用處的。同時對哭泣的孩子說“你只是哭泣的話媽媽不會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這時候孩子就會停止哭泣並說出哭泣的原因。然後“嗯,原來是這樣”開始傾聽孩子的要求。當然這時候需要父母區分孩子到底是因為疼痛哭泣還是僅僅只是耍賴。

3、父母不是孩子的朋友

在韓國像朋友一樣的父母非常有名,因此年輕的父母們向著慈祥的“朋友式父母”努力著。雖然在德國也有與孩子成為朋友的育兒傾向,但是現在日趨減少。這是由於強勢的父母會讓孩子幸福,因為孩子會有很多朋友,而且強勢的父母並不代表著他們不慈祥。

德國父母認為孩子如果擁有過多的自由反而會讓孩子陷入不安感之中。如果對孩子說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吧,之後就放任不管,孩子會在需要父母阻攔自己的情況發生時產生“為什麼不生氣呢?”的疑問,並隨之而來的感到不安。然後就會非常容易煩躁,並且還不知道為什麼如此煩躁。

4、在餐桌上學習家人之間的照顧與尊重

在德國認為家人一起度過的時間非常重要,主要就是用餐的時間。因此對每個家庭來說最重要的場所就是位於廚房的餐桌。在擺放食物的時候會從父母開始擺起,就餐時也會讓父母先吃,即使自己先吃完了,也會一直等到父母吃完後再離開餐桌,所有家庭成員會一起等到所有人都用餐完再離開。在這樣的就餐禮儀下孩子自然而然的學會了對他人的照顧與尊重。

戰略合作夥伴Momtalk代表韓國的懷孕育兒資訊平臺,為您提供全面的育兒資訊、孕期資訊、韓流趨勢及韓式料理等!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和官方微博。

關注盛成微信可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盛成or即可。

不如一開始就同意比較好。比起說十遍不行最後同意,還不如一開始就同意。

6. 不要做出過激反應。

即使孩子豎著耳朵在聽也大聲朝著孩子喊叫,孩子沒有頂嘴也用具有攻擊性的話語,不是什麼大事也擺出很不愉快的表情,像這樣做一些過激的行為反而會刺激孩子,對父母進行反抗。當然也不會達到父母想要的結果。

父母的這種過激反應是由於擔心孩子會讓自己遭受屈辱的原因。如果父母可以一開始就立下規矩並保持一貫性的話,也不會出現需要過激反應的情況了。

7. 不要說脫離主體的話語。

孩子如果將餐桌弄得非常不堪,對孩子說注意事項時很多媽媽會這樣說:“天哪,看看你現在的樣子,這餐桌又是什麼?看你那個樣子和你爸真是一模一樣。你爸以前也是吃飯的時候把餐桌弄得不成樣子”。在這裡不但沒有明確向孩子說明要遵守餐桌禮儀,還說了許多脫離主題的話。如果想讓孩子做媽媽想要的行動就要說類似“像這樣,把碗放近一點吃比較好”的話語。這樣媽媽所希望的結果和連解決方法一起告訴了孩子,孩子也可以很快明白媽媽所要表達的意思。

如何要求孩子做特定的事情就要明確說出目的並客觀陳述。要讓孩子知道問題在哪裡並可以集中在問題上。脫離主題的話不過是嘮叨而已。

8. 即使孩子哭鬧耍賴也要冷靜處理。

當父母對孩子說”不要再看電視了“,”到睡覺的時間了“,”該從浴盆裡出來了“,”該回家了“的時候,孩子當然會不願意做。許多父母對於孩子的情緒低落、傷心、哭鬧、強烈的反抗感到有些畏懼。但是孩子的這種反應其實會很快恢復正常,即使孩子哭鬧反抗父母也要冷靜的面對。

不需要過分緊張或者生氣,要給孩子自己冷靜的時間。也就是說不需要過度的反應來深化矛盾。無視孩子因為挫折感而做出的顯而易見的表情和話語,又或者向孩子做出理解孩子挫折感的樣子。

德國家庭對孩子獨立性格的培養

1、獨立睡眠教育非常重要

在德國父母從不會哄孩子睡覺。從孩子出生起就訓練孩子即使沒有媽媽也可以獨自睡覺的能力。如果孩子哭鬧的話也會抱起來哄,但如果是已經醒來的狀態,就將孩子重新放到床上。告訴孩子“他身邊永遠都會有一個人,在你需要的時候無論何時都會來説明你”。

德國父母認為像這樣反復的進行睡眠教育後,某一瞬間孩子即使在沒有媽媽的情況也可以沒有不安感的獨自睡覺。因此德國孩子非常獨立,不害怕獨自一人的時間。享受獨自研究的時間,對於新的情況不會感到害怕。即使有什麼事情發生,也會因為認為有人會幫助我,並產生可以獨自面對的自信感。

2、即使哭鬧也不會去哄

在德國父母不會去哄哭鬧的孩子,只會無視他們。這是因為他們認為哭是感情表達的一種方式不是傳達方式的原因。德國父母也不會對孩子說“別哭啦,煩死了!”之類的話,就僅僅只是無視他們。這時候孩子就會認為這個方法是完全沒有用處的。同時對哭泣的孩子說“你只是哭泣的話媽媽不會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這時候孩子就會停止哭泣並說出哭泣的原因。然後“嗯,原來是這樣”開始傾聽孩子的要求。當然這時候需要父母區分孩子到底是因為疼痛哭泣還是僅僅只是耍賴。

3、父母不是孩子的朋友

在韓國像朋友一樣的父母非常有名,因此年輕的父母們向著慈祥的“朋友式父母”努力著。雖然在德國也有與孩子成為朋友的育兒傾向,但是現在日趨減少。這是由於強勢的父母會讓孩子幸福,因為孩子會有很多朋友,而且強勢的父母並不代表著他們不慈祥。

德國父母認為孩子如果擁有過多的自由反而會讓孩子陷入不安感之中。如果對孩子說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吧,之後就放任不管,孩子會在需要父母阻攔自己的情況發生時產生“為什麼不生氣呢?”的疑問,並隨之而來的感到不安。然後就會非常容易煩躁,並且還不知道為什麼如此煩躁。

4、在餐桌上學習家人之間的照顧與尊重

在德國認為家人一起度過的時間非常重要,主要就是用餐的時間。因此對每個家庭來說最重要的場所就是位於廚房的餐桌。在擺放食物的時候會從父母開始擺起,就餐時也會讓父母先吃,即使自己先吃完了,也會一直等到父母吃完後再離開餐桌,所有家庭成員會一起等到所有人都用餐完再離開。在這樣的就餐禮儀下孩子自然而然的學會了對他人的照顧與尊重。

戰略合作夥伴Momtalk代表韓國的懷孕育兒資訊平臺,為您提供全面的育兒資訊、孕期資訊、韓流趨勢及韓式料理等!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和官方微博。

關注盛成微信可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盛成or即可。

相關用戶問答